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也谈半速刻录 [复制链接]

查看: 9049|回复: 65
11#

我上面说:“发展轨迹”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对“记录和播放媒介”发展进步的“归纳、回顾、总结”同样非常重要。欢迎大家包括felixcat兄继续讨论。这也是我们对我们的后人负责的一个讨论。
TOP
12#

csdam 在 2006-6-9 3:37:14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6-7 21:53:49 发表的内容
我们人类的前辈们的确是非常努力和聪慧,受到材料、工艺、技术、科学理论发展水平的限制,当时的发明包括产品现在看来缺点多多,甚至“简陋”,不堪一提,但是没有这些“不堪一提”的里程碑,我们现在可能仍然需要从零开始。
felixcat兄关于(声音、音乐)“记录和播放媒介”发展进步的归纳回顾也许不很全面,但是,个人认为方向是正确的。虽然以后我们的子孙再回顾我们现在的科技同样会认为“不堪一提”,但是没有现在的“不堪一提”,同样不会有将来的成就和发展。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轨迹。
“发展轨迹”非常重要,如果今天我们不能把现在的“发展轨迹”记录清楚,将来人们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去进行“考古”以弥补知识的“断层”,以求了解发展过程的全部并把握以后发展的方向。
谈这些似呼走题了,我想说明的问题主要就是:历史在发展,技术在进步,科学理论在不断完善,“今非惜比”是带有普遍意义的“概括总结”,当然不是“绝对”。因为本来就没有“绝对”。所以我们也不要认为什么是“绝对”的好,什么又“绝对”的不好。以科学的观点剖析问题,不能理解为对某问题的完全否定,其实正是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松香味大佬:
                小弟雖然是JS!但非常欣嘗兄之態度!非单求真和科学性的理念令小弟佩服!之前可有冒犯..........請諒!OK!

csdam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千万不要客气,平等交流就行。
每个人获得的知信来源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就不同这很正常,《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可能了解事物的全部,因为我们的知识面非常有限,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常常是在进行着《盲人摸象》的游戏,你说的、我说的、他说的就常常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但是如果希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尽可能地了解全面,就需要讨论交流,并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保留意见的权力。
平等交流的气氛需要大家维护。
TOP
13#

felixcat 在 2006-6-9 17:48:25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6-9 14:11:52 发表的内容
每个人获得的知信来源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就不同这很正常,《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可能了解事物的全部,因为我们的知识面非常有限,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常常是在进行着《盲人摸象》的游戏,你说的、我说的、他说的就常常得出不尽相同的结论。但是如果希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尽可能地了解全面,就需要讨论交流,并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保留意见的权力。
平等交流的气氛需要大家维护。


毫无保留地支持!多谢松香兄的建议!


我非常关注felixcat 兄的帖子,跟些帖子主要是凑热闹,上面一些讨论就很好,我从中学习了不少知识,希望大家继续讨论。并保持平等交流的气氛。
TOP
14#

半速刻录另外一个意义是不是可以采用“硬度更高”的盘片材料刻录呢?这样刻出来的LP盘片是不是更耐用些?
半速刻录个人认为针对特殊信号的制作有其作用。如果用于音乐的刻录,大概就要经过:音乐“半速处理”,这个“半速处理”的过程本身就有损失,半速刻录的“优点”能够弥补这个损失吗?请各位大侠指点迷津。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15#

松香味 在 2006-6-10 11:26:11 发表的内容
半速刻录另外一个意义是不是可以采用“硬度更高”的盘片材料刻录呢?这样刻出来的LP盘片是不是更耐用些?
半速刻录个人认为针对特殊信号的制作有其作用。如果用于音乐的刻录,大概就要经过:音乐“半速处理”,这个“半速处理”的过程本身就有损失,半速刻录的“优点”能够弥补这个损失吗?请各位大侠指点迷津。


说的更明白些;以我个人的理解,半速刻录的主要“优点”,就是提供了一种可以降低对模拟机器“要求”的方法,从而提高了模拟的准确度。因为只要是“模拟”,速度越快对模拟机器的“要求”就越高、模拟的准确度就越低;这应该不难理解。
半速刻录如果用于音乐的刻录,大概就要经过音乐(母体)“半速处理”,不管是“半速播放”还是类似“电子变调”,这个“半速处理”的过程本身就有损失,半速刻录的“优点”能够弥补这个损失吗?请各位大侠指点迷津。
TOP
16#

精彩的分析!

据我了解,磁带机的带速制定,与磁性材料颗粒大小(u)和磁头磁间隙(u)是分不开的。因为磁头磁间隙(u)一般不能小于磁性材料颗粒大小(u)的两倍,否则记录磁化损失明显。又因为磁带上的磁性材料颗粒不可能做到无限的小,所以磁头磁间隙也不可能做到无限的小;一个磁头磁间隙的距离(长度)就是这个磁带机的一个最小记录(长度)单位;如果你要记录20KHz的频率,那么一秒钟时间里磁带机的带速至少就要等于20000乘上这个最小记录(长度)单位;半速播放时的带速同样至少也要等于20000乘上这个最小记录(长度)单位;所以正常录音必须提高到这个最小“带速”两倍以上的带速。
为什么高速录音的效果相对比较好?为什么磁头磨损磁间隙增大后高频损失?这都是磁头磁间隙(u)与相对带速在着怪。因为最小的带速,至少是你需要记录或者需要播放的最高频率乘上这个最小记录(磁间隙长度)单位。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17#

请认真看明白了才回答,看不明白,就“答非所问”。
TOP
18#

录象机六磁头的我用过,三四个以上磁頭的开盘机有些什么型号的?这方面我确实不了解。
TOP
19#

csdam 在 2006-6-12 21:09:02 发表的内容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事實:

高級的錄音机都是三四个以上磁頭的!就是因為錄/放音需要不同的磁头间隙.......一般放音磁头间隙比錄音磁头间隙大!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能不能详细举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