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广州访黑胶友jacky70兄 [复制链接]

查看: 78809|回复: 286
41#

共同交流吧。
ORTOFON SPU一般的输出都不是很高,唱放如果增益可以调整,以听感为主,尽量用小增益。比较好的方案是加优质升压牛,本来老款SPU是唱头盖内置升压牛的,后来才是加在唱放前的外置的。尝试下吧。
最后编辑jacky70 最后编辑于 2010-12-17 16:49:32
TOP
42#

凡是真心交流的烧友交流都欢迎,只是我很少在广州,大家要提前约个时间。记得带上你自己喜欢的CD或者黑胶,大家分享下哦。
TOP
43#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0-12-17 19:15:00 发表


看中中间那张唱片,要多少米?还有吗?

阿杰兄,你的眼力很贼。这张是EMI发行的,ANGLE标是为了市场划分而帖上去的。TELDEC数码直刻DMM混音。港币价格180元,朋友说广州可以买到,也是100多块。不过这张唱片品相如新。我没有重复的。
TOP
44#

原帖由 hifiedward 于 2010-12-18 5:35:00 发表
啊?香港海关很少扣查hifi器材的;莫非把Jacky兄的EMT唱盤擋作軍用器材?

是呀,撞才了。以往海关最多是打开看看,封上胶带就放行。可能这次体积重量比较大,分拆机器后,海关工作人员一时搞不清楚是唱盘吧。这次不知道咋回事,还没有放行,邮政没有任何资料可以提供,只有一个字:等。

天气冷,心情更冷。
最后编辑jacky70 最后编辑于 2010-12-18 11:57:31
TOP
45#

原帖由 阿杰 于 2010-12-18 17:27:00 发表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0-12-18 11:46:00 发表
阿杰兄,你的眼力很贼。这张是EMI发行的,ANGLE标是为了市场划分而帖上去的。TELDEC数码直刻DMM混音。港币价格180元,朋友说广州可以买到,也是100多块。不过这张唱片品相如新。我没有重复的。  

我有第一集,所以想找齐这张第二集.

怪不得我看见上面有VOLUME 2呢,当时就觉得应该是个系列。阿杰兄,共几张?
TOP
46#

原帖由 无难 于 2010-12-18 15:03:00 发表
奇怪,我在重庆,海关都是当面开包的,香港海关会自己开包吗?那岂不是很危险了?

看来你们重庆的海关在薄书记的领导下的确亲民。

海关有权利随时抽检邮包的,不要说邮包,就是一船集装箱他们想扣检都是没话说的。没办法,这次我也是中彩了吧,以前也没有这么麻烦的。
TOP
47#

回复 168# 黑胶小屋 的帖子

谢谢阿杰兄,我留意下,如果再发现了2,我帮你拿下来先。你发现了1,只要品相好,也帮我拿下来。

黑胶小屋兄,软件和硬件要起头并进。欢迎带碟过来玩玩。这样吧,我回去就给大家电话,方便就聚聚。反正同城,不是太远。坐地铁到长隆野生动物园,然后大巴到祈福,然后我去大门口接。如果有时间就去地铁口接。
TOP
48#

90年代之前的黑胶唱片在那个年代真是奢侈品,一般的国语唱片80年代香港价格是18-26港币之间,那个年代,估计内地一般人的月工资也就是这个水平。黑胶引进版一般也是20元人民币上下,也是几乎一个人的工资。卡带国产版引进版8块,原版15-20元,想象不出来,当时我在学校时是如何保证自己喜欢的卡带都买的。基本是和同学合吃一份菜,还要经常向家里要零用,全用在买磁带了,还好,硬件方面要求不高,当时的播放就是SANYO随身听,后来换成PANASONIC了,是磁头可以自动翻转那种。记得是1500元左右吧。

看看国外的唱片,这套老柴的6布交响曲是英国用家在70年代初期,用了11.35英镑在HMV唱片店买下的。可见当初的价格是多么昂贵,市场也给唱片公司带来了巨大市场利润。这也是为什么唱片公司有金钱进行大的制作,请名家指挥,请名家演奏,租用名场地,不计成本的制作唱片。

再看现在的黑胶唱片,一般是200-250元,从价格来看,实在不是很贵,大家一个月的工资都可以买到十几张了。可是,看看制作的水平,就大相径庭了。看很多烧友试音,都是用口水歌发烧碟,真的是委屈了器材。这些录音都是屈指可数的几件乐器,音场,层次根本谈不上,都是电脑出来的快餐音乐。
所以,如果喜欢黑胶,就赶紧下手收集早期版吧。
SNC14434.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0/12/19 18:27:27 上传)

SNC14434.jpg

SNC1443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0/12/19 18:27:27 上传)

SNC14435.jpg

最后编辑jacky70 最后编辑于 2010-12-19 18:33:57
TOP
49#

原帖由 黑胶小屋 于 2010-12-19 22:35: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0-12-19 18:07:00 发表
谢谢阿杰兄,我留意下,如果再发现了2,我帮你拿下来先。你发现了1,只要品相好,也帮我拿下来。

黑胶小屋兄,软件和硬件要起头并进。欢迎带碟过来玩玩。这样吧,我回去就给大家电话,方便就聚聚。反正同城,不是太远。坐地铁到长隆野生动物园,然后大巴到祈福,然后我去大门口接。如果有时间就去地铁口接。


我们算是半个邻居了,下次几个广州老友过来,我就电话你吧。
TOP
50#

原帖由 hifiedward 于 2010-12-20 7:21:00 发表
原帖由 jacky70 于 2010-12-18 11:50: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hifiedward 于 2010-12-18 5:35:00 发表
啊?香港海关很少扣查hifi器材的;莫非把Jacky兄的EMT唱盤擋作軍用器材?

是呀,撞才了。以往海关最多是打开看看,封上胶带就放行。可能这次体积重量比较大,分拆

查询了网站,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对方是上个月26号发件的,1号就离开瑞士,今天20好,共24天,快一个月了,航空邮件成了船运了,的确有点头大。估计海关人员真当是机器了,没有看出是个普通的民用娱乐玩具。这帮孙子也太慢了。郁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