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USB解码同步还是异步?-对比测试HEGEL HD2 和M2T HIFACE [复制链接]

查看: 58395|回复: 118
11#

我们先来看看,AP给的一个理论上完美(jitter)的参考图表,极低的本底噪音(小于-150dB),峰值也小于-120dB,同时,也没有出现任何多余的(非对称)抖动,这样的jitter在听感上基本不会出任何问题。
RE-jitter.jpg (, 下载次数:1)

jpg(2011/5/19 23:08:28 上传)

RE-jitter.jpg

最后编辑kkman2002 最后编辑于 2011-05-19 23:09:26
TOP
12#

     我们先来看看2台采用异步技术的DAC的数据。
     1HRT MusicStreamer Pro,(可对比stereophile网站的测试图,基本无差异)采用异步USB技术,USB输入和XRL平衡输出。主观听感上,比Arcam, Pro-Ject Abrahamsen USB要好,但觉得卖5000朗有点过分。(需要注意还有个价格只有1/3的小老弟,同品牌的 HRT MusicStreamer II,参加了测试,数据上反而要比昂贵的这台异步DAC要好一些。)




      失真:采用 USB 24-bit/96 kHz信号。
本底噪音低于-130dB问题在于,在3次谐波有个很大的失真(接近-70dB)。同时,还看到4567。。甚至高达19次的高次谐波。过多的失真,主观听感上,缺乏应有的层次,声音比较粗糙。


     抖动(jitter):11.025 kHz的测试音。 与Arcam的RDAC(也是异步的)类似,在11.025khz测试音附近有个差不多100赫兹的隆起,但要小的多,,说明低频抖动比并不多,主观听感上,会有个比较快速的低音响应。但不能接受的是,大量的高频抖动,尤其是右边的抖动峰值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而左边也出现了很多不该出现的(非对称)抖动,主观听感上,这些抖动会对高频产生劣质的影响。这个抖动测试,差不多是最差的一个,所以,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了2次测试。与比他便宜的多的HRT MusicStreamer II相比,后者甚至数据上还要好看。主观听感上昂贵的PRO版本,并没有多大优势,选择II代版本更明智些,似乎更对得起你的钱包。

最后编辑kkman2002 最后编辑于 2011-05-19 23:20:26
TOP
13#

原帖由 西柏坡 于 2011-5-19 23:16:00 发表
加快速度!


老大,有1分钟回复限制
TOP
14#

      2、Arcam rDAC,最便宜的采用异步技术的DAC。老牌英国音频厂商ARCAM今年新推出的一款DAC ,采用WM8741 DA芯片,价位跟DACMagic差不多,并同时具有光纤和同轴输入。声音听感上,动态不错,听24bit音场会更好一些。但声底较冷,缺乏足够的低频,觉得跟HD2等相比,Arcam还有很漫长的一段路要追赶。

    失真:采用 USB 24-bit/96 kHz信号。 本底噪声,是所有测试的DAC最低的。,大约在-140dB左右,非常不错。 除了2 、3次 谐波稍高点一点外,5次、7次谐波足够低的峰值,在主观听感上并不会很明显。


     抖动(jitter):11.025 kHz的测试信号。  Arcam是一个异步的USB DAC。,从理论上说这应该提供最低的抖动。 然而,Arcam的rDAC在抖动的测试中是倒数第2差的数据。 11.025 kHz测试信号附近的巨大突起,这比的任何一台自适应DAC还要突出。 这意味着该DAC有很大的低频抖动,主观听感上,低音会收的很紧,没有足够的细节,并会觉得不自然。此外,在左边,高频抖动峰值过高,也有一些不应该存在的(非对称)抖动,这将会带来更多的不谐和音。的确,在主观听感上,这不是一台很好的DAC,除了低音相对苗条外,但也对得起它的价格。
最后编辑kkman2002 最后编辑于 2011-05-19 23:26:43
TOP
15#

  3、Hegel HD2:采用自适应同步技术的USB解码器,自行设计的Re-clock电路采用双AKM数字芯片和双晶振组成数字恢复和时钟重整电路以降低抖动,带有1个同轴输出和2个RCA模拟输出。

       失真:采用USB 24-bit/96 kHz信号,本底噪音低于-120dB。很少的谐波,除了2和3次谐波外,没有什么好挑剔的。(值得注意的是HEGEL公司花了5年时间去解决人耳最敏感的谐波失真问题,其专利SoundEngine™和场效应管技术,能有效地减少这种失真,结果是能得到一个清晰,锐利而又充满活力和“耳朵友好”的声音。)

