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买不到Matrix 801也不必再伤心 B&W CM7喇叭 [复制链接]

查看: 5558|回复: 16
11#

Manley Stingray

文·【蔡承志】
  

在高度文明的时代里,人类的创造力有时似乎也会江郎才尽,尤以工艺技术进展虽神速,许多设计上的概念,仍多从自然里吸取养分,印证了师出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格言。许多创作设计都是如此,譬如形似狂奔飞豹般的汽车、有如黑夜里猫眼般的车、更有常青不老的甲虫车,近来再次复古,另一款新型甲虫车,被许多爱车者追购,反应之佳,相信源自对回归自然的一种向往吧。

最近为了测试器材,意外地发现了一件外形设计颇有神来之笔的创作,它就是本文的主角:Manley Stingray。顾名思义,设计概念取自号称魔鬼鱼的外型,名称取得很直白,毫无美感可言,但观其线路设计,会让你惊叹:这简直是一件艺术品!组件安排的合理程度,已达妙不可言之境。不由得再次领会到自然能给予我们多么丰富美妙的启示。

首先让我们看看其外观:机身呈菱形,如魔鬼鱼的身形;金黄色的机壳侧板与面板,不锈钢的机罩,简洁中焕发出讨人喜爱的灵秀。机身前方两个旋钮,有如在深海中闪烁光芒的鱼眼,颇有画“鱼”点睛之趣。一个旋钮为Balance Control,另一为音量控制,音量控制为级进式,从小节处体现出一番发烧意味(略觉不足的是其级进间隔稍大,音量处在临界状态时,喇叭时有拍边之虞)。

电源输入插口安装在机后末端,接上电源线时,十足有如长长的鱼尾,形似神似,已达两全,真是高明大家手笔之神品!不过电源插口安装在机后,用家并非很方便,值得注意。电源插口处紧接着是变压器输入插口,然后兵分两路,分为左右声道,更有甚者,其变压器输出插口也是左右开弓,共有四组RCA选择。选择器(Selector)也是‘各行其是’左右各一组。左右声道输出端紧挨着的是喇叭输出座,可见Stingray的线路设计,始终遵循采用最短线路的原则,以便让器材在音频放大的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干扰与失真。

但必须一提的是其喇叭输出座,两个接头非常靠近,当喇叭线松脱时,很容易彼此碰触,造成短路,更严重者导致烧机,那将是一件憾事。务请厂方稍作修改,更上层楼。

接下来看看Stingray的规格,它共有两组输出管,每声道各有四只EL84小管,作扇形状安排,前方另有两 只6414(Driver)和12AT7WA输入管。输出功率是每声道50瓦。频率响应15Hz-40kHz。体积是19 x 14 x 51/2寸(W x D x H),重量约30磅。

自从购入了黛玉型的书架喇叭Rogers LS 3/5a LE,并以她测试各类扩大器后,我对之爱不离手。我以黛玉称之,取之弱不禁风,需要小心呵护之意。盖其用情之深,感人之极,其神采与风韵非一介发烧莽汉所能领略。那秀外慧中的内蕴气质,不知迷倒了几许爱乐者。

当然,也有道友会说这是一种病态美,她高不成低不就,本来就不是用来听发烧音乐的,哪里称得上Hi-Fi!为此笔者同时用上了身形矫健硬朗,风格强悍的小喇叭Dynaudio Contour 1.1,以期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更全面地挖掘Stingray的性能。

除此之外,笔者还用上许多高度发烧的烫手热碟,长时间逼供拷问Stingray,借以全方位的尽展情感(对Rogers LS 3/5a LE而言)与理性(以Contour 1.1为准),以免犯以偏盖全之误。

测试配搭依然是:
CD转盘:Teac VRDS20
数码线:Transparent
解码器:Wadia12
讯号线:PAD HDI
喇叭1:Rogers LS 3/5a LE
喇叭2:Dynaudio Contour1.1
喇叭线:PAD Maximum
其它配件还有Harmonix器材垫(置于Stingray下)和喇叭Enacom等。

