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台令人惊呀的功放(试听后贝加尔方面军创作功放)(封贴,请其他... [复制链接]

查看: 69767|回复: 145
11#

惊呀之一:小身材却有强大驱动力和控制力,动态非凡。传统印象中,强力功放都是五大三粗,象铁甲威龙一般,一个人都不容易扛得动。这台功放略显单薄的外表,不超过30斤的重量,300W左右的电源变压器,每声道一对管的配置,实在让人不敢对它的驱动力抱有多大的期望。但事实令人颇感意外。我的音箱虽然阻抗低、灵敏度高,虽然推响不难,但要推好却不容易。这音箱对功放要求较高,一些用家要用到多管并联,每声道23百瓦以上的甲乙类大功率后级或者发热象电炉般的大甲才能推出个模样来。用军兄的功放推,听《白头佬狂想曲》,音场宽广,乐器分离度出色,大编制乐器齐奏层次分明,纹丝不乱,动态强大,气势磅礴,认人直呼过瘾,播放上一、二个小时,机箱只是微微发热,显示这台机的效率相当高。
TOP
12#

惊呀之二:拥有惊人的频宽。据军兄介绍,该台功放理论宽响从DC直到60M,呵呵,够夸张的。这样的频宽,别说20-20K的一般音乐信号了,就算放大超声波估计也不在话下。实际听感上,播放《一意孤行》和《阿姐鼓》,低频不但量足,而且还象深水炸弹般深邃,《黑毒》的钢琴声高音区铿锵嘹亮但毫不剌耳,低音区与琴体的共鸣产生的震动,清晰可辨,余音悠长,与现实中的钢琴声象真度极高。显示出了良好的高低频延伸及低频分析力。
惊呀之三:具备上佳的声音的透明度,细节表现能力出色。《机遇》中的《月光小夜曲》,那夏日夜晚池塘边的蟋蟀叫声清晰可闻,弱音还回出息。播放《麦田之歌》时,功放的细节揭示能力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儿童合唱团演的歌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由管风琴、结他与长笛组成的配乐柔婉优美,加上教堂的堂音、残响,共同营造出独特的纯净空灵感和3D空间感。
惊呀之四:瞬态反应快捷,微动态表现出色。在听《魔鬼的颤音》时,小提琴演奏的快、慢板流畅转换,强奏时的急速跳跃,小提琴的顿弓,还有那招牌的颤音演奏技巧表现得相当到位。
这台功放在表现人声方面更是不在话下,刘亮鹭醇厚略带磁性的男声和陈洁丽清新柔美的女声,准确表达,不偏不倚。

TOP
13#

可以讲,军兄设计制作的这台功放是一台性能优异,声音表现全面,综合素质出众的DIY界的精品。从DIY的层面,这台功放已经很令人满意了。对于它还有什么需要改进或者提高的地方,如果不考虑成本控制的话,或者在功放供电环节和信号通道上用上一些极品级的元件和线材,声音的表现会更上一层楼。当然这只是假设,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出真知,用上高级件后,音质能提高多少,这个往后找机会再去尝试验证了。
TOP
14#

支持军兄进行多种尝试,以更高的标准不断改进和完善功放。下一步可否尝试寻找一款更高档美观的功放外壳?
TOP
15#

听音环境的制约的确对整个音乐的回放会造成较大影响。在客观条件不能改变的情况下,通过摆位的微调,对听音环境布局加以改善,还是能够体现出器材的基本素质。当然要达到最好效果,则需要高设立独立空间的专门听音室了。
TOP
16#

回复 31# 烧到残废 的帖子

多谢烧到残废兄指点,有机会试试不同的摆位。
TOP
17#

目前我的听音环境虽然不算最好,但听感还可以,特别是有效消除了低频驻波,这也存在一定的运气因素。
TOP
18#

有心人其实可以发现,本人用的器材大部分都带有"DIY"色彩,正所谓不拘一格,好声性价比高就行,这个要看个人经济实力和喜好了。
TOP
19#

回复 45# 观星望海 的帖子

胆鬼这对箱性价比很不错,万元内售价,三路四单元双八寸,声音表现全面,可以胜任播放各种类型的音乐!
TOP
20#

最近根据军兄指引,对机内信号线走线进行了调整,将原先贴在机壳底部的信号线移离到距机壳1CM以上距离,现在声音变得更丰满,更趋于完善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