        抖动(jitter):11.025 kHz的测试信号。 可以看出,实际上Hegel HD2的 jittersignal已低于其本地噪音,抖动峰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除此之外,非要说的话,8.2Khz的位置或许有一些情况,但鉴于如此小的数值,会有什么关系呢。这些数据,在实际听感上,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因此,我们认为:HD2在这个价位(相对它的声音来说),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因此,我们给予它Best Buy,这点没有什么疑问。
TOP
16#

看完挪威人的测试数据,作为一个参考。我们来实际听听和验证一下:采用异步技术和同步技术的USB解码器,声音上会有什么表现?
      两个主角一个是意大利的M2T HIFACE,是个USB转同轴的纯数字界面,分别有数字同轴和BNC两个版本,这个小东西现在在涨价,大概1500左右;一个是挪威的HEGEL HD2 ,是一台带有数字同轴输出和RCA模拟输出的入门级USB解码器,国内定价2950元。
      需要注意的是M2T HIFACE的AP测试数据并不差,这里有个评论,也有说到Jitter问题,对比的是美国Bel Canto的USB Link数字界面(售价3000多):http://www.computeraudiophile.com/content/M2Tech-hiFace-Asynchronous-USB-SPDIF-Converter-Review
hiface-real.png (, 下载次数:2)

png(2011/5/20 0:13:06 上传)

hiface-real.png

belcanto-real.png (, 下载次数:0)

png(2011/5/20 0:13:06 上传)

belcanto-real.png

TOP
17#

测试器材:
音源C DELL T7400工作站(净重70多斤,1000W电源供应,16G内存,作为转盘完胜几款笔记本,过段时间和Mini MAC以及万元级CD来个对比测试)
数字界面和解码:M2T HIFACE 或Hegel HD2 USB转同轴  后端接 Hegel HD10 解码器
功放:力宝声2010S2
音箱:PMC TB2i
线材:信号线 艺康斯"大师"RCA;喇叭线 MS 2.3;电源线 艺康斯“大红”接功放;本坛老赵西电线接HD10;同轴线 The Cine digital SPDIF用于连接HD10与HD2或M2THIFACE.



虽然是同一套系统,但除了保留一条西电电源线外,其他线材全部进行更换,加上声美丽层板和挪威钉的加入。可以说,这些细节上的调整让整套系统的声音发生了变化,某些方面甚至是"质"的飞跃,我花了足足一周的时间来适应这些变化。最大的变化是细节的解析、声音的密度和质感以及大编制下多乐器的还原重播能力大幅提升,更黑更宁静的背景,让很多细微的差距得以更加明晰的表露出来,这无疑更有利于器材之间的对比试听。(替换这套线材,本来还要进行几款数码线的对比,因为系统声音还不稳定,所以,拖了蛮长时间了,这个周末完成这个帖子的测试: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89522.aspx,顺便跟提供测试线材的朋友们说声抱歉)
IMG_1345.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1/5/20 0:32:57 上传)

IMG_1345.jpg

TOP
18#

顶不住了,明天待续。。。
TOP
19#

原帖由 zmi 于 2011-5-20 7:14:00 发表
学习了,这么多的声卡方面的理论,受教。
请教一下,HIFACE和Hegel HD2的测量数据,哪一个更加好?

好数据未必有好的声音,好的声音数据肯定会是好的,关心一下。

如果单从jitter测试来看,二者各有所长,HIFACE有更低的本底噪音,曲线稍有不平整;HD2则有更低的峰值,平稳的曲线。由于没有HIFACE更多的测试参数,对于谐波失真等方面无法评价。
好的数据是个前提,后期调教也很关键。君不见“神器”ARK,没有好的后端和周边的一定投入(按小白的说法,ARK是个‘高价姑娘’),想出好声也不容易。我记得许兄(38.5度)说过,他的那套天价PCHIFI系统,如果调较不好,一样出的是“恶声”。
HD2和HIFACE应该都属于容易出好声的东西,走的路子跟MDAC 5类似,在加入比较合拍的后端解码和线材之后,声音都比较讨好耳朵,舒适耐听。
TOP
20#

原帖由 mosana 于 2011-5-20 8:06:00 发表
有点纳闷,例如的频率为什么单单是11.025khz呢?高频低频都选一个不是更能说明问题,也许更有特殊性吧。

你拿11.025乘以2或者4,就明白了。数字音频经常使用的采样频率就是11.025kHz、22.05kHz、44.lkHz等。测试仪器也多以这些频率做测试样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