首先用Rogers LS 3/5a LE测试,无论是蔡琴的《恰似你的温柔》、《渡口》(DJCD-96108),或Carol Kidd的When I Dream(Gold AKD 045),女声唱来气息悠长,声线中充满温情,音质厚度适中,而结象始终如一地竖立中央。偶尔你也会发现歌者随音乐上的需要,有一些细微的移动,可见Stingray的细节何其出色。女声在一唱一叹之间不乏令人眷念的丰润韵味,此时,你会发现歌者距离,距皇帝位仅举手之遥,而整个音场在Stingray的支配下,向前延伸了许多,颇有让你载浮载沉于音乐中而不能自拔的味道。

换用Contour 1.1时,整个音响起了巨大的变化,从此得知Stingray的性能颇为全面。以女声而言,《渡口》里的电子低频出击,孔武有力,虎虎生威,不象Rogers般弱不禁风,随时拍边连连,也许这是因为Stingray的音量控制为级进式,处在临界状态时,则多一分太多,造成拍边,而少一分又太少,简直搔不到痒处,难于发挥到最佳状态,不免留憾。假设厂家把音量控制级细分得更小,也许能补其不足。此外,Contour 1.1无论高频低频都延伸得非常出色。然而女声还是让Rogers抢尽风头,Contour里的人声显得少了几许的人生历练,清纯中欠缺耐人寻味的深度。但在泛音的表现上,个人认为两者不相伯仲,所不同的是Rogers表现得浓郁,而Contour 1.1则清丽通透。

再次播放笔者深爱的一首歌:Louis Armstrong meets Oscar Peterson(Verve 539060-2)里的第四轨Blues in the Night(My Mama Done Tol'Me),配用Rogers时,Armstrong唱来不失一贯风采,嘶哑而浑厚的音质,喉底似乎永远有着吐不尽的浓痰。他的招牌声音,一开腔,就有着数不尽的沧桑,这是历经人生许多起落后的情感;加上那无以伦比的金黄色泽的小喇叭,喇叭声高耸而向前投射;钢琴发声处也远远地抛离左右喇叭的范围。配以Rogers LS 3/5a LE的Stingray在音场再生能力上,绝对具备很强的说服力,而以后的许多重播细节,依然再次印证了这个说法。

接着播放现场录音The Weavers Reunion at Carnegie Hall 1963(VSD2150),Ramblin' Boy里,Stingray制造堂音与残响的能力,还是非常出色,整个音场空间氛围舒松而热烈,台上台下声音连绵一气。虽然Rogers LS 3/5a LE是一对小喇叭,Stingray也没法子将它赋予大喇叭的气势,但它所制造的丰富音响空间,让你悠游其中,忘了这是罐头音乐,可见其带入感之强。

再循例用上Fairy Tales里的Come Down in Time,琴音在用Rogers时的,颗粒感强,每个声音圆浑富色泽,空气感与余韵丰富,皆有上佳水平。于钢琴低频处颇见分析力,音场宽深,歌者前倾,多了一份撩人意态。

以Rogers配过Stingray赏毕,再换上Contour 1.1,钢琴音色骤见真章,高频去得更尽,色泽光彩夺目,似乎每个音符都让你有惊艳之美,而低音强横中则显得笃定,富有分析力。唯一的不足是它营造的音场中,听者与歌者界限分明,不比用Rogers时具有那么强的带入感,但这是喇叭个性使然,不可强求。

古典音乐是笔者测试时不可或缺的材料,这次选上了Saint Saens的Havanaise(EMI CDC55502629)和Fete A La Francaise(花都风情)里的Espana。用Rogers时,Sarah Chang的琴音可说是风情万种,在Stingray配合下,她寓至柔于至刚,也许你会说Stingray的高音略显得硬些,不过一旦你有机会近距离聆听现场演奏,你会说这正是音乐力度的最佳体现,她姣妍中焕发出特有的深情,至性至情处,再次显现古典音乐的精深与博大。

Contour 1.1配搭则是另一番风景,它依然是高低两频脱颍而出,音场广阔开扬,通透度较Rogers更胜少许,音乐还是鲜活热烈。此外,无论大动态的音响波幅,还是对微讯号的瞬间反应,Stingray播来都不费吹灰之力,大起大落痛快淋漓,而小提琴的音色,依然以Rogers较为迷人与高贵。当小提琴群奏时,琴弓的擦弦声(俗称松香味)木味十足,过瘾之极。

《天幻萧音》是本人在发烧测试时的首选监本盘,它也是本人的看门本,非到关键时候绝不轻易派上用场。由于Rogers先天缺陷,在大音量时随时丢脸,故只以Contour 1.1测之,音乐响起时,笔者不禁大吃一惊!因为这首乐曲不知听了多少回,从低价到高价的产品,一概不能让笔者兴奋,除了多年前用Electrocompaniet AW250听后,至今始终不能忘怀。这次居然让在下动容,可算是异数了。

