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淡然一眼,原来注册十年了。不知还有多少老会员在。说说这十来年... [复制链接]

查看: 271419|回复: 375
11#

爬山回来。
顺便在山脚装两桶山泉水,杠上7楼,泡茶、食用。
此泉水水质柔软、水质弱碱,泡茶清顺滑,每天都很多人都排队取水的。



发现一种有奇效之药草:









听会音乐。
稍事休息,准备吃饭: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4-10-07 12:10:55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2#

饭毕。
讲点HIFI吧。
我们常说玩HIFI,除了上面的供电,房间声学处理及器材这些硬件外,还要注意哪些方面,才具备了玩对、玩好HIFI的基础?

起码两点:
一、什么是真实正确的声音。
二、什么是你想要的声音。


大部分烧友对音响声音的认知,多数来自于论坛各式烧友只言片语,或厂商软文宣传,或身边所谓老烧故作高深的吐个一句半句。这样的基础只会走弯路的。

其实真实的声音就在身边。平时讲话的人声,一些现场演奏的声音,乐器的声音。如果能有意识的多接触一些乐器、现场音乐,以及一些乐器、乐理知识,就更加好。这样慢慢的通过积累、比较、思考,就能对声音形成正确的认识。现场音乐会不需要经常去,偶尔去就行,像去电影院看电影那样的频率就行了。乐器、乐理知识就更容易,上网,身边音乐行业的朋友,都可以交流到的。
用不了多少成本,很容易做到的。但关键是,你有没有这个意识,想不想这样去做,静心虚心的去积累。
然后真实的声音,并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声音。知道了真实的声音后,你就能有一个标准了解你的器材,对你的器材进行调校。并且通过调试,得到自己想要的声音。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3#

原帖由 mgw 于 2014-10-7 10:13:00 发表
来这里的都是发烧,怎么说无关。

对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些事情靠悟的。
小烧器材,大烧音乐。而无所谓烧与不烧,才是生活也。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4#

原帖由 harley1977 于 2014-10-7 1:53:00 发表
我也疯狂过。几天前想买复式的,就为了独立影音室。到楼下大地电影院看电影后,死心了。我现在最享受的是左手啤酒,右手泡椒凤爪,听的是大悲咒!

我得提醒这位老兄:既然有了这个兴趣,就不可能以后都不想玩的。前面我也强调了,最好在新居装修时,选好电线空开墙插做好供电及声学环境处理--这个时候是做这些事情的最好时机,从装修做起,使用成本最低!
做好了基础,以后怎么玩、何时玩都行;没做好,以后想玩时悔得肠子都青,哈哈!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5#

原帖由 shpmajor 于 2014-10-6 22:44:00 发表
报个到,坐等楼主续文......

更新了一些。
不急。信马由缰,写到哪算那。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6#

一个庸懒闲适的午后。

与小孩玩毕回来,离晚饭有个来小时空余。
听张爵士乐吧。留一留这份长假最后一天的庸懒闲适: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7#

原帖由 方江 于 2014-10-7 16:39:00 发表
我也发烧了20多年,升级了几回器材,但因经济的限制,至今没达到自己理想的境界!


这几年入门朋友因受困于器材表现问到我时,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音乐内涵为主,音响器材为辅”。

方兄提到的“理想的境界”,我暂且理解为两方面:

一、硬件与环境的理想。换句话说就是您所说的以经济为基础,投入大量金钱将整个专业听音室、影院搬回家了。
二、精神层面的理想。它可以建立在物质基础上,也可以不怎么需要丰厚的物质。
第二方面若再说理论就有点玄了,举两个我所涉足领域的例子吧:

1楼时提到,有几年我曾进行摩托长途自驾。从普通排量的国产125cc,开到进口的400cc.同样是穿州过省,一台摩托车,日行数百公里。但是我可告诉大家,开不同的车,驾驶的感觉肯定是有区别的,125的车远不如400CC那样稳定、迅猛、舒适。但我得到的快乐却是一样的。我同样享受远行路上的过程。路上的风景,远方有我的朋友,一顿充满人情味的晚餐。
我的不少朋友,开着比我普通得多的摩托车,去新疆、去西藏,写下的一路见闻,感染历久弥新。

HIFI圈子也有这样的事例。身边用着比我差得多的音响,甚至一些用着我送的器材的朋友,与我讨论音乐内涵的理解时,深度令人概叹。
上个世纪,一台单声道收音机、一台黑白电视,静静流淌出来的音乐,感动了一代人、产生了无数大师。

我讲的这些,不知方兄及大家是否明白其中意思。
我想说的是,器材的表现,不会影响您对内涵的理解,更不会影响你对境界的理解与培养。
当然要看你追求的是哪一种境界。如果追求的是心境上的闲适安逸,那么你随时可以--通过学习、积累及舍得适当的妥协,在以电路及音乐知识为基础的耐心调校下,低价位器材也可以给你平衡的声音。

但若你追求的是物质极致宽裕后的挥金如雨、影院在家,那别无他法,只有多买彩票,想法子赚钱去了,哈哈。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4-10-07 17:36:33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8#

原帖由 jsdong 于 2014-10-7 15:16:00 发表
静候佳文!

心之所及、随手而写而已。兄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经历的。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19#

听了会门德尔松。
明天小孩上学,先带他睡去。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20#

原帖由 fabia 于 2014-10-7 23:24:00 发表
从骑自行车逛淘街到骑摩托去、到后来开汽车去、到最后还是骑回自行车,这到底是不是一个轮回,但这个轮回有三十年,人生有几个轮回?听音乐何尝不是一样,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广州这边还能听到香港电台,接触到许多流行音乐,到读大学听993、然后听磁带、黑胶、CD、黑胶、无损,到现在听到最多竟然还是车上的收音机!

是的。车载电台我也很喜欢听的,基本一上车就打开。中国之声晚上的艺术音乐类节目,广东音乐台的古典综横,都很喜欢。
勃一钢协,我最喜欢的版本之一--62年古尔德与伯因斯坦现场版,就是在车上电台里听到的。

听音室闲置那几年,每天送小孩上学后,在书桌的小组合听听电台、黑胶,得到的闲适与触动并不比玩HIFI任何一个时期少。恰恰那段时期我的创作灵感是最多的。
现在早上早起,开车去山脚公园跑2、3公里,再在山脚装两桶山泉水回来泡茶与食用。洗漱完毕,听点音乐,一整天神清气爽。
最后编辑fallingforyou 最后编辑于 2014-10-08 08:55:52
霓虹下
夜太黑
怀里你孤单说着
要为玫瑰
附上夜的颜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