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6广州音展后遗症——ART之“毒”(第三页电源线,第4页信号线... [复制链接]

查看: 112020|回复: 97
21#

下面就开始来谈谈ART MONOLITH se成品信号线和散装信号线+原厂头的声音表现

     从试听ART monolith成品信号线而言,其风格和其电源线基本是一致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但有几点还是值得说明一下:
   一、这款信号线从使用后对系统的改善幅度和效力来讲,我个人认为是在monolith se电源线之上的,虽然两者用途不同。如果系统当中信号线和电源线都是短板的话,如果电源线的短板问题不太严重(不是风格相冲而只是档次问题的话),那么我个人建议先换上ART monolith se信号线会改善会来的更加直接充分。

二、ART monolith信号线的使用位置是有一定讲究的。如果在前后级上使用,我建议用在神经线位置,这样它能给你极为丰富细致的情感,全频的饱满度和流畅舒展的旋律走向。但如果做过机线的话,起码在同城友的两套前后级搭配当中做过机线都是不成功的(一次神经线为美国分析家silveroval,一次神经线为瑞士Gotham),反而会呈现出一种平淡无生气的声音。而如果您所用的是合并功放的话,这个问题则可以完全忽略了。

三、这也是所有烧友必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一定要看清楚你的系统到底能不能插的上monolith!!因为如图所示art的信号线插头下面都会紧挨着一个金属的抗干扰去污“棒”,这个棒是明显比rca插头粗的,这也使得一些rca头间距非常近的机器(例如studer A730、世纪格雷9i乌金版)上无法使用。有些影响到信号线的适配性。就这一点我专门咨询了总代理,总代理的回复是:这个问题几年前就跟意大利Art总部反应过,但鬼佬一直坚持这种设计理念。不过这从侧面也反映出ART设计者对声音设计的执着态度。不过,今年即将上市的classic se产品(档次定位介于monolith和synapsis之间)将会采用缩小后的去污“棒”以适应更多的系统要求。
IMG_20161206_220757.jpg (, 下载次数:0)

(2017/1/4 0:45:25 上传)

IMG_20161206_220757.jpg

IMG_20161206_220811.jpg (, 下载次数:0)

(2017/1/4 0:45:25 上传)

IMG_20161206_220811.jpg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2#

下面谈一下ART的散装线声音特点
    ART的散装线只有monolith级别的才有提供,而且少了外层的避震编制网以及抗干扰金属去污棒,不过代理寄过来的这几幅散装线材除一条30A电源线之外,都是用的art原厂接插件,并声称是与原厂非常接近的连接方式连接的。我在网上看过两条ART散装线的结构安装视频,其专门介绍了里面的不同组线材做不同连接会得到明显不同的声音变化,尤其是有一条特殊的辅助线,连接至水,地线上声音都会呈现新气象。这对于diy玩家而言简直是最大的一种乐趣。不过对我们这些缺乏动手能力的烧友而言,我想,还是用代理提供的连接方式更加稳妥些吧。

     总代理发来的两副散装信号线型号为monolith 2.8和1.8,长度都是1.5米,因为2.8是散装信号线中价格最高的一款,所以也是这两副线中我试听的重点。试听下来果然不出所料,2.8呈现出与monolith成品线完全一致的声底风格取向。饱满醇厚,不急不争,流畅自然,也是非常深情的,乐感充分的风格。从这款线上绝对是可以品到art的声音诉求。而纵观同价位的进口品牌线,做到这种乐感同时又能保持住一定的层次感和频响宽度的就我所见是比较少的。因为手中刚好有monolith的成品信号线,正好方便于两者的ab对比。结果在我意料之外,当然可能也打破了不少烧友的YY,虽然风格趋同,但成品monolith se信号线的声音有更加明显的高级感。具体表现就是更加宁静的音乐背景,更加丰富点的泛音,更加立体的空间感以及多了那一点余韵的撩拨。我觉得就这些内容就足以让不太差钱的烧友选择ART成品线了。这种听感区别即使在用手机录音播放时都能清晰可辨,乐团老鹰兄就在我们群里分别发过两段相同乐曲下用散装信号线和成品信号线的不同录音。二者差异群内大部分烧友都能轻易做出辨别。而1.8信号线则在2.8的基础上更加娟秀些,低频的量感也要稍保守些,但乐感表现依然不错。我认为非常适合雨后P3这样的经典小音箱和小型系统使用。

