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我发觉大多数老烧大烧玩到一定程度大体上都会转到玩胆机上... [复制链接]

查看: 49464|回复: 238
21#

回复 148# Peterlo2011 的帖子

“空气感”,我以为必须和音场的空间感相结合,如果没有空间感的“空气感”是独奏乐器与拾音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感,有了空间感再看空气感,您就发现是活的,因为它具有流动性,这一点是要依靠必要的调声手段来实现。
TOP
22#

回复 155# szlghyj 的帖子

回兄,这一点和器材的“反映”能力大得很哦。器材有此能力,如果线材拖了后腿必然也受牵连,故此材质和纯度是以环节。
TOP
23#

回复 148# Peterlo2011 的帖子

说到“细节”问题,我想引伸一下到音响“线条感”问题上,音乐演奏常以和声、和弦表现,这种以多音同奏的声响效果是必须的,但也不能忘记乐器的泛音,音响器材发紧的声音,表面看来是“干净”,其实是瘦弱的声音线条,因为它把“毛茸茸”的东西给抹去了。
TOP
24#

你的卖手不行啊,今天喝了多少夜壶?呵呵。。。
TOP
25#

回复 162# Real 的帖子

阁下还有“脸皮”二字吗?嘻嘻。。。
TOP
26#

回复 164# Peterlo2011 的帖子

兄所说的情况确实普遍存在的,或者我们暂称为“急吼吼”状态。
最后编辑670707 最后编辑于 2014-01-02 00:05:34
TOP
27#

回复 178# szlghyj 的帖子

回兄,胆机和石机就其在速度方面的硬指标应该是相同的,而实际听感过程中“色给我们在听感方面的速度感不同”确实存在,对于胆机而言,这就看设计线路、材料、胆管等问题了,为何做的好的胆机价格昂贵,有其道理的。
TOP
28#

回复 190# szlghyj 的帖子

嗨,对于发烧友而言,音响是一座高峰,可是它的背后还有巍峨群岭呢,它是跨科跨领域的综合体,真的不是随便玩一玩的事情哦。
TOP
29#

回复 192# wfw1951 的帖子

兄啊,您能看出我对你的尊重,像你们自己动手做音响器材,很值得我们四十多岁人学习,音响这玩意,后面越年轻,越不会动手了,可能有些手艺就此逐渐消亡。我称你老哥吧,小弟以为音响背后是文化、音乐艺术,其中不少是舶来品,不同的设计线路、用料理念、声音方向是有目的性的,其首要问题是体现何种音乐体裁,然后再用技术手段把它体现更好;为此,小弟很愿意私下里与你们交流,谢谢。
TOP
30#

回复 194# wfw1951 的帖子

老哥,勿用客气的,小弟与兄相比,只能是晚辈;我是半路出家之人,以前一点都不发烧的,自从有幸认识老师之后,发现音响不是玩物,就其本身而言,具有无限可变性。在有关书籍和杂志中发现老外在音响痴迷程度上,可谓发疯,真是这种勇气和毅力,他们设计出经典产品和极致的声音,我们透过这些器材的播放,耳边响起他们曾经说过话,理解了积淀、敏锐、民族性等问题。他们那种对好声追求献出几十年的精神,让我们后来人脱帽敬礼。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