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6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超距与侧滑(结论在130页) [复制链接]

查看: 664237|回复: 1950
11#

等我把图重新画出来,你这个一根筋就会汗颜了。
TOP
12#

回复 34# what? 的帖子

刚开始玩黑胶时我也有这个疑惑,后来的情形就完全像real所说的那样。
最为触动的是,不正确设置抗侧滑的话,根本无法重播出telarc1812那16声超大动态的炮响。
TOP
13#

回复 36# Real 的帖子

确立了成因之后,我会探讨如何使用仪器精确调整的。
黑胶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很难把某个参数单立出来。
特别是抗侧滑,他和针压以及天顶角有直接的关系。
TOP
14#

有了前面的那个示意图,这个就好交代了。
这个帖子上所有的文字说明,仅限于这个支点以及这个圆,其他的圆按此注解类推。
针尖落在切点为零距,落在绿色部分为负距,落在蓝色部分为超距。
可以明显地看到负距时切线与支点的合力方向向外,超距时切线与支点的合力方向向心。
由于支点臂在循迹过程中,为了减少循迹角度的变化幅度,迫不得已地采用了超距移动方式,(稍后会探讨)
所以我得出了一个结论:支点臂在唱片正常的循迹过程中,所产生的向心侧滑力是由超距造成的。
重画此示意图的目的就是驳斥极品某位人兄的“超距不产生向心侧滑”的谬论!(在这里你改不了文字删不了帖了吧!)
重画.JPG (, 下载次数:0)

jpg(2014/4/17 18:01:54 上传)

重画.JPG

TOP
15#

原帖由 redsox 于 2014-4-17 0:07:00 发表
阿杰讲:  只有在超距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向心的侧滑力。


这是1cm 负距时针尖的运动。


[media=mov,700,500,0]http://www.tudou.com/v/yEEomB49H30/&resourceId=117363342_04_02_99&


你做的实验被我坑了就认了吧,还发来这里献丑?
你只要报出轴距,我马上就可以精确地推算(画出)离轴心-1cm的唱针从什么位置向外侧滑,从什么位置向心侧滑,以及最终停在那个(切点)位置!
这个就是你们弄不懂的当唱针超距设置不正确时,从超距到负距的变化过程!!!
虽然你对我观点的质疑甚至找茬的水平很低,许多论点还是错误的,还不断地断章取义,但我还是很“感激”你的。
因为你的歪论成为了我进一步理解和完善正确观点的动力,哈哈。
TOP
16#

这么清晰的的示意图、这么清晰的文字注解,如果还出现理解偏差的话,应该从理解水平上找原因吧?
TOP
17#

我只是表达我自己的理解。
要不然你给他定义一个注解。
TOP
18#

早就在帖子里强调过是基于直线臂得出的灵感,为什么不可以标零距?
大家不从内帖子的容上去理解,光咬文嚼字有什么意义?
TOP
19#

回复 59# Real 的帖子

早就说过支点臂在正常寻迹时这个零距根本不存在。
标出来只是让大家知道还存在这种状态,也为了更好地解释切线的方向。
TOP
20#

那行,大家觉得如何标注这个点?
反正问题的关键是切线的方向,并不在这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