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残剑发烧十悟(二)——hifi音响,莫谈性价比! [复制链接]

查看: 31381|回复: 101
11#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3-10-27 19:54:00 发表
花钱多就精神!
性价比不精神!

  如果hifi音响的研发者在产品刚开始研发是就已经本着性价比的原则去设计产品的话,那出来的产品就是会离high-fidelity精神越来越远。对hifi音响研发者而言某种程度上就是不精神!
  花钱多与少是个人的事。与hifi精神无关!充分发挥音响系统的潜力,调整搭配中的每一个细节以求发挥出器材潜力这是发烧精神。hifi音响有价,发烧精神与态度无价。再高端的hifi音响在没有发烧精神的人那里也不一定能真正hifi的起来。所以请把我阐述的二者梳理清楚。
TOP
12#

原帖由 zy1973 于 2013-10-27 19:32:00 发表

从您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来您是一个比较理想主义的发烧友,追求纯朴的hifi精神,那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任何hifi商品,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商业价值,一部分是hifi精神。  

在我看来那不仅是存在并且是与hifi音响与发烧友如影随行的。我帖子当中列举的westlakeaudio就是个例子,虽然为市场做了妥协,但在有限的用料下以hifi理念去打造每一个细节。争取将元器件的性能发挥到极致。这可以说是hifi精神支持下的音响产品。国产的一少部分品牌多少也有这种理念下的产品。这都是值得赞许的。当然每一家产品设计者的技术能力各有所长也有能力和知识所无法达到的层次,所以不一定产品的素质都能如自己所愿。但却是在hifi道路上不断努力的优秀品牌。
TOP
13#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3-10-27 20:33:00 发表
LZ兄!你离你的立论有些偏了,有点自我矛盾了……

  我没有觉得。我帖子内容的索要阐述的观点和理念,尤其是标题的字眼本身就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现象。我阐述的中心思想本就是:不要相信神话和越级神机。一切成功hifi产品都是建立在科学细致严谨执着基础上的。hifi音响研发者不能本着性价比原则去搞研发,购买者更要多听多对比,也、不能一开始就抱着几百PK掉几千,几千PK掉几万的性价比梦想去组建器材。不然很容易陷入一种怪圈以致走不该走的弯路。

TOP
14#

原帖由 zy1973 于 2013-10-27 20:34:00 发表
呵呵,据我所知,凡是有名气的大厂家,他们的产品定位是很明确的,有高,中,低档的音响产品,每个档次的产品设计,肯定是不能背离产品定价范围的。

  这一点确实是这样的。但有一点也是有名气的大厂家的特质:有技术特色的,有一定高素质的产品撑牌子。,然后将产品的技术下移或上移并在用料与元器件配对精度上做出相应的妥协或加强。也就是说如果一开始在招牌产品上没有hifi精神的极致苛求,也就不会有招牌性产品的诞生以及其他档次产品的衍生了。
TOP
15#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3-10-27 21:18:00 发表
佳丽组是佳丽组的价格,模特组是模特组的价格,你会弄错,妈咪绝对不会弄错!



确实精辟。呵呵
TOP
16#

  贵的不一定更“好”。因为首先贵当中可能包含着hifi音响研发生产以外的一部分东西。所以相当一部分产品价格有暴力和虚高的嫌疑。这是后期人为附加上去的东西。不在我阐述的hifi音响本身应有价值的范围内。另外所谓标准问题这也是我以后的系列贴当中的一篇。将来自然会详谈的。正因为客观标准“有”同时又“没有”,所以hifi音响更无法去论性价比。

  另外,看帖的朋友请注意我文中对hifi一词的个人理解,不是所有的价格高或低的音响产品都可以称为hifi音响产品。我眼中定位与诠释的hifi音响产品可能与一部分朋友的理解是不同的。所以我也说了我的系统当中也只有个别几样属于hifi音响产品。其它的不是。原因不是因为价格的高低而是因为对hifi的态度。再确切的说一句:hifi音响价格不可能低,而价格高的也不一定就能成为hifi音响。
TOP
17#

