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偶遇95.18等边3角摆位法(自己起的名字) [复制链接]

查看: 1965|回复: 9
1#
若早有此法,纯属我孤陋寡闻,呵呵~~~

一直为摆位不理想来回折腾,今天偶然发现95.18等边3角摆位法(又名神仙摆位法)呵呵呵~~~

经过多类型古典/人声/乐器等碟片试听,基本认同此法.

优点:
保持317摆位法的声场定位,而深度感更好/更深
乐器分离度更高(不发需),细节更丰富.空间感超强.

缺点:听音位少,活动空间小(有可能牺牲喝茶的空间).

适合范围:长方形普通小面积听音室.(实验的是3*4.4米的房间)
后倒相空音箱,其他面积和造型的房间没试过,谁有空去测试一下.

解释一下其操作方法:
95.18-------9是指长边分为9分(也就是上图4.4米的长边分9分);
                   5是指长边9分后的第5分位置摆放音箱,向内倾斜20~30度(也就是上图离音箱背墙2.4米处);
                   18等边3角------18是指两音箱间的距离为1.8米,同时聆听位置(皇帝位)最好控制在两音箱宽度为等边3角形的第3点上,最好离听音背墙0.5米以上.

若感兴趣可一试 [upload=jpg]Upload/20067251559223122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7251611667584.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7251612672737.jpg[/upload]
最后编辑动与静
分享 转发
TOP
2#

麻坛,就是王二麻子的.
TOP
3#

cdwu 在 2006-7-25 17:02:14 发表的内容
仔细看了,又算了算,两种不同摆位法.
LZ,箱子离后墙是不是有点远了.

试听过后,发现对各频段影响不大.
但是箱子若离后墙太近,有两点:1/声场深度变浅,分离度也受其影响,线条没那么锐利;2/若箱和聆听位置还保持等边3角关系,声场定位会更靠前端,仿佛到了4.4米的长边中间.听着有些压抑.95.18等边3角摆位法声场更自然,与317定位差不多.
不过此法可能对声粗的系统不利(朋友刚才的建议)
最后编辑动与静
TOP
4#

cdwu 在 2006-7-25 16:15:35 发表的内容
有点象浩哥摆位法.

请问兄台哪里有介绍?谢谢啦!
TOP
5#

房间比例合适,比较容易摆出好声。
TOP
6#

再仔细听了一下卡拉扬的贝九,
整个演绎大厅丰满/鲜活/生动的浮在眼前,仿佛就坐在老卡旁边跟随着挥舞指挥棒~~~
由于有近两米半的后墙距离,空间感强烈极了.
听歌剧和交响时屁股象粘在沙发上一样,走不开
TOP
7#

有点象浩哥摆位法.
TOP
8#

cdwu 在 2006-7-25 16:44:29 发表的内容
麻坛,就是王二麻子的.

谢谢!大名鼎鼎的麻坛,刚看完,527原来叫浩哥摆位法.
有试过.地上还画有记号.呵呵~~~
95.18等边3角的分离度和线条感明显些(在我现在的房间里).
由于等边3角较527的聆听直达声距离更短些,所以感觉细节会更清晰些.还有大于0.5米的后墙反射距离让反射音更柔和些,混响时间也稍长些.更适合长久听音.
最后编辑动与静
TOP
9#

海涛123 在 2006-7-25 18:14:14 发表的内容
房间比例合适,比较容易摆出好声。

几个朋友也是这样认为~~~
TOP
10#

仔细看了,又算了算,两种不同摆位法.
LZ,箱子离后墙是不是有点远了.
最后编辑cdwu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