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为了奚秀兰,上全频乃是必由之路!!!(第137楼开始有图)
Fostex FE206ES-R全频喇叭单元,其出声倾向可用一个词来形容:清甜。非常之清新可人,又很甜润。
全频听人声是一绝,这一命题是成立的。
由于相位一致,其现场感之强烈逼真、音场定位之精准,结像之稳健,在我听过的分频系统中罕有能够与之匹敌。
全频解释力非常之高,高到无以复加,高到没发再强调解释力、分析力,系统的一些细微的变化都有反映。比如,在分频系统中,“换线如换机”的说法很多人不太相信,不认同,而在全频系统中则更容易达到、实现“换线如换机”的效果。
全频对前端器材的要求比较高,有老大说对音源的要求是高解释力、高密度,缺一不可。对此我的理解是,由于解释力空前强大,很容易暴露前端器材包括音源解释力方面的不足,因而需要音源的高解释力匹配。那么为什么要求高密度呢?全频是“举重若轻”,因其“轻”,需要音源的高密度的“重”来维持某种平衡。
全频加号角高音之后,分频点取得较高,与一般分频音箱有差异,这在前面有老大已经谈到了。实际听感对全频的出声倾向的总体改变并不大。高频的空气感加强,更细腻、甜润,中频的变化也大致如此。
加号角高音之后,横向维度音场的宽度扩展,纵向维度音场的高度大约提高了8-10厘米。声音的润泽度、“水份”提升大约15%,变得更为至纯至美。不过还有一个变化,可说是副作用,自然度有所降低,歌者质朴、贤淑的一面有所降低,大约降低了10%。
因此,加不加高音单元,各有用途,各有玩法,当然也各有乐趣。
号角高音还可继续调整,比如电容、线材等等。
前面的帖子还有人说,全频听人声往往会觉得歌唱者的年龄偏大,我没这种感觉,年龄适中。歌者三十岁的录音听着就是三十岁,三十五岁的录音听着就是三十五岁,五十岁的录音就是五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