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乐欣赏的时代性及其它...... [复制链接]

查看: 10455|回复: 95
21#

jazzlee 在 2006-7-9 1:14:23 发表的内容
好久未看到丁老师这么精彩的帖了!
以前在“音乐唱片”那边看过,受益不浅!


jazzlee 兄,您好,好久不见,应该是我好久没来HIFI论坛了.呵呵!!
TOP
22#

这在女性更明显.一位少女,虽然双眼有神,但如身阔腰粗,团如肉球,或象<东周列国>八十九回中那个丑女钟离春样:"广额深目,高鼻结喉","驼背肥项,长指大足,发若秋草,皮肤如漆".那是决不美的.
        传神的重点在眼睛,而气韵则包括面容,四肢,身躯....整个人的神情状态.
TOP
23#

.......
最后编辑丁启烈
TOP
24#


             晁补之<鸡肋集>卷二有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物外形"是什么呢?长期不得解.细思之,这"物" 是第一形体,"物外形" 便是第二形体.乃是绘画所要描写的主要任务.一张画的优劣就是要从第二形体上追求.可见这第二形体,就是我们所说的"神韵".有了第一形体未必有第二形体;有了第二形体,必有第一形体,否则第二形体无法成立,而且第一形体不理想也不能产生第二形体.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写诗:"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无异于说只在第一形体上讲究,忘记了第二形体,真是儿童的见识了.可见这第二形体___神韵___的重要性.
最后编辑丁启烈
TOP
25#

丁启烈 在 2006-7-9 8:59:36 发表的内容


音响器材除了"控制"声音的松,厚,圆,亮,高,中,低频的平衡,更重要的是要有神韵(古代无录音设备,何种音为有神韵,仅可从古带文献记录上参考,但古代的神韵二字,多用在绘画艺术上),何谓神韵?中国第七世纪以前画坛上的唯一大家___六朝的顾恺之在他的画论中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主要是指眼睛传神........


顾恺之发现人物画的本质不在写形,而在传神.到谢赫认为肖像画大都是全身像,单是把眼神刻画好,还嫌不够,真正做到"尊萆贵贱之形,觉然易了",体态风姿是不可不加强调的.战国时,楚王好细腰,对身姿的要求看来比对面容还要讲究些.故提出"气韵"二字,代"神"也,韵者,神情风貌,态度风致也.既强调了眼睛,又不忽略体态......
TOP
26#

某网站有位笛友上传一自录曲,让大家评评,我发一贴说:您的笛声给我的感觉,可用两句唐诗概括:"性灵甚好工犹浅,急促未得臻悠闲".......结果笛友大为不满,给我发一短信,看后,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白居易所著长庆集,卷二八与元九书所云:"及再来长安,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倡妓.妓大夸曰,我颂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由是价增......."我于是又发一贴夸赞笛友发音之细腻,.......不妨亲手捻一下食用淀粉,即可有所体验;如再捻一下面粉.细沙等,定能感受到质感之微异.同样是要求旋律的流动,似水流,,似奶流,似胶流,其感各不相同........事乃平!
TOP
27#

绘画要神韵,咱们音响器材也要神韵!
         如果说音响器材所发声音的松,厚,圆,亮,高,中,低频的平衡,是音响器材的本色,是第一形体;那么音响器材的第二形体就是___神韵了.
          能保持本色而又有神韵的音响器材,到底是什么样呢?我觉得这与我们理解中国传统的审美观有关,传统的审美观讲求静穆作风和宽宏气度.讲求儒家的"文质彬彬" 和道家"外柔内刚"的静美........
最后编辑丁启烈
TOP
28#

我区有座大学,学生有一万多,音乐系里有二个三十多岁的年青声乐教授,一男一女,男教授是唱通俗的,身高一米八二,那漂亮的大胡子配魁梧有形的身材,就别提有多帅了;女教授是唱美声的,身高才一米五八,娇小玲珑,却也靓丽有加.楚楚动人,如此一佳人,却被学生起个外号叫"功夫",而魁梧有形的男教授被学生起个外号叫"感觉".这外号起源于一次演出........
TOP
29#

llh 在 2006-7-10 8:58:19 发表的内容
[quote]丁启烈 在 2006-7-9 13:19:46 发表的内容
某网站有位笛友上传一自录曲,让大家评评,我发一贴说:您的笛声给我的感觉,可用两句唐诗概括:"性灵甚好工犹浅,急促未得臻悠闲".......结果笛友大为不满,给我发一短信,看后,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白居易所著长庆集,卷二八与元九书所云:"及再来长安,又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倡妓.妓大夸曰,我颂得白学士长恨歌,岂同他妓哉!由是价增......."我于是又发一贴夸赞笛友发音之细腻,.......不妨亲手捻一下食用淀粉,即可有所体验;如再捻一下面粉.细沙等,定能感受到质感之微异.同样是要求旋律的流动,似水流,,似奶流,似胶流,其感各不相同........事乃平!

此事是否是我那一句稱呼引起的爭論有關? "忠言逆耳",但又多少人願意聽忠言? 各行各業都是如此,


是啊,此事起因是论辩一专业问题,论辩了一个月,他们辩不过,就在你跟贴的稱呼上做文章了......
TOP
30#

丁启烈 在 2006-7-10 12:58:38 发表的内容
丁启烈 在 2006-7-10 6:31:48 发表的内容
我区有座大学,学生有一万多,音乐系里有二个三十多岁的年青声乐教授,一男一女,男教授是唱通俗的,身高一米八二,那漂亮的大胡子配魁梧有形的身材,就别提有多帅了;女教授是唱美声的,身高才一米五八,娇小玲珑,却也靓丽有加.楚楚动人,如此一佳人,却被学生起个外号叫"功夫",而魁梧有形的男教授被学生起个外号叫"感觉".这外号起源于一次演出........


却说这年青声乐男教授平时给学生上课,三句话离不了"感觉"二字,"你看你,快找找感觉.......","你看,不是这样,把口腔打开,感觉!感觉!!,你感觉那里去了......".演出时,通俗歌曲的前奏通过高挡扩音设备播出,大都声场阔大,气势雄伟,在撼动人心的大鼓声中,男教授那纤细的歌声一出,愈发显得啊娜多姿,柔弱多情,使人回肠荡气,令人感到美得喘不过气来......



唱美声的女教授平时给学生上课,放声一唱,歌声声震屋瓦,大气磅礴,雄浑深沉......(当然是和男教授相比),常给学生讲,"功夫,唱歌就要有功夫......","我们练,就练的是功夫....."
      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几次大型音乐会(平时小的演唱会,音乐会是三天一唱,五天一会),最隆重的当数校庆音乐会.光准备就要准备二个多月.在校庆音乐会上,这一通俗,一美声的男女双星教授当然是场上的主力,明星,王牌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