     关于monolith 50A和30A的散线电源线,风格上不多废话了。在此说一下其适用位置上。经几套系统的实践,50A这款电源线非常适合用在总线,后级,或者需要增加饱满度,量感和规模感的合并功放上。虽然它比30A电源线价格高,但它用在前端时明显感觉声音缺乏鲜活,不够流畅生动;而30a电源线在前端音源上就显得非常和谐自然,也比较流畅生动,细节方面也并没有太多缺失感,当然30a电源线也完全不是那种及其强调细节呈现的线材风格,它强调的依然是乐感和深情。
IMG_20161225_200642.jpg (, 下载次数:0)

(2017/1/4 2:19:37 上传)

IMG_20161225_200642.jpg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7-01-04 02:19:37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3#

喇叭线,我也想听啊,但一看价格,立马萎了
闲敲棋子落灯花 发表于 2017/1/3 21:51:11

老三喇叭线我都不敢听,拔不下来的话就只能卖肾了。呵呵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4#


看残剑兄的文最大感觉-----身临其境,极具参考意义!
yun0251 发表于 2017/1/4 9:20:16

好久未见史兄在论坛露脸了。常联系常交流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5#

终于该谈谈ART这个8位插排的效果了

    在没有听analysts se电源线之前,在我系统里我曾断定此次寄来的ART产品当中,最有诱惑力,让我产生强烈购买欲望的的就是这个做工精美的ART排插了。由一整块航太铝+一些特种合金铣出来的外壳,内部有ART自家屏蔽抗干扰的一些独门秘诀,更为关键的是,排插内部的连接线全部是其顶级型号线材所用的,带有独家屏蔽结构设计的铜银金合金线基。毫无疑问仅仅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人一地口水了(尤其是我听过它家老三合金电源线以后)。而ART在进线的插口部分所配的特种合金夹箍,除了能起到固定和降低谐振的作用之外,还有吸噪和去污功效。这也是排插盒子中的标配。不过,给排插面板上用的两位插座夹箍ACB-103则需要花钱另配。前一段时间在某音响群我竟意外发现有烧友找工厂去复刻这个东东。并且称其效果非常显著。也一定程度上证明ART这种设计是非常花心思且行之有效的。

    这个排插的市场参考价是17500元,如果把它仅仅就当成一个连接电源线的排插来看待的话确实不便宜。甚至可以说很贵。但就其设计和用料而言,如果把它当做一个小型电处理设备的话,那他对声音的改善和提升又是否能与同价位甚至更高价位的电处理器相抗衡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首先拿着排插到当地的雅典音响姚先生处与他那里卖价2万多的一款美国隔离牛电处进行了AB对比,搭配系统为德国BMC音源+贵丰旗舰前后级推马田芦根静电箱(见下图),由于时间关系,排插入线口的官配夹箍和插座夹箍都没有用。但即便如此,我认为ART8位排插展示出的声音素质和改善方向已经明显在这款美国电处之上了。虽然二者都让系统背景变得更宁静,层次感更清晰。但ART排插在此基础上却给系统带来了全频的饱满度和密度,其低频的规模感和质感呈现方面也明显高出了一截。而且乐器和人声的情感明显更加充沛和投入。较之ART排插,美国隔离牛电处一下就显得声音变得有些轻浮,大提琴的实体感和钢琴的颗粒感偏小。交待音乐时也感觉少了一种掏心窝的深情投入。两者的差距之明显,以致让我都没有欲望再去用那几个夹箍的情况下作对比了。而在我的系统上,与烧友界口碑极高的吹水公BYBEE标准加强版电处的ab对比,才是真刀真枪的硬pk..........
IMG_20161225_200242.jpg (, 下载次数:0)

(2017/1/4 14:36:25 上传)

IMG_20161225_200242.jpg

IMG_20161225_195733.jpg (, 下载次数:0)

(2017/1/4 14:36:25 上传)

IMG_20161225_195733.jpg

IMG_20161225_195852.jpg (, 下载次数:0)

