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2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了奚秀兰,上全频乃是必由之路!!!(第137楼开始有图) [复制链接]

查看: 60634|回复: 285
71#

溪秀兰 在 2007-3-25 0:44:19 发表的内容
有些概念没明白,……

……

又如全频单元的高低频有些限制,这恐怕是比较笼统的说法。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一般来说高频需达到多少千赫兹在听感上才不受影响?


全频喇叭的高频通常标称12、14、16KHz,这个问题怎么没老大说说……
TOP
72#

[quote]溪秀兰 在 2007-3-29 19:58:33 发表的内容


用胆机、全频、LP黑胶,听《何日君再来》、《天涯歌女》、《月圆花好》、《五月的风》、《香格里拉》、《渔家女》、《月儿弯弯照九州岛》、《送君》、《送郎一朵牵牛花》、《苏三采茶》、《康定情歌》、《妹妹找哥泪花流》、《草原之夜》、《茉莉花》、《在那遥远的地方》、《敖包相会》、《小河淌水》、《蝴蝶泉边》、《雨不洒花花不红》、《人说山西好风光》、《小时候》、《远山含笑》、《采槟榔》、《太湖美》、《世上哪有树缠藤》、《望郎归》、《八仙过海》、《万水千山总是情》、《乌苏里船歌》、《五哥放羊》、《绣荷包》、《兰花花》、《回娘家》、《知道不知道》、《阿里山的姑娘》、《奇异恩典》、《爱的真谛》、《感谢神》、《你若不压橄榄成渣》、《主的爱》、《再给我一个机会》、《幸福家庭》等等曲子,体现的是怎样一种情结、品味音乐的神韵???



这么多好听的歌啊!!用胆机、全频、LP黑胶听肯定百听不厌、废寝忘食......

——体现的是一种怀旧的情结、迷恋的情结,是一种意境、一种境界。
——栩栩如生、入木三分、如泣如诉、出神入化乃之神韵所在。

障板比音箱对环境要求高,但障板从美观、视线、空间想象等方面的欠缺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所以全频音箱也是不错的选择。

坚定信心,矢志不渝,心诚则灵。无限风光在险峰,宝是要寻的。坐井观天——可想而知了。
祝溪兄早日为奚秀兰营造一个能充分展现她才艺的“舞台”
TOP
73#

溪秀兰 在 2007-3-30 19:03:32 发表的内容
[quote]溪秀兰 在 2007-3-30 18:00:18 发表的内容
[quote]溪秀兰 在 2007-3-25 0:44:19 发表的内容


听全频,又要加高音单元,甚至超高音单元,或者低音单元,这在概念上是不是已经等价于分频音箱了?


加高或超高音后.还不如玩分频音箱,不加也是.
TOP
74#

溪秀兰 在 2007-3-30 17:44:47 发表的内容
多谢ZHZH兄,现在真的抽不出时间去南宁……


溪兄不客气!
世上(GCD)最怕“认真”二字,溪兄的矢志不渝、痴心无悔令人感动啊!
TOP
75#

溪秀兰 在 2007-3-30 18:00:18 发表的内容
溪秀兰 在 2007-3-25 0:44:19 发表的内容
有些概念没明白,……

……

又如全频单元的高低频有些限制,这恐怕是比较笼统的说法。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一般来说高频需达到多少千赫兹在听感上才不受影响?