虽然Stingray配合Contour 1.1相对说来还是小组合,但其效果很有大家风范,就清晰度而言,在笔者听过的组合中可说是拔得头筹,鼓皮上的音色变化丰富,音场深度和阔度皆是上上水平。说到瞬变,其石破天惊的爆发力,简直会让你吓呆了,由此可见Stingray的电源供应之充沛,绝不能让你等闲视之。

Contour 1.1配合Stingray时,完全是以理性取胜,而少了一份令人刻骨铭心的感人情怀。但它有一种独有的美感,舒展清丽,意态流动,波幅巨大的壮观气派,会让你由衷地从小喇叭中,发现另一个大天地。

最后总结是:Stingray无论配合Rogers LS 3/5a LE还是Contour 1.1,其全面的重播能力,决不是许多同等价位的器材所能轻易超越的。在本人的测试器材生涯中,能引起笔者兴奋的器材数量,已大有江河日下之境,这次Stingray算是新纪元里送给发烧友的厚礼,它让笔者在聆听音乐时,至情至性地沉迷于音乐深处,而忘了发烧经。

假设你正处在发烧的十字街头,那我要劝你先小心了解自己的审美倾向,因为Stingray所焕发出来的风韵与美感,能让你兴奋万分,诱人入觳。总之,它肯定是喜爱音乐内涵的朋友们的一件心头爱。



售价:
Manley Stingray : $3500




[upload=jpg]Upload/200611141442128323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111414431729602.jpg[/upload]
TOP
12#

[upload=jpg]Upload/2006111414373638728.jpg[/upload]

Jadis DPL / DA8 前后级

文·【蔡承志】
  

通常发烧友的内心深处,一定有个梦幻组合,是在某处听过后的一种刻骨铭心,为了追求这个梦中情人,他努力干活,努力积蓄,努力串门,努力踢馆,一心想要将它拥有而后快。

在我的发烧生涯里,最难忘的是用Marantz 7和8B,配蓝玻璃胆,推Rogers LS3/5a LE喇叭,听耳熟能详的歌曲,如李香兰的“歌舞今宵”、“三年”,彭玲的“囚鸟”,黄莺莺的“葬心”等,笔者听得如痴如醉,目泛泪光,当时的声音未必High-end,但它的艺术感染力,才是真正地撩人的要素,而这正是Rogers LS3/5a LE配合胆机迷人之所在。

另一令人难忘的是Jadis,它在音响界,论名气,响当当;论素质,口碑佳;论档次,非凡品;论造形,气质高,太多的优点,造就了其非比寻常的身价,这也许是它唯一的“缺点”。

当一套西装Jadis DPL前级和Jadis DA8后级来到我家,其金碧辉煌的外形,高雅不凡的设计,令我的发烧房满室生辉,让我油然而生拥有它的冲动。

我当下快手快脚地把Jadis DPL前级和Jadis DA8后级接上了Rogers LS3/5a LE,一阵快感涌上心头。经过约两个月的run-in,相信此时Jadis已经处在很好的备战状况了,于是开始测试。

测试主角身价不菲,自然不敢怠慢,在整个试听的期间,动用数十片珍藏CD,反复聆听。此外,笔者还配搭不同的组合,结果证明用Jadis一套西装效果最为出色。

首先将女声唱片播一轮。先听蔡琴的“恰似你的温柔”,当歌声响起时,我呆住了。在我原先的组合里,蔡琴的声音充满朝气,少了内涵与沧桑,并不太讨好,有听Hi-Fi多过听音乐之嫌,更准确地说,少了让人深受感染的力量——情。但在DPL和DA8的配搭下,泛音丰富而松弛,音场和气氛有一股上扬之气,生机勃勃,蔡琴唱出几许落寞与无奈,非常耐听,让你舍不得关机。

再放Carol Kidd的Gold CD(LINN AKD 045),When I dream和Summertime是笔者的最爱。Carol Kidd的声音如空谷幽兰,暗香浮动,呵护缠绵。“人声是一件最美的乐器”,在此得到很好的印证。另外,歌曲里的口琴音质略带光泽,质感丰富,吹者气息流动,细节清晰,气氛委婉动人。这张金CD,笔者也不知听了多少回,如今才发现它的情与意。若以音响角度审视之,Jadis依然经得起考验,泛音丰富饱满,高音舒畅柔美,低频骨干分明,余音深处撑着一股力量,集中而结实。

