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354555657585960» / 7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马交有什么深刻的呀?! [复制链接]

查看: 76388|回复: 763
561#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09-9-23 19:49:00 发表
原帖由 alma 于 2009-9-23 18:07:00 发表
本帖正在向危险的方向转移,让一个人去与“神”做比较。


当一个人被众口铄金几乎捧上了天的时候,当然要拿他与“天上的各位”比一比喽,实在觉得“危险”不用比下去也没啥关系的。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嘛~这点上俺觉得马老师自己到最后还是觉察的——赞一个!


bodyheat老师,为什么要把晚期浪漫主义的作品去直接比前面的大师呢?
TOP
562#

此贴到这里,生命力也快差不多了....
TOP
563#

原帖由 alma 于 2009-9-23 23:08:00 发表
bodyheat老师,为什么要把晚期浪漫主义的作品去直接比前面的大师呢?

当年《英雄交响曲》刚出来,不是也有人拿来和莫扎特比,指正贝多芬“写的太长了”吗?
这位敢于指正贝多芬的人现在看来倒是谦和文雅得可爱,只说“太长了”。
莫扎特当年不也被皇帝骂过“音符太多了”吗?
如今马勒写了更长更多的。
“倒马”如果在马交刚出来的时候也罢了,这都过了一百年了,诸位!
呵呵
TOP
564#

alma老师,其实你不妨翻看下本帖548#楼我的那一则回帖,里面也许就有你需要的答案。

如果仍然不够清楚的话。那俺这样说也许更明了些~~~
事实上,当我们平常说“嗨,xxx交响曲可是我最喜欢的交响曲(之一)”,甚至“嗨,xxx是我最喜欢的古典作曲家(之一)”时,您自己就已经在做这样的比较了。难道不是吗?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565#

当有人拿小马与老贝等比较的时候,一些马迷常常会脱口而出:你也写个交响曲与小马比比(大意),呵呵。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66#

不是吃一碗儿饭的,如何比较?说这话,不是在贬小马的身份吗?
在出世与入世的边界徜徉
TOP
567#

原帖由 wangfeng202 于 2009-9-23 23:27:00 发表
原帖由 alma 于 2009-9-23 23:08:00 发表
bodyheat老师,为什么要把晚期浪漫主义的作品去直接比前面的大师呢?

当年《英雄交响曲》刚出来,不是也有人拿来和莫扎特比,指正贝多芬“写的太长了”吗?
这位敢于指正贝多芬的人现在看来倒是谦和文雅得可爱,只说“太长了”。
莫扎特当年不也被皇帝骂过“音符太多了”吗?
如今马勒


呵呵~
有意思的是,当莫扎特、贝多芬的交响乐被指责后,交响曲这种体裁的音乐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得到了空前蓬勃的发展;但是马勒之后呢?如果马老师确实无论在立意上、内容上、形式上将交响曲这一体裁带向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么谁是他的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呢?这也100年过去了,古典音乐虽然受到了流行音乐的冲击,但绝对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普及且蓬勃,也许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568#

原帖由 bodyheat 于 2009-9-23 23:30:00 发表
如果仍然不够清楚的话。那俺这样说也许更明了些~~~
事实上,当我们平常说“嗨,xxx交响曲可是我最喜欢的交响曲(之一)”,甚至“嗨,xxx是我最喜欢的古典作曲家(之一)”时,您自己就已经在做这样的比较了。难道不是吗?


音乐方面你是我老师是肯定的。我自己一直不觉得马勒的音乐有多深刻,我就觉得很好听很感人,但是某些“杂乱无章群魔乱舞”的部分开始听的时候不那么接受,现在多少已经接受了,有的还是不接受某些(譬如第七)。马勒音乐中的复杂性让我保持足够的兴趣、兴奋,和神秘感。有的大师的交响曲确实很好听,从头至尾都很好,但是缺少形式上的冲击力(当然在别的方面具有优势)和丰满度。


我先撤了。明天就能见到大师了。
TOP
569#

原帖由 wangfeng202 于 2009-9-23 23:27:00 发表
如今马勒写了更长更多的。
“倒马”如果在马交刚出来的时候也罢了,这都过了一百年了,诸位!
呵呵  

纠正一下,马交刚出来的时候按一般说法是直接被“无视”掉了。连争论都没怎么起来。不过他那几部联篇歌曲当时大多获得了赞誉。这怎么没人问个“为什么”呢?
这会儿还就千万别提巴赫,完全不是一码事儿。提“巴赫-门德尔松”,于马老师脸面上恐怕更不好看!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570#

原帖由 alma 于 2009-9-24 0:02:00 发表
明天就能见到大师了。  


alma晚安
Abaddo值得千里迢迢。
这次他来北京,不禁让俺想起9年前西诺波利在世纪剧院的舒8/马5。意大利人、擅长歌剧者鼓捣马老师很难失手。
~ so u never know what u're missin’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