全频喇叭的高频通常标称12、14、16KHz,这个问题怎么没老大说说……


有人听全频,又要加高音单元,甚至超高音单元,按照前面一位老兄的说法是没妥协到底……

听全频,又要加高音单元,甚至超高音单元,或者低音单元,这在概念上是不是已经等价于分频音箱了?
最后编辑溪秀兰
TOP
76#

请不要危言耸听!
TOP
77#

看到楼主仿佛看到刘德华的忠实FANS--刘丽娟!
真是FANS一个!
TOP
78#

hyao 在 2007-4-1 1:33:18 发表的内容
听音类型决定器材类型。用全频听溪秀兰没错的!
虽然大部分全频单元没上没下,但在人耳最敏感的中高频段,全频单元远胜分频系统。全频喇叭听起来给人的感觉是中频很饱满开扬、一气呵成、音场外凸、开朗大方。而分频组合即使中高音完美衔接,听起来在中频段有些失真,而且音场相对于全频内敛一点。如果听分频做不好的(如用简单的一阶分频)两分频音箱,那中频更能听出更多毛病。用分频系统把蔡琴的声音变年轻,是极有可能的。道理也简单:高音单元不能发出中高音应有的量感和厚度,而低音单元在分频器的规范又没那种权力发中高声。
事实上全频在中高频段上的量感得益于全频的大振膜和全频段都在同一个振膜上发声。而一般分频点是3K两分频的音箱,高频延伸好很多,但在中高频段(大约是3K~15K)的量感就较全频少很多。因为一般两分频的音箱的高音单元都是1英寸左右的球顶高音,发出的高音量感少就不足为奇,所以一些音箱厂喜欢用振膜较大的高音单元就是为了整体音色的衔接和中高音的华丽。而实际上两分频的分频点是很难选取的,这首先要看单元各自的特点和素质,还要考虑到音色:分频点低,低音参与更大的工作频段,声音厚,但解析变低,所谓声音变粗;分频点高,高音工作范围更大,利用高音振膜轻薄的特点,声音变细腻,但整体声音会变单薄,量感不足。   有些人认为全频的高音很好,准确地说应该是中高频段(大约是3K~15K)很好。事实上如果忽略极高频(15K以上),全频的高音听起来一点也不差,起码在量感和听感(自然衔接过度)上胜出。

分析在理,入木三分,顶!
TOP
79#

听音类型决定器材类型。用全频听溪秀兰没错的!
虽然大部分全频单元没上没下,但在人耳最敏感的中高频段,全频单元远胜分频系统。全频喇叭听起来给人的感觉是中频很饱满开扬、一气呵成、音场外凸、开朗大方。而分频组合即使中高音完美衔接,听起来在中频段有些失真,而且音场相对于全频内敛一点。如果听分频做不好的(如用简单的一阶分频)两分频音箱,那中频更能听出更多毛病。用分频系统把蔡琴的声音变年轻,是极有可能的。道理也简单:高音单元不能发出中高音应有的量感和厚度,而低音单元在分频器的规范又没那种权力发中高声。
事实上全频在中高频段上的量感得益于全频的大振膜和全频段都在同一个振膜上发声。而一般分频点是3K两分频的音箱,高频延伸好很多,但在中高频段(大约是3K~15K)的量感就较全频少很多。因为一般两分频的音箱的高音单元都是1英寸左右的球顶高音,发出的高音量感少就不足为奇,所以一些音箱厂喜欢用振膜较大的高音单元就是为了整体音色的衔接和中高音的华丽。而实际上两分频的分频点是很难选取的,这首先要看单元各自的特点和素质,还要考虑到音色:分频点高,低音参与更大的工作频段,声音厚,但解析变低,所谓声音变粗;分频点低,高音工作范围更大,利用高音振膜轻薄的特点,声音变细腻,但整体声音会变单薄,量感不足。   有些人认为全频的高音很好,准确地说应该是中高频段(大约是3K~15K)很好。事实上如果忽略极高频(15K以上),全频的高音听起来一点也不差,起码在量感和听感(自然衔接过度)上胜出。
最后编辑hyao
TOP
80#

hyao 在 2007-4-1 1:33:18 发表的内容
…………而实际上两分频的分频点是很难选取的,这首先要看单元各自的特点和素质,还要考虑到音色:分频点低,低音参与更大的工作频段,声音厚,但解析变低,所谓声音变粗;分频点高,高音工作范围更大,利用高音振膜轻薄的特点,声音变细腻,但整体声音会变单薄,量感不足。   有些人认为全频的高音很好,准确地说应该是中高频段(大约是3K~15K)很好。事实上如果忽略极高频(15K以上),全频的高音听起来一点也不差,起码在量感和听感(自然衔接过度)上胜出。


松香味 在 2007-4-1 13:12:56 发表的内容

这些是不是刚好说反了??


……,呵呵!我是不懂才发贴问的。
最后编辑溪秀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