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17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闲聊一下对pc hi fi 声音的追求 [复制链接]

查看: 218256|回复: 599
51#

回复 180# 胡思 的帖子

原帖由 胡思 于 2011-12-6 8:45:00 发表
谢谢张兄,无法学您。呵呵

您好胡思兄!
您太台举了。小弟见笑了!
胡思兄有时间请多多交流。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2#

回复 186# m.peng 的帖子

既然有设备在,就搬出来使用吧,放起来就浪费了。

就算重置一套一、两万左右的一套黑胶系统,如合理搭配,调教良好,高档CD已是无法比美的。

如有心用的话就要趁早,现在很多流行歌还很便宜,还可以买到品相完美的;再过几年后,碟价不旦会贵很多,并且想找完美品相者估计难度就很大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2-06 13:20:44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3#

回复 190# m.peng 的帖子

原帖由 m.peng 于 2011-12-6 14:08:00 发表
黑胶暂时没打算玩了,就把它们先储存起来,等待pc hi fi 玩罢后再考虑重拾“初恋的滋味”吧!哈.....

打个比喻m.peng前辈就会明白:
黑胶等于120胶片的效果;
佳能1DS单反数码相机等于20万的CD机的效果;
普通PC HIFI等于非单反普通数码相机的效果。

这个比喻几者间的差距m.peng前辈是最清楚的了。呵呵

去年小弟也想进一台德国Audionet 最新的顶级CD机,后来取消计划了。
日后小弟只会折腾高端PC HIFI 和黑胶。
近期小弟买的CD碟,也被 “黑社会” 同志批评。哈哈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2-06 14:33:52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4#

回复 194# m.peng 的帖子

是的。
未来折腾PC HIFI 和黑胶是一条大道!
CD将会成为一个很 “ 鉴戒 ” 的场面出现,除非有大量的老、旧、首版CD唱片在手就另一别论。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2-06 16:13:17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5#

回复 196# zflj 的帖子

您好!指教不敢,大家交流一下吧。
这就当然不正常了。

我没有用过乐之邦01,其详细情况您可问一问楼主m.peng前辈,他正在用。请问:您对乐之邦的01和Hi Face 两者,觉得那个好些呢?

出现您上述的情况有可能是声卡的驱程和系统兼容性问题吧,建议用回32位的 Win7试试。Notebook没有必要装64位的操作系统。
另外,使用外置声卡时,要把内置声卡在BIOS内切底关闭,否则可能会有冲突,而使系统无法正常识别声卡和播放软件无法正常识别声卡。

假如不用 foobar播放软件会不会有上述的第1个问题?

您的第1个问题:大多是驱程和操作系统的兼容问题,用回正常的驱程和操作系统吧!
第2个问题:至于,声量问题,只要会响就已正常,有可能与您的后端设备的输入、输出阻抗匹配有关。请检查和了解一下。如没办法的话,就把软件上的声音选择加大吧。

请看一下这里的第169#:http://bbs.hifi168.com/showtopic-198371-17.aspx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2-06 19:58:27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6#

回复 206# hcm8822 的帖子

原帖由 hcm8822 于 2011-12-7 11:39:00 发表
中山兄见识很广。很想听听对SC HIFI 的介绍。

您好 hcm8822先生!
SC HiFi 是小弟啥改其名的。见笑了!呵呵
其实很简单,就是使用高端Server、多路CPU、高速硬盘RAID和大容量ECC内存作数据中心平台。主要针对以大型取样和大通道的音乐文件制作和播放,而组建出来的平台。不过现时造价太高,暂不主张使用。

日后有闲的话,我会把它打造成集音乐、影视和娱乐为中心的家庭式媒体数据中心,只要通过超六类千兆网线把信息传送至家庭内的各个使用终端,只要在网络终端上安装影、音解码器或电脑,就可在全屋任何一个角落实施高质的影、音播放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2-07 15:32:02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7#

回复 207# akycn 的帖子

原帖由 akycn 于 2011-12-7 12:54:00 发表
请问,1.2米,超级SAS 3 硬盘数据银线。那里能买到,非常欣赏

您好akycn先生!
这线是美国一位朋友帮我买的。
但是这种线只能在Adaptec 的硬盘阵列卡上使用,日常电脑上的SATA接口是不能使用的。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8#

原帖由 chwsunny 于 2011-12-7 15:00:00 发表
罗兄对Pc-hifi的追求已不是J.River这些入门级播放软件可以满足的了,试试 WaveLab ,Samplitude,Saw Studio,Audacity等专业播放软件,包你满意又有惊喜!

先生所言极是,这几个软件的播放质量很高。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59#

原帖由 吹bee1 于 2011-12-6 9:32:00 发表
我下過很多所謂高清黑膠,真好的少之又少!

原帖由 m.peng 于 2011-12-6 10:00:00 发表
原帖由 吹bee1 于 2011-12-6 9:32:00 发表
我下過很多所謂高清黑膠,真好的少之又少!

可能如中山张兄所说,与器材和抓轨方面也有些关系吧!网络免费下载的东西也是“参差不齐”的,要求再高就要收费下载的网站了。

这个事情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黑胶抓轨相对CD要求的面要广很多。

首先,黑胶唱片的版次先不谈,黑胶系统级别也不谈。

就算使用一套很顶班的黑胶系统来抓轨,只要其中的唱针、唱臂、唱盘调教不到位就已完全完蛋了。

其次,黑胶与CD的抓轨不用,中间还有唱放和A / D转换器的存在,就算是高级黑胶系统调教也精确,只要唱放不到位或设置数值不当和A / D转换器的品质不佳,这也会完蛋。

甚至,会比CD抓轨出来的要差。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60#

回复 214# zflj 的帖子

先生客气了!

是这样的,音响设备的输入和输出端口都有厂家制定的输入和输出阻抗值大小,如:声卡的输出、CD机的输出、前级的输入和输出、后级的输入.....等端口都存在着阻抗的数值,只要其中一个或多个环节存在阻抗值的匹配不正确的话,您所出现的现象就会产生。

这些数值,您就要参考设备的说明书了。
最后编辑中山张 最后编辑于 2011-12-07 17:48:32
音响发烧友太容易被一些音色和音效所忽悠,而忽略了音乐本质。
很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清醒地离开音乐厅,仿佛品了一盏清茗,而
不是一大桶甜腻的冰淇淋,得到的是满足的回味而非肤浅的兴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