有一件小事值得一提:自从换上了Harmonix的喇叭线(HS-101)和讯号线(HS-101),及在喇叭后接上Enacom后,女声的音质起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中音厚度怡人,高频柔美舒张,低频丰满,拥有一种博大包容的气派,有王者风范,声音情意感人。

以往聆听胆机时,时而女声出色,时而男声胜出,若要鱼与熊掌兼而得之,有如缘木求鱼。但DPL和DA8却是让你惊奇的胆机,文武双全,女声浪漫缠绵,男声阳刚浑厚。

听Don Williams的borrowed tales(American Harvest577032)里的Fever。Williams的声音粗犷而雄浑,充满感性与性感。DPL和DA8的表现可说是可圈可点,低音提琴的拨奏,松化深沉。

Anna-Lotta的Round Midnight(Frituna 0234-2)是一首参考鉴本,DPL和DA8将Anna-Lotta的音质演绎得极为丰润而富弹性,女声余韵末端修饰得丰满而柔顺。其音场通透,空间感裕度佳,全频表现平衡而舒服。

Fairytales也是笔者深爱的一张发烧碟,其钢琴音质录得非常出色,由DPL和DA8播来,琴音色彩缤纷,有丝绸般的质感。人声结象清晰鲜明,音场上扬而高度适中。让你享受到舒畅开阔的空间感与醇和清新的空气感。

如果你是古典音乐发烧友,一定知道Martha Argerich这位红透乐坛的钢琴大师,Debut Recital(DG 447430-2)是这位巾帼英雄的初演。Martha Argerich一生轶事不少,花边新闻也多,但其大师地位却是如龙盘虎踞。

当你听过Ungarische Rhapsodie No.6以后,你不得不赞叹她的一身绝技,其演奏技艺之高,在近四十年后的今天,依然教人佩服,这版唱片录制于1961年,如今听来还是非常值得珍藏。

虽然这张唱片录音效果并非High-End级别,现用DPL和DA8播来,高音光彩四射,低音强横,Argerich的演绎气派宏伟浩大,气势起伏跌宕,音色千变万化。当Argerich在踏Pedal时,尾音收得非常干净与利落,丝毫没有些微毛躁,可见DPL与DA8在驾御大起大落的乐段或瞬间微动态的变化,其收放自如的从容度是何其出色。虽然Rogers LS3/5a LE是一对小喇叭,但DPL和DA8还是让它焕发出气势,甚至觉得还有大把能量尚未释放出来,DA8八十瓦的输出功率,实在不可小觑。

Fete A La Francaise(Decca 421 527-2)中文是“花都情怀”。由Dutoit指挥,OSM演奏Espana。在DPL和DA8的配搭下,高频音质清脆活泼,银铃般的三角铁,富弹性而略带木味的铃鼓,都是明证。还有铜管乐器诸如法国号,长号等,都能让你感觉到其体积大小,还带有鲜明的铜管光泽。低音的松香味十足,烫贴得顺滑无比,仿佛置身于演奏现场。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DPL和DA8的性能,换上Mirsch NG20座地喇叭,以进一步摸索其潜能,听雨果发烧金碟7里的“冲击”,这是一首十分出色的敲击乐的选段,整体音乐形象鲜明,风格突出统一,有许多段落极考器材之性能,如瞬变之快、狠,低频下潜能量和鼓皮振荡效果,还有高频投射之快而延伸得更尽等。无论低音大鼓,通通鼓,木鱼,响板或大锣等,其音色上的细微变化,皆能巨细无遗地表现出来,而其音场深度和阔度都能远远地抛离喇叭。都将大大地考验DPL和DA8的表现。

若你是一位完美主义者,你会觉得DA8的电源供应稍有妥协,但无论如何,一个立体声后级是不可能比得上mono-block(Jadis 80)的。

一旦你了解到JA80和DA8的价格差异后,你会承认如此素质的后级放大器,在此价位里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产品。

售价:
Jadis Pre-Amp DPL: $4500
Jadis Power Amp DA8: $5500



[upload=jpg]Upload/200611141437592296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11141438888974.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