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德颂X1200电源处理器使用体会
大部分电器都在污染电源
赵:发烧友都知道电网里接入的电器多了,电源就不干净了。但为什么用电器会影响到电源呢?
邹:简单地说,电器或是大功率设备,只要共用同一条线路,相互之间就会产生影响。生活中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夏季用电高峰时,一些比较老的小区只要使用空调的数量一多,电源电压就会明显跌落。从电学角度来说,这是线路内阻过大造成的。由于线路内阻不可避免地存在,为降低同一线路上各设备间的相互干扰,国家对所有电子电器设备制定了限制负载设备干扰电网的新标准——电磁兼容性。想必你应该听到过。
赵:这个术语经常听到,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邹:对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好比是限制汽车的尾气排放指标。在电气设备中,只有纯电阻性的负载,可以单纯地消耗能源而不会产生污染。其他任何非纯电阻性的负载,都会产生污染,并排放到共用的电网中。而生活中,纯电阻特性的电器设备很少,只有不带调光的白炽灯、不带调温的电水壶等很少几种。对电网产生污染的主要根源是电器负载的非正弦波电流,我们也称它为“谐波电流”,它是污染电源的主要非线性(杂波)成分。
赵:这个非线性是怎么来的呢?
邹:就拿我们熟悉的放大器产品来说吧,其中的整流滤波电路对于供电线路来说,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负载,你应该知道滤波大电容中的电流波形,和市电电压波形并不相同,因为电容只在市电电压峰值时进行充电,电流波形其实是一种脉冲波形,也就是包含有丰富的市电频率的谐波成分。事实上,像放大器整流滤波电源那样,被设计成在市电电压峰值时刻取电的电器设备非常普遍。同一条电源线路上这种设备一多,市电电压波形峰值附近与正弦波相比就有明显的畸变。这就是电源波形的失真。
电源波形的失真,除了表现为谐波,还有因波形正负半周不对称产生的直流成分。
赵:交流电中有直流,这又怎么理解呢?
邹:起因其实很简单,有些负载只在正弦波的半个周期内耗电,就会造成交流电正负半周波形不对称,或者说正负半周波形面积之和不为零,这就形成交流电一个波形周期内平均值不为零,这个平均值即为直流成分。
电源中的直流成分对音响器材的影响,主要是造成变压器机械振动噪声。因为直流分量可以使低内阻变压器铁芯发生磁饱和从而引发哼声并降低电能传输效率(很低的直流电压加至电阻很低的变压器初级就可产生很大的直流电流,并在铁芯中产生很高的直流磁通)。而且越是高品质(低内阻)的变压器,遇直流成分时越容易产生哼声。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高性能低内阻环型变压器时不时发出哼声的例子较多,而性能平平的EI变压器反而很少有产生哼声的现象。
赵:原来发烧友经常遭遇的放大器变压器哼声是这么来的!也就是说,有这种哼声主要并不是变压器问题,而是交流电源品质有问题。
邹:是的,这个结论与发烧友的直观判断普遍相反,变压器哼声时有时无的放大器,变压器品质往往反而是很高的(任何时候都有哼声的变压器当不属此列)。
赵:我有个问题,电源中的非线性失真成分,是不是可以用专门的滤波器过滤掉呢?
邹:理论上可以,但你知道,对于50Hz波形畸变而导致的非线性,其成分是市电频率的低次谐波,除非用非常大体积的电抗元件组成的滤波网络才可能滤除。现在我们常见的带滤波器的插座,以及线路滤波器,针对的都是兆赫级的EMI干扰,对前面说的这种波形失真基本上没有作用。
说到滤波器的体积,我倒想起以前我们无线厂的电波屏蔽室,为防止外界干扰经电源线进入屏蔽室,就需要对电源进行滤波处理,在屏蔽室电源进线处你可以看到外壳约40厘米宽,60厘米高左右,这样大的一个低通滤波器,但即便做得这么大,也仍然无法阻止千赫级频率范围内的干扰。
赵:那么我们能否从影音器材的输出端听出或看出电源波形失真的影响呢?
邹:你把电视机和电钻接在同一个插座上,即便将电视机却换至视频输入(排除空中电波传输的影响),电钻工作时你也能在屏幕上看到干扰条纹,同时在喇叭中听到噪声。对音频设备的干扰,在我们工厂里也不陌生。在我们对电源进行净化处理前,生产中测量放大器时我们的技术人员常常会发现在某些特定时段噪声特别大,而且用示波器观察噪声成分时,可以明显看出干扰信号的频率与工频电源相关,而过了这一特定时段,干扰信号就会完全消失,排查后发现这些时段正是工厂中一些大功率设备运行的时段,它对同一用电线路上正在被测量的放大器形成干扰,并以噪声的形式反映在了放大器的输出端。
赵:这样说来,很多发烧友反映在深夜音响系统音质变好,其理论依据就在这里,而且这种干扰完全能被发烧友察觉。
邹:对,这是很容易被察觉的,一套打开的音响系统长时间不播唱片的话,你时不时就能听到喇叭里发出一些各样的噪音,抗干扰能力不强的系统甚至房间里一次开灯或关灯的影响也能被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