原帖由 白了头一夜间 于 2013-10-29 0:01:00 发表
火了,火了,残剑兄你彻底的火了!
专门有网友发帖来写读后感,来驳你,在168不说是绝无仅有,也是不多见,可见你的这个问题多么的敏感,也好,这年头不怕反对,批评,就怕没人关注。
说一句狂妄的话,残剑兄你的意思虽然没有能够全面表达出来,也遭到那么多的反对意见,但是我能够懂你要说什么,也能够理解和支持你的想法。我知道兄是经过了多少个夜晚的辗转反侧,深思熟虑,厚积薄发才会有这“十悟”,可惜有些人的性子太急了,容不得你完整的把心里的系统的思路表达完,就迫不及待的断章取义的来批驳了,我还能说什么呢?谈话交流是要看对象的,我丝毫不怀疑残剑兄所说的都是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发自肺腑之言,但是你让那些没有你的体会和经历的人,怎么能够同你产生共鸣呢?
所谓的“悟”,那么说明以前是不“悟”的,那么就是“惑”了,你玩到这个程度“悟”了,那么怎么能够要求那么多不同层次的烧友也同步的和你一起“悟”呢?而且“悟”是要靠自己的,你再“棒喝”也没有用。所谓“经不可轻传”,没有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到不了西天,成不了正果!想必音响也是如此。
我能够感受到你说的真诚,可贵!未必所有人都能够。这个还真怪不得那些朋友!你之前说的你的系统在10万上下,我的也差不多,你说你发烧在10年以上,我20年,我们的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工作性质等等想必也有相似之处,所以我才能够理解你说的一些东西,因为你说的本来就是类似于我们这样的人群的经历和感受,不能涵盖整个发烧友群体。二、三万的系统,二三十万的系统,甚至是二三百万的系统,而这些系统背后的烧友的经历和感受与我们这些10万上下的不尽相同。所以你说的东西二三万的可能无法理解,而二三百万的可能也根本没有兴趣来理解。所以往往脱离了人的背景来谈器材都是不客观的。
其实168的网友都还是像你我这样状况的居多,而且素质都不错,所以你的命题虽然有争论,但是都是非常文明和克制的。你要是到“富二代”“官二代”云集的耳机俱乐部讨,或者到家电讨论这个问题,恐怕。。。。。。。。。。之前在俱乐部看到小白的一个帖子,说的是王健林的公子到安润买器材的事,我就不评价了,只是让我又一次深刻的体会到“贫不与富敌,贱不与贵争"。
但凡是有思想的烧友,这些“概念”性的命题大多会有所思考,当然我也不例外。有时候也想形成系统的文字表达出来与大家分享,但是最后都没有,因为实在是难度太大,首先是自己这一关就过不了,因为一些看是正确、精妙的想法,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发现其实还是有不少漏洞,甚至是幼稚、可笑的。而其他的烧友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东西,但是要想去驳这些东西的理论依据和实际经历还是绰绰有余的。所以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了。谁都没有完全正确,谁也都没有完全错。这其实就像大学里面主办方“敢”拿出来的辩论命题一样!

   非常感谢白兄的理解和共鸣。的确不同阶段与不同角度下看待hifi音响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这一帖发时我已知道会引来不少争议。打破神话是很难的。hifi音响不是玄学,是要靠严谨的科学与实践说话的。每一个成功hifi音响品牌的建立都是要经历这些阶段。而关于风格,搭配等诸多方面的我的感悟是以后系列贴当中要去讨论的问题。再次谢谢老兄的关注。
TOP
18#

实践与经验能玩儿出音响的相对“性价比”。而high-fidelity音响设计与研发的准则和态度不是奔着性价比去的!消费者可以充分追求音响价格与效果的最佳接受比例。因为享受音乐往往在于一种心境和状态。但不要把“性价比”原则放在寻求high-fidelity的层次上。真正的high fidelity不是靠追求性价比能达到的!这也是我帖子主要阐述的内涵。也是一部分朋友产生不同意见的根源。最大的根源在于彼此对audio与high fidelity audio内涵在理解上的差异。
TOP
19#

原帖由 时光车间 于 2013-10-29 20:56:00 发表
如果一个音箱品牌厂家强调自已毫不妥协,他应该只生产一款箱子!独一无二才谈得上毫不妥协;
同理,一个敢称自己毫不妥协的发烧友,他至少只消费看中品牌的旗舰型号……

事实并非如此,性价比无论于厂家产品导向、梯次结构,还是针对消费者不同能力层次的选择,都是等级参差、价位不同来设产品构成的。
很多洋品牌都宣称自己是毫不妥协的设计、制用,最终产品都会针对需求层次作出梯级妥协……

无论对于厂商还

请注意没有人说音响产品不能谈性价比。也没有人能做到hifi音响产品生产研发绝对的不妥协。人生的艺术本就是妥协的艺术何况音响呼?但有一点请大家明了:真正hifi音响的妥协是相对的妥协,是为市场的需求而设定的产品档次。但在档次范围内的设计与材料的筛选却是绝不会有妥协。还就如westlake audio为列,虽然在喇叭单元与接线柱的档次上做了妥协,但在元器件的精度,箱体内部阻尼的设计以及喇叭单元的频响指标上的要求却是绝对不会妥协的。甚至某些部分的设计和制作使用更高级别的型号所采用的工艺。这种产品虽然相对与市场做了相对妥协,但在同级别带与定位下却没有做出丝毫妥协。hifi产品的性价比越往高走就越无法论及与寻找。这就是hifi音响的追求的极致与消费者的无奈。
TOP
20#

楼上请看清楚我说的是音响产品还是Highfidelityaudio产品.性价比代表的是什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