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112131415161718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东方宾馆528房间,我的音箱新品牌第一次与大家见面! [复制链接]

查看: 86217|回复: 179
161#

中频很厚很好啊这不是好声音的标准吗
TOP
162#

原帖由 潘志强 于 2014-12-18 17:43:00 发表
原帖由 dirst 于 2014-12-18 8:45:00 发表
我朋友也是展会听过OPUS1觉得高音暗了些,放弃了入手的念头。OPUS3就好喜欢但价钱有贵多了。


真的也是很奇怪,一方面很多烧友说现在很多新音箱的高音太亮,中频太薄,低频太少,新不如旧,
另外一方面,真出来一个高音不飚,中频很厚,低频饱满的音箱,他们又觉得不够刺激……


哈哈,做音响评论家和音响制作师角色不同啊
刚从音展的其他房间听刺激的过来,猛的听一耳朵,不刺激咋抓人耳朵呢
这跟静静的坐下来听2小时完全是两码事啊
不过作为Opus 1调整版的第一个用户,可以负责任的说,潘主编的调整仅仅是小幅调整,高频显得更通透些,并未改变整体声音走向
TOP
163#

我已将OPUS3推荐给正在选择购买音箱的同事兼朋友了,他到北京出差时提前预约来试听。
https://shop70078640.taobao.com/index.htm?spm=a1z10.5-c.w5002-2611423340.2.6d4883b7v36jk6
TOP
164#

原帖由 云雾萦绕 于 2014-12-18 10:44:00 发表
一款音箱满足不了所有人,还是坚持自己的风格比较好。
肯定会坚持我们的风格的,目前只是针对反馈意见的一个小改进,属于微调,不是改变。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165#

原帖由 kkhuang 于 2014-12-18 10:53:00 发表
建议搞2个版本算了,否则现在改了,以前的客户怎办啊?
小改进而已,没必要弄两个版本。
现在的用户如果觉得高音暗,可以发回来我们免费调整。
没办法,有些朋友听惯了明亮的声音,我们也不得不稍微做一些调整以适应市场。
不过,即使是微调之后,我们的音箱依然保持了原先的中频厚润,低频宽松深沉的特性,这个是我不会去改变的。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166#

等OPUS3出来.....
TOP
167#

原帖由 龙的传人. 于 2014-12-18 22:58:00 发表
我已将OPUS3推荐给正在选择购买音箱的同事兼朋友了,他到北京出差时提前预约来试听。


好的,谢谢!我今明两天在上海,和帝瓦雷一起做活动,opus1在上海的首秀。
理智发烧,杜绝忽悠
TOP
168#

今天终于有幸听到潘主编这对大名鼎鼎的opus1了,整整煲了1个月!
首先感谢成都成华大道崔家店379号云水苑4栋9楼3号的云水谣Hifi工作室,老板很有耐心,而且欣赏水平很高。不像一些商家一样搞贴身推销,而是像朋友一般聊音乐音响。
听的软件有人声、古典、电影配乐、交响乐,最后的高潮是TAS的榜上名碟----RCA的敲击卡门。


先上现场照片,手机拍的,大家将就看。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69#

谈谈听感吧,个人所见:
人声:个人认为opus1的人声厚度很好,演唱富有磁性,细节很丰富,非常耐听;
低频:低频确实是opus1的强项,有质有量。很喜欢opus1的低频丰富的声音;
声场:声场很真实,尤其听交响乐时,各乐器的定位很真实、自然;20多30平方的屋充满没有任何问题;
高频:并没有觉得高频有暗,觉得非常平衡,很耐听;
动态:这个是强项,在听交响乐时,用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来形容不为过,交响乐的大气势是能轻易让人跳起来的(前提是你敢开大声的话);

总体:
opus1这对箱子很难煲,我上次听到的时候已煲了2周,但声音只有今天听到的7成,据云水谣的主人说,现在的声音再煲仍有提高的余地。如此看来这对箱子是需要至少1-2月来煲开的;
虽然灵敏度不低,但这对箱子对功放还是有所挑剔的,感觉控制力要求很高,功率反而次要些,我觉得它和晶体管机更合拍,胆机大动态估计还是会脚软;
高中低频很平衡,解析力好,因此对音源及前端及线材、电源等也会有些挑剔,软件的好坏可以轻易分辨。
音箱后面需要相当的呼吸空间,并且房间也不要小,否则可能低频会有些扩散不开(估计塞住导向孔会好些)。
其它,没了!心动ING,升级有目标了!
我的淘宝小店:杰长老耳机音响店
TOP
170#

评价很中肯,是这样的,和我在潘哥家感觉一样的,不过我那次听的是opus3,opus1与opus3都听过的朋友反映opus3比opus1表现更好,有机会你听听opus3,我很满意opus3的表现。也希望潘哥今后会有更好的产品问世以飨广大音乐爱好者和发烧友。

音箱这个东西很有意思,看上去最简单,但是最不容易做好,也最难煲透,一对新箱子真要煲到透至少要数个月的时间,有时甚至要1~2年。灵敏度高的喇叭相对好推,仅仅是相对,很多高灵敏度的音箱没有相当的功率一样推不好,这个展开了讲又是个系统的长篇大论,今天就不多说了,还要赶单子。

大多数朋友印象中的胆机好像都是慢慢的、软软的、缺乏动态的声音,其实胆机设计调整到位,其声音素质不输高端晶体机,欲达到这一点电路设计上要突破传统,体系框架上要引入一些晶体管放大器的设计理念。传统体系框架下设计的胆机很多时候确实是缺乏气势,容易脚软,如果气势出来不脚软了,又通常流于粗声粗气。不用担心这种较前卫的设计理念下诞生的胆机会出来低端晶体机尖薄冷刺的声音,完全不会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最后编辑200B 最后编辑于 2014-12-22 08:48:5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