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此乃毁天灭地之器?(利用音频对录和数据分析破除玄学) [复制链接]

查看: 103573|回复: 228
21#

原帖由 Q189 于 2015/12/31 21:22:00 发表
多年前在网上买了对蛇王的喇叭线来替代古河喇叭线,当时就感觉耳朵胀疼---感觉声音紧和低频有嗡嗡的轰鸣声,不够宽松自然,同场同事也有这感觉,我立马将这线退了,还贴200大洋,这说明这两线区别还是很大的,能解释......

阁下所说的线我没用过。

不过阁下有研究这个问题的兴趣,可以自己做一下本帖的实验,或许就能解答阁下的疑问了。
TOP
22#

实际上我并没有否认线材之间的差异;
至少,我并没有否认各次信号采集得来的数据间的差异。

然而问题在于,那些微小的差异,在正常音量下能听的见么?
线材的形状,编制方式,材料等等都会对通过的信号产生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可闻么?

本实验的就是最终给出了一个直观的差分音轨,让人直接去感受两次播放之间的差异。
这个差异是大还是小,是否可闻,我想听过那些差分音轨的人心中都有数。
TOP
23#

楼上各位提出的疑问我认为都各有其道理。

然而一个以数据分析得来的结论,必然要从数据分析上反驳才最有力。

既然有人说线材的作用在仔细校调过的系统上的差异是明显的,包括垫脚,磁铁等,那就请各位拿出数据来更有说服力。

仅仅是说,恐怕未必能服众。

想想当年伽利略在做自由落体实验之前,谁人不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更快”?

但实验结果却打了几乎全部人都脸。

所以论点需要数据的支持,期待各位的回应。
TOP
24#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6/1/5 13:4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5/12/30 23:45: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HappyWater 于 2015/12/30 9:21:00 发表
哈哈,鄙人不才,在此恭候阁下多时了。阁下是难得的愿意真正静下来做做实验的人。
其实第3条线在录制时,左右声道是反的,阁下将音轨3的左右声道反过来再

阁下可能没注意到我之前帖子里说过,XLR和RCA之间是存在转换器件的。
实际上这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其一,XLR与RCA之间存在由转换器件引入的波形畸变。
其二,XLR与RCA的音量是不同的。

尽管信号对录时依照听觉做了尽可能的音量配对,但实际上XLR那条音轨的音量还是比两条RCA的音量稍大一些。
XLR的振幅大概是RCA的 1.18453倍,功率则是这个数值的平方。
所以要想做XLR和RCA两音轨的差分比较,一方面要对齐时间,同时还要对功率做匹配。
阁下实验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这一点。
最后编辑HappyWater 最后编辑于 2016-01-06 00:57:59
TOP
25#

原帖由 Peterlo2011 于 2016/1/6 1:07:00 发表
但是你说两条rca之间的分别是基本不可闻的,这才是重点,rca同平衡之间傻个个都听得出差别啦,一个有牛一个无牛。但是rca之间的差别都一样大,线材有时甚至可以救翻一个系统,其重要性毋容置疑。越前的线改变越大,同一条线煲熟跟新的时候或者很久没用都翻天覆地,更何况两条不同的线。

两根RCA线之间的差异很大么?建议阁下仔细看清楚再发言。
117楼的谱线可以看到,两根RCA之间的差异只在某些地方会有几个db的尖峰脉冲,大部分位置的区别是微乎其微的。
混在音乐里,我很怀疑阁下能不能仅通过听觉确认这个差异。
TOP
26#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6/1/6 7:49:00 发表
时间我是对齐了,功率没有对。不对的原因是对信号的放大或衰减,会影响它的谱谱特性。所以做频谱分析时可以不对齐,导出数据后再做加减处理即可。

音量也是要对齐的。
在进行数据比较时,用一个比例系数去放大或衰减一个信号仅仅会引入极少量的数值计算误差,并不会对信号的频谱特性造成多少影响。
如果使用更高精度的变量存储信号并计算的话,则计算引入的少量误差甚至可以忽略。
阁下将XLR的信号与RCA的信号做了音量上的对齐后,再相减即可复原我在帖中给出的差分结果。

对两个信号各自计算频谱,然后再对频谱做比较这种方法也是会受到时间对齐和音量对齐的影响的。
我们知道,频谱是对信号截取一定的长度,加上一个特定的窗函数,再做傅立叶变换得到的曲线。
若两个信号各自截取时间上对齐的一段,加上相同的窗函数,在做傅立叶变换,然后将两个傅立叶曲线相减,如此获得的结果等同于
两个信号截取时间上对齐的一段,然后对两信号相减,再加上与之前相同的窗函数,在做傅立叶变换。
可见:频谱变换并不能回避音量没有对齐带来的影响
所以阁下应该将两个信号的音量对齐后再重新进行差分计算。
TOP
27#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6/1/6 8:20:00 发表
我还是没有说清楚,引起误解了。117楼的那几个尖峰是某时刻(或很短的时间内)频谱,具体说是5.011秒时的频谱,另外的时刻,比如5.6秒,它的频谱特性又不一样了。就这样每时每刻的频谱特性都不一样。所以在音乐播放的整个过程中,它们频谱特性都不一样,从听感上就是不同的线有不一样的声音。

阁下所讲的道理我是理解的,阁下贴出的曲线图像我也是能看懂的。
但是非专业人士可能不一定能看懂。
我在124楼的回复其实是在给123楼的那位网友解释阁下之前贴出的频谱的含义。

实际上正如我在帖子开宗之时所讲,面对冰冷的分析数据,一般的非专业人看后难以产生实感,难以体会其中的深意。
所以本帖中,我采用了做差分音轨,然后让人用耳朵听的方法,让一般的非专业人士也能直观地感受到两音轨间实际差异的大小。
TOP
28#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6/1/6 12:1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HappyWater 于 2016/1/6 10:22:00 发表
音量也是要对齐的。
在进行数据比较时,用一个比例系数去放大或衰减一个信号仅仅会引入极少量的数值计算误差,并不会对信号的频谱特性造成多少影响。
如果使用更高精度的变量存储信号并计算的话,则计算引入

音频信号只有16bit有符号整数,阁下可以使用32bit有符号整数,或double精度浮点数来计算,这个误差完全可以忽略。
还是回到前面的问题,功率对齐以后再相减,阁下即可复原我在本帖中给出的差分结果。
TOP
29#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6/1/6 12:22:00 发表
多数烧友都认同不同的线有不同的声音。问题是,您所给出的结果和非专业人士听到的是不一样。

所以说,人的感觉并不一定对。
烧友们平时进行的换线试听比对受心理因素和外界干扰影响很大。
本帖给出的实验方法就是为了避开这些心理因素和外界干扰而设计的。
TOP
30#

原帖由 开心果 于 2016/1/6 12:32:00 发表
这个问题能理解。
现在回到两条RCA线。您做的差分感觉差别小,我做的即时频谱分析,差别明显。如何解释。

数据分析看到几个db的脉冲很正常,他们是零星出现的,对实际的听感影响微乎其微。
你只管直接用耳朵听音轨做差后生成的信号即可感受到,那些差别在正常听音乐的音量下根本无法听见,更不要说明显了。
至少我听过发现,在正常的音量下无法听见,必须要把音量放大好多。
而当我刚好隐约能够听见这个差分音轨声音的时候,这时设备放出的音量是很大的,我根本不可能在这个音量下听音乐。
我试了一下,这个音量根本受不了,吓人一大跳。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