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相见恨晚!新玩具之德国之声RG10 MK4 REFERENCE HD合并功放(初... [复制链接]

查看: 340966|回复: 381
11#

回157楼的网友:

您好,就正常人来说,人生而喜欢乐音的。只是这个音乐的范畴非常广泛,有人喜欢鼓乐,有人喜欢流行...只是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太大,自己能支配的时间太少了,能静下来听音乐的时间不多而已。

另外,我想有非常多的网友都有这样的经验:在一套不经意的系统里听到令自己产生共鸣的音乐,这时,剩下的只有音乐和你自己了。而这经历会一生难忘。这也是音乐让你忘掉音响的经历。

最后,我认为资深的金耳朵,他必须已经具备了靠耳朵去探索辨别音乐、器材、录音和聆听环境的本质的综合能力,毕竟最后的判断在于高保真的还原能否表达音乐的本质而已。至于一切指标和后期都是手段而已。不过,录音和现场谁好谁坏的纷争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个人比较中立,录音与现场两不误,都有其不能替代的方面。

个人建议那些半桶水:少来出丑,多多学习,不要入了魔道而不自知。

个人意见,欢迎指教。
TOP
12#

楼上的高人难道再说音乐感动人这个说法不靠谱?靠不住的原因根本在于你自己。

耳朵的辨别训练是录音师的必修课,我觉得也应该是音响发烧友和音乐爱好者大家的必修课,中国人口基数大,就算一万人里出一个,算起来也应该有十几万人吧。

关于那些半桶水,我也绝对算一个,所以暂时只能尽量做到言之有物。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尽力吧。
TOP
13#

Real网友,我谈音乐,你说器材,原本就没有逻辑上的交汇点,谈何可以从逻辑上去讨论下去的可能呢?!

如果你聆听过很多器材都鲜有“过关”的组合,那么不妨首先“放弃”你的器材为先的触觉优先,可以从乐感是否流畅入手。如果感觉乐感不够流畅,那么才逐步考虑是否录音的问题,是否和聆听环境的影响有关,最后才是组合间搭配不合理。

举一个实例:我见过不少的意见领导者无视用家环境大小、听者的欣赏习惯还在鼓吹唯大低音单元论,这恰好就是缺乏认知深度的表现。
最后编辑清水有生 最后编辑于 2013-08-18 17:52:30
TOP
14#

可能自己比较内向,不会主动去参与家访活动,所以比较有时间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而且也有很多时间去琢磨音乐与音响的相互关系。

我不会看不起任何人,即使有太多的分歧,我还是会选择包容。
TOP
15#

楼上的粘贴是否告诉我并不包容异见?

所谓的包容也是有限度的了吧,误人子弟的言论必须给予纠正。

这并不是分歧那么简单,而是大是大非的问题。
TOP
16#

那么兄台会如何表达呢?
TOP
17#

难道楼上的也是准备来这贴里出丑的吗?
TOP
18#

替楼上的补补课

我以为我有问题,于是我上google搜寻了一下

发现我没有错:
[出丑](chū chǒu )

  [出丑是什么意思]丧失体面;丢人。

  [出丑的同义词]露丑 丢脸

  [出丑的近义词]现世

  [出丑的造句]那件事使他当众出丑。

“用“出丑”一词表达是对真理(知认)的不尊重(最低限度是不尊重).................................”应该是当众出丑了吧。
TOP
19#

原帖由 Real 于 2013-8-18 19:23:00 发表
出丑--------------这言论不可接受(不论言及内容的真伪、有否价值)。“理性”辨论是追求真理的过程~~用“出丑”一词表达是对真理(知认)的不尊重(最低限度是不尊重).................................


我觉得出丑并不是不可以接受,关键是出丑了以后有没有得到教训。如果把出丑当争光那就没有挽救的必要了。


理性辩论是建立在几个重要的基础之上的,其中之二就是对事不对人和不能断章取义,阁下是不是对事不对人我还不清楚,但断章取义来解读我的回帖就非常不可取了。


至于在论坛上追求什么真理,那可就属于夸夸其谈的范畴了。我比较内向,还没到那个境界。
TOP
20#


“认为网友的言论正不正确可以商确!可以讨论!用出丑来说网友。是追求正确认知的方法吗?”

网友要出丑,楼上的可有办法?正如楼上的你正在出丑一样,我有什么办法不让你自己出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