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流行了约十年的错误线路图 [复制链接]

查看: 5483|回复: 28
21#


这是83年《电子世界》上的电路图,比顶贴多一个二极管和一个电阻。
[upload=jpg]Upload/20067159592163858.jpg[/upload]


当时第四期上的反馈信息。
[upload=jpg]Upload/20067151052173418.jpg[/upload]
TOP
22#

csdam 在 2006-7-11 21:36:15 发表的内容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这个线路是当时用在低音炮上的B类线路。当时前苏联还没有D类放大线路的知识,更没有场效应(FET)晶体管及线路设计方面的人才。

这个线路是采用锗质晶体管作电流N,P对影反相伺服放大,交越失真厉害,况且锗质晶体管在温度升高的时候漏电厉害,这个线路就是缺乏温度补偿和恒流源的基极偏压校正……

小弟不才 ,请高人拍砖矫正,谢谢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说得好。

顶贴的电路图是《音响技术》(北京那个)今年第四期上的,是用在低音炮上。csdam 兄说的是指苏联的原电路图吧。可惜苏联的原电路图是怎么样的,我没见到过。

锗质晶体管和硅质晶体管对温度的敏感度程度是一样的,不同的是锗质晶体管的初始漏电比较大,所以温度升高的时候漏电显得厉害,如果没有什么温度补偿措施,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这个电路的温度温度性取决于管子之间的热偶合。
TOP
23#

感谢版主加了精。
TOP
24#

开心果 在 2006-7-15 14:36:40 发表的内容
老哥兄,能否谈谈体会?


很遥远了,没有很深的印象。
记得是甲、乙的转换不能很完美。
做甲类可能那电阻改为恒流源会好一些,但没试

开心果兄是干HIFI的?这么久的杂志还能找出来
TOP
25#


开心果 在 2006-7-15 14:36:40 发表的内容
老哥兄,能否谈谈体会?

老哥 在 2006-7-15 15:30:31 发表的内容
很遥远了,没有很深的印象。
记得是甲、乙的转换不能很完美。
做甲类可能那电阻改为恒流源会好一些,但没试

开心果兄是干HIFI的?这么久的杂志还能找出来


到底是老烧,老哥兄说的对,甲、乙的转换的确不很完美,开环、大幅度输出时有明显的交越失真。如果把电阻改为合适的恒流源,二极管和电阻都可以取消了,这时即使在开环、大幅度输出时也不会有交越失真,不分甲类还是乙类,输出幅度都可以达到要求值。

不好意思,我不是干HIFI的,爱好而已。90年代有人把电路图改成顶贴的错误线路,想不到十年后的今天,有人不加验证,又把错误线路刊出。于是有感而发,不妥之处,请指正。
TOP
26#

HIFI里而窦娥多呢~~
TOP
27#

高人!这里有的是师傅啊,没想到。
TOP
28#

“起重”低音箱,厉害!
TOP
29#

三人行......。大家都是师傅。

互相揭短,一起进步。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