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轮:万登庭 model2 ce,西湖lc8.1;对比功放:krell550i,naim supernait+Hicap2
这一轮的搭配不是在同一天完成的,但因为搭配的都是美国音箱,而且对比功放都达到了3万以上级别(supernait+Hicap2近4万),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国货与洋货的跨级PK终于碰面了。所以姑且把他们放到一起来上听感。我在玩音响这么多年最常听到的一句广告语就是“某某产品堪比几倍与其价格的进口品牌”。但有多少是真正在同样的系统和环境下做的ab对比,这种所谓的挑战又有多少真实的成分呢?大多数人无从知晓,而此次的搭配对比也许能稍稍说明一点问题。
首先先谈谈808对比krell550i搭配万登庭model2 ce落地箱的情况,对万登庭的搭配兴趣其实是源于黑海一舟兄的询问帖,而恰巧本地商家刚刚代理了这个音箱,便趁次机会去实际聆听一下这款号称性价比最高的个美国原产3分频落地箱。从该箱的86db的灵敏度来和10寸低音单元看应属于不太好伺候的箱子,而实际听感上却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推,用808驱动时两端延伸的完整度和量感,饱满度,氛围感都算过关,而在音乐性的表达上,推万登庭时呈现出了一种柔和圆润的感受,整体听感舒适流畅,轻松。但我有种感觉:这款箱子的潜力应该还未被808完全开掘出来。这种预感在换上krell550i开声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验证。
550i一开声,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在音响性和驱动力上808处于下风了。550i除了频宽上要更加舒展之外,其中低频的密度、能量感都要更出色,中低频质感也更加鲜明。在550i的低频形体当中明显感到有比808更丰富的细节和微动态的表现。驱动万登庭在大动态时音场更加的稳健扎实,乐队多乐器演奏时亦表现出更透彻的层次感。不过,在悦耳度和音乐性方面,这个级别的krell确实还不敢恭维。在同样的前端(君子阿波罗做转盘,dac为Beachmark DAC1),550i的声音和808比较过于直白,中高频甚至给人带来了一点点紧张感。高频也少了种灵动飘逸的美感。也许更换相应的前端此问题可能会有明显缓解,但当时现场的ab聆听感受来说,大动态以外的音乐体裁输的比较明显外,其他中小音乐体裁表现808听感上是要稍好好于krell550i。这两台机器在听感上概括来说就是:一台设计优秀的单端电路功放和一台设计还算优良的平衡电路功放的声音风格区别。这轮的对比里单端电路和平衡电路之间的先天不足明显的体现了出来,但可惜krell550i在教声上还没有到达真正hifi名机的水准,还无法满足更高标准烧友的要求。
在我的西湖系统上的对比原本算是最后一站了(两天前又加了推号角和唯美6的一站)。在这一站面对的功放是此次对比当中价格最高的(4万左右)。另外要说明的一点是,大家不用拿没有加hicap电源的naim supernait和加电源后的supernait相比,因为加电源后的supernait的提升是档次性的。非要量化的话,在我起码有近30%的提高。与不加电源的supernait的比较由于当时时间关系没有进行。
这一站的对比首先要说一点就是适配性的问题。这么多站下来感觉在风格上与808最不搭的就是我这站的西湖了。用808推西湖8.1会呈现出一种非常轻松流畅的声音风格,密度适中,低频宽松有弹性,结像精细,中高频还显得比较婉转。给西湖带来了一种别样的英伦情怀。但是,这不是真正的西湖了!在西湖lc8.1上所拥有的高密度,热情的张力以及以小见大的恢弘气势这些特点都变得中庸了起来。这样的西湖8.1虽然在场的东方蜘蛛和叮当都觉得挺悦耳动听,但已经不是我想要的,能令我有热血涌动感的西湖声了。在前几站的搭配当中我一直有一种期望:808搭配我的西湖统也能同样出彩,以致与让我有换机的冲动。但这种期望最终没有出现。
在与naim功放的比较上,首先在音响性上二者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档次差距,在两端延伸上808貌似还要更舒展些,尤其在高频婉转性和细节上还要稍稍胜出。中低频的致密度和能量感上,加hicap的supernait要胜出一筹。而naim机器上特有的粘稠绵密感和动态表现时中低频呈现出的一种热情活力则与西湖更加的和谐搭调。在音乐性上二者则是完全不同的呈现方式,808呈现的是甜润透彻与轻松,naim在稍稍偏暗点的基础上则更强调全频质感鲜明与柔润之间的平衡统一。整体而言我个人认为与naim supernait+hicap电源的对比上,除了风格因素之外,808还是要输上一半个档位。
-
-
IMG_20140502_173927.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4/5/12 18:05:07 上传)
-
-
DSCN2265.JPG
(, 下载次数:2)
jpg(2014/5/12 18:05:07 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