(2017/1/4 14:36:25 上传)

IMG_20161225_195852.jpg

IMG_20161220_152451.jpg (, 下载次数:0)

(2017/1/4 14:36:25 上传)

IMG_20161220_152451.jpg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6#

ART排插与吹水公bybee标准版加强版电处的PK开始了

    吹水公这款价格两万五电处在发烧圈内尤其是珠三角地区非常受推崇,内部的bybee材料成本很高,而一个大容量的杜兰电容更是卖价高昂,其在与比之价位高很多的进口电处做ab对比时优势非常明显,其声音表现的关键词:透明,鲜活,空气感,动态。ART排插在没有使用进线口夹箍和插座夹箍时,首先在硬素质频宽和空气感方面是要逊色与水公电处的,但中频ART式的饱满和深情依然很有感染力。而随着进线口夹箍,插座夹箍的一一加持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ART排插的细节,空间感,微动态以及能量感都有了非常之明显的提升。其实我很难相信这种改变是仅仅几个夹箍就可以完成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原厂夹箍和这个排插确实起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化合反应!后来我上网查询,也看到了有烧友提出上了夹箍的ART排插功力会提升至少两成。当然,这种提升是无法做量化的。但却说明了此物对ART排插而言的重要性。此状态下ART排插的整体素质与吹水公bybee标准加强版电处基本属于同一段位了,虽然在能量感上还稍稍比水公电处逊色一点点。但空气感,质感和细节表现完全可以与其硬碰硬。而在中频的质感和情感表现方面我个人要更喜欢ART排插的声音。整体而言这款排插的声底也要比水公电处更加中正。水公电处和它相比明显在中高频上有一定的修饰和染色,另外中频部分也是稍偏美化,余韵非常丰富但少了一点ART排插带来的绵密感和稳定感。

    ART这个插排之所以我非常喜欢和推崇,除了其做工,声音表现给我带来的惊喜之外,最重要的是它有着非常好的适配性,全面平衡,饱满有力,乐感和质感均可有大幅度改善。这种声音取向基本不会存在系统搭配上的问题。所以无论系统档次高低,用它来解决前端的用电和传输都是必要且根本的。这个东西,我喜欢!
IMG_20161222_173240.jpg (, 下载次数:0)

(2017/1/5 0:02:46 上传)

IMG_20161222_173240.jpg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7-01-05 00:02:46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7#

残剑兄,怎不试听一下喇叭线?虽然贵的买不起,也可以试试平价一点的,看看横向对比同价的其他牌子表现如何啊,还有art如果把那个大箱子简化,也许售价可以便宜不少。
kkhuang 发表于 2017/1/4 14:59:05
喇叭线由于同城熟悉的几个兄弟都看得起够不着,所以就没搞过来试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听听天价喇叭线的表现 art那个箱子应该没多少成本吧,就一般的铝皮+塑料箱而已。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8#

看完残剑兄的帖子,真是佩服佩服!这么多的原创内容,图文并茂,残剑兄估计没少熬夜
音展上有残剑兄带路,省去了不少的摸索。回来后又搞来ART的线材,又让西安的烧友大饱耳福。[img=0,24]http://www.hifi168.com/bbs
duaaa123 发表于 2017/1/4 21:13:21
  哈哈,你终于出现啦。看来在罗兄那里确实听的很认真仔细啊!上次晚上我和老鹰兄在罗兄那里听排插时你没在。这周末要有空的话咱再约起,在罗兄新升级的1000w前后级系统上听听ART的老三电源线有多毒。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9#

是不是旗舰那款
花鸟虫鱼 发表于 2017/1/5 9:21:39

不是,旗舰是sensor系列,老二是analysts evo系列,老三是analysts se。这三个系列的线基材料都是加一定比例黄金的。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7-01-05 16:44:29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0#


好啊,约起约起,插排还有老三电源线,再吸一回毒。我现在在家听梁祝,定位舞台感方面还凑合(我比较看重这个),但是那种含蓄灵动的气质以及由此渲染的强烈感情,实在差了很多


duaaa123 发表于 2017/1/5 21:57:34
     哈哈,要不然在你的系统上也试一下老三电源线吧?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