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516171819202122 / 2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给自己的礼物—做一对3分频大型书架箱 [复制链接]

查看: 1668464|回复: 862
191#

[quote] 原帖由 [b]pingyq[/b] 于 2015-5-9 14:49:00 发表
外貌党提些建议:感觉Opus 3无论外形还是定位都有些尴尬,Opus 1清秀精致,Opus 3就感觉开始臃肿。色彩、油漆做了不少尝试,传统经典的饰面也不能少啊。另外脚架固然为了音质四平八稳,可也有点太不顾形象了。
Opus 3已然在cm10的价位了(尽管各路专家意见两者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可面向市场有多少人真正能轻易区分?
希望将来的5别像页首的大书架及微博上的大落地这般模样,毕竟想来也该在三五 [/quote]
多谢您的意见,Opus 3为了获得宽松的声音和出色的低频,所以没有把体积因素考虑太多。不过,其实看实物并不难看。
可能因为我是对声音表现相当较真的人吧,所以设计时是把声音表现放在了第一位,不知道用户能不能接受这个理念。
按时下的潮流,音箱卖得好的,都是外观苗条秀气体积小巧的,这一点我们以后也会考虑的。
再次感谢您的意见。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192#

[quote] 原帖由 [b]kkhuang[/b] 于 2015-5-9 14:51:00 发表
这个价格太多选择了。 [/quote]

的确是这样,所以,在品牌知名度没有优势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尽量把声音做好,把产品做得有特色,
才可能在进口品牌占据绝对话语权的情况下有生存空间。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193#

[quote] 原帖由 [b]cschz[/b] 于 2015-5-10 12:50:00 发表
请教潘先生:Von Schweikert (凡尔登)Audio UniField (统一)2号MK2  您如何评价?多谢。 [/quote]

抱歉,这音箱很少见,我也没听过。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194#

[quote] 原帖由 [b]abe[/b] 于 2015-5-10 6:36:00 发表
这两则回复,表现了容纳的心胸和平和的心态,赞一个!期待opus5的上市。加油!  [/quote]
谢谢。现在的hifi市场那么冷清,也正好是静下心来做好产品的时候。
明年上海展我们会有新产品出来的,到时候见!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195#

[quote] 原帖由 [b]kkhuang[/b] 于 2015-5-10 10:06:00 发表
所以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无论对发烧友还是商家都是,发烧友选择东西多,商家只要做好自己的产品,有自己特色就会有fans。 [/quote]
其实从我个人角度看,现在做发烧音响器材,具体地说做音箱,是非常不好的时机。除非是做PC hifi或者耳机之类呈现爆发式增长的东西。
做音箱太难了。
首先是音箱的确是公认的最难设计的器材——当然有些人也觉得简单,不就是一个木头盒子装上几个喇叭然后在线计算一下分频器吗?这样想的人恐怕不少;
其次是音箱是耐用品,发烧友家里的音箱能用个十几二十年甚至更久,换音箱的机会不高;而国外还有那么多知名品牌可选。
最后也是最无语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是国产品牌,所以先天就会被一些人看低。我接触过很多烧友,这种认识根深蒂固。国外品牌的音箱如果声音表现不理想,烧友会主动地想是搭配和环境有问题;高音多,是特色,解像力高;高音少,是耐听柔和有韵味;低频少下潜不深,是“低频点到为止重质不重量”;难推,是因为“好箱都难推”........反正,这好像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简单地说,就是国外品牌具有绝对的话语权——所以,我根本不认为这是“最好的时代”。
“平均律”这个品牌要想成功,只能坚持做到更好,慢慢消除一些人的各种偏见,为喜爱音乐的人提供一个新的选择,这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196#

[quote] 原帖由 [b]sanyue[/b] 于 2015-5-10 19:17:00 发表
国产货的待遇就是如此,和早些年的过渡宣传宣传也有关系。
我们相信,只要产品真正做的好,可以坚持,是金子就会发光的。
现在市场清淡,是大家都清淡,对新品牌来说,未必不是好事情,原本热销的品牌更加耐不住寂寞。
[/quote]

谢谢!
很多人对国产器材的认识就是堆料+廉价,经常有人跟我算成本,说你的音箱就应该卖多少多少。我说国外的产品也是这么定价的吗?他会说,那是国外品牌啊,人家有设计在里面!——无语了。
的确,要改变现状,只能先把产品做好,慢慢改变大家对国产品牌的偏见。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197#

[quote] 原帖由 [b]kkhuang[/b] 于 2015-5-10 20:45:00 发表
刘汉盛总编曾在早几年某期杂志的开篇,套用了狄更斯双城记中的话,这是个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坏的年代,那篇文章,潘生有机会找找读读,还有那几期杂志提到的一个主题就是不景气,不用怕,最好推广工作,最好基本的调音工作,最好基本的服务工作,最好产品的规划,总之一定会否极泰来的。
最好的时代,是因为我们生长在资讯发达的时代,要找什么产品,产品评论,以及产品的零配件都很容易,不似以前,连本港台的杂志都看不到,信 [/quote]

这篇“卷首语”我看过,有印象。
刘主编是非常勤奋的前辈,我们以前曾经一起到欧洲采访过,他认真工作的态度让我自愧不如。
刘主编说的话有道理,不过有点理想化了。
简单地说,现在不是产品质量好,正常做好推广就能有相应的回报的。一个产品能否成功,有时候真的是很多偶然因素造成的。
这就像现在的电影市场,很多品质一般般的电影大卖,让我们看不懂这个市场。
音响市场的情况也一样。
即使如此,我们也只能坚持过去的想法和做法,首先去把产品做好,至于其它的,有时候真的是要看运气了。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198#

[quote] 原帖由 [b]sprs[/b] 于 2015-5-11 12:45:00 发表
编号为001的Opus3早已经被我拿下了,给我一个同窗好友搭配系统用。用实际行动支持潘老师。

为了抢这个001,从去年就开始排队了 [/quote]
感谢您的同学,他是第一个预定的,等了半年啊。
不知道他的使用感受如何?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199#

[quote] 原帖由 [b]回龙头大[/b] 于 2015-6-25 11:02: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b]pingyq[/b] 于 2015-6-25 9:27:00 发表
落地箱和大书架到底有什么区别?小白只知道落地下半截是箱体,书架式钢架。喇叭应该没区别吧?那就是箱体反应到声音的区别? [/quote]
空箱体更难处理吧,处理不好,低频容易浑吧 [/quote]

没错,如果只是把书架箱延伸向下成为“落地箱”,那么很难得到原先书架箱的那种干净快速的低频。
最典型的例子有两个,一个是ACT 的SCM20和20T,20T据说是应某些代理的要求做的,将20加了一截空箱体——结果就是既没有得到更低更好的低频,反而失去了20的那种干净结实有弹性的中低频。
另外一个例子是Harbeth,也有一款将书架箱延伸为“落地”的,结果是,到现在根本没人提这款“落地”了,连型号我都忘记了!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200#

[quote] 原帖由 [b]tim0001[/b] 于 2015-6-26 22:46:00 发表
编号011的Opus3到家已经两周有余了,之前一直在老潘那煲练顺便展示给来访的客人,大约煲了十来天,状态基本到位了才拿回我这里。目前表现非常不错,用一台小小的Aura V2一体机(CD功放收音解码耳放全齐那种)推着听,可以说基本上想要的东西都有了(2-5万二手价位的进口书架我玩过好几对,可以说都不如Opus3全面,而且太好推了,),加上线材的调整逐步到位,出来的声音越来越好,让人欣喜。 [/quote]
很想听听您的Shindo胆机推Opus 3的声音!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