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2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万元可打造真HIFI全系统 [复制链接]

查看: 452923|回复: 653
51#

原帖由 siliverline 于 2016/3/15 13:26:00 发表
功放的指标有吗?你意思说什么音箱接你功放都行?怎么前面又说“真HIFI系统的特点是:必须全系统统调,与市售单件不兼容,仅达标音源可换用”?我看你老糊涂了吧。

      我是老了,但还没糊涂。不是什么音箱都行,有一定要求。功放基本指标必须够高。
TOP
52#

原帖由 siliverline 于 2016/3/15 14:01:00 发表
像楼主这种思维方式怎能服众?很简单的问题都扯来扯去、讲不清楚。要说功放要消除失真,方法多了,各施各法,楼主总不能说全世界都是错的、惟有它一家是正确的吧?要是真的那么正确,那么为什么连个技术指标都给不出呢?难道好声音靠嘴?

      楼主确实说全世界都是错的。原理问题具有普遍意义, 公共思维不能解决,那些方法消除的不是这个失真。
TOP
53#

原帖由 siliverline 于 2016/3/15 19:22:00 发表
无稽之谈。

        这个原理结论简单,过程有周折,多数人拐不过弯。君不见;本坛里的老冤家对头有打了快十年的,还没悟出来。
       结论让人很不舒服,一般较为自负的人会因反感而生怒,丧失理性了解判断,当然也会有水平不济,根本无法理解的。估计国内已经明白的人数还不到3位数。
TOP
54#

原帖由 wfw1951 于 2016/3/16 10:04:00 发表
我也退休6年了,我向老兄请教;具体讲述 你的产品优缺点,性能指标,需要何等档次音源及音箱搭配能达到你所讲的'真fi--fi ',请讲具体些,多谢。

        老哥这厢有礼了,请教不敢当。
        我的做法与传统模式区别在于;音源、喇叭是绝对品质至上,不是搭配调和的关系。
        首要是把电声转换做正,此时喇叭指标越高声音越好,这段大家都应能理解,因传统系统中基本也是如此。音源要求有所不同,我的要求是纯正无染,这样的音源给传统系统则并不中听,那里需要适度染色调音。
       具体到我现用的PC加解码,乃海选所得,其特点是数字部分可以做定量优化,模拟部分有升级空间,所以经改造基本满足要求。因其停产,正在继续寻找,还没找到相当产品。其声音表现为:没啥染色,不紧、不闷、不散,动态鲜活,全音域均衡。缺点是偶有停顿死机等电脑相关问题。
       文字描述声音总会有隔阂与误解,最好能实听,欢迎有机会来京交流。
    
TOP
55#

原帖由 siliverline 于 2016/3/16 20:30:00 发表
哪里能听?不要说听,就是最起码的技术指标和工作原理他都没有!

        要不说你是公共思维呢。传统系统高指标声也不正。
        我的作品当然有技术指标,并且足够高,关键在于原理方法的正确,能让高指标转化出好声音。
        见: http://www.jd-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013971&page=11#lastpost
TOP
56#

原帖由 siliverline 于 2016/3/17 9:33:00 发表
没见你功放的指标。
        真喜欢看指标,那就给几个保守的;THD+N(f=1kHz)<0.002%,信噪比>100dB,上升速率50V/微秒,低音功放功率4欧200W以上,中高音8欧50W以上。
TOP
57#

原帖由 siliverline 于 2016/3/17 14:13:00 发表
给个1KHz的失真度有啥用?有额定功率输出下的20-20K HZ的失真度吗?

<0.006%
TOP
58#

         调大末级功放管偏置电流,总谐波失真还可减小。在不影响听感情况下,不必费电。
         实际就是静电喇叭在正常听音响度,总谐波失真也有0.6%,高过功放两个数量级,动圈喇叭失真更大。
         倒是压摆速率影响更明显,较低的如25V/us不如50V/us爽。
最后编辑znd06 最后编辑于 2016-03-21 04:18:12
TOP
59#

原帖由 Real 于 2016/3/19 7:44:00 发表
1单一参数和综合参数(参数全部)
2单器材参数和连在一起综合参数,信号入功放与扬声器发出声音!!!这个才有意义。

       在传统错误框架下,各种综合参数都做高,声音反而难听。相反,需要加入某些失真,综合听感才顺耳些,所以相对指标较低的胆机能有市场,高指标的石机功放必须配带谐波失真的染色前级。它们都是靠失真调声,最终的综合指标都是低劣的,声音波形都存在显性失真。
       纠正了驱动失真后,不再靠失真调声,实现了指标高声音好。但从实际出发,功放的指标够用就行,不要盲目死抠,那样于事无补,反倒可能带来问题,比如频宽上兆、速率超高,除成本增加,还容易引入射频干扰,感应自激等。相对喇叭失真度,有足够余量即可,但太低了肯定不行。
TOP
60#

原帖由 wfw1951 于 2016/3/21 14:30:00 发表
每个人对‘软件’偏好不同,系统档次不同,对音效要求不同。‘高指标而不好听’是‘人为有针对性’的,是一种故意的行为,偏低他人抬高自己。指标一词是器材设计要求,听是检验系统重放音效的手段,不要把两者硬 拉到一起。   现场的‘音效’是固定的,无音染。在音响系统中‘音染’是和听音者的‘偏好’相关联的。

       过去时没有高保真, 大家只能在几种失真中挑选,长期适应养成偏好。所以老烧可能更固执的喜欢某类失真。这种故意起因是迫不得已。
       有了真声概念,认清了各种失真的来龙去脉,才会接受和喜欢真HIFI。在高保真电声面前,各种失真都是毛病。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