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l.E 在 2006-11-3 9:13:08 发表的内容 我也有个例子,在新西兰的2手店里有1个月不满意无条件退货的制度。我当初还没有发烧,但需要个cd机,(直接接耳机听)就去买,看中了teac的一款2手cd ,70钮币,听了2周后发现店里多了款philiphs的2手cd机。就补差价换了(我一向喜欢这个厂的产品)。后来我想既然有这个制度,不能浪费享受的机会,反正我家离2手店很近,我就每个月都来转转,共换了6部cd机,后来搬家了,我有条件在房间摆放多媒体音箱,就拿着电脑小票,和第6部cd机到了2手店对店员说退货,店员问我原因,我就说不喜欢了,结果我一分钱没花,听遍了这个小店的低档cd机。同时店员没有让我感觉到半点难堪。我感觉,西方人也不一定是尊重人(估计那个店员私下一定和朋友聊起我),主要是他们尊重制度。 不过事实上,由于这个2手店给我留下良好印象,之后几年内我也经常光顾,交易额估计在3,4万人民币。他那里经常有成色不错的老款bw。 |
虽然后來这店总算赚到你这个客人,而你最后也光顾不少,但你开始的出发点确是不妥,西方人卖家尊重制度之余,买家也同寸尊重卖家,在没实在理据和需要的前题下,买家絕少滥用由制度带來的优惠。
我以前也有 60 天不满退款,但现在只选择性进行,部份情况下更缩减到 30 天,原因已尽在不言中。。。
当然大家也会觉得挺下去一定有光明的一天,但问题却不是每个商家也挺得住,一段时间换来退去没实质收益或入不敷出,中型以下商家早晚狗急跳墙迫成 JS,又或中型以上商家也不差那一万几千生意变成专挑大款客人,把普遍的消费者拒之门外!现实是真的有什么客人就出什么商家,市场风气始终是买卖双方合作构成的,说到底,没人真金白银投资开个店,打从开业就为骗人赚快钱的。
老外商家较易支持下去,主要是西方国家在有关债务方面的基制比中国全面得多,只要是实实在在的营商,要从各种合理渠道找到支持是不难的,反观中国的银行只是向富的靠,一般商家只能靠自己,没钱就没门,商家有一腔热血满载热诚,没米就白谈,如果消费者也靠不住。。。。。真的靠西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