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续e版之汕头行 [复制链接]

查看: 88665|回复: 132
31#


方便的话,分享一下您那个麦克风架的故事。
eric 发表于 2017/10/16 14:57:42

你老兄记忆功能很强大嘛,我也就随便一说。

有一年木内和夫来录音,录的是张杏月的专辑,我和老易给他打下手。看见他带了许多小东西,一粒一粒的到处帖,话筒和麦架上帖的最多,问他,它说为了吸震。从那时候起我就也很重视麦架的问题了。
声音冲击麦头的振膜,使其产生振动,振动的力通过装置转换成电流,录音就是把这个电流记录下来。
声音冲击到的不只是振膜,整个话筒和麦架都在承受这个力,于是也要有振动,话筒和麦架的振动产生的力也有部分作用于麦头振膜,于是记录下来的电流信号就不全是音乐。吸收这些振动,对于声音的干净有好处。这些都是前人做好了的实验结果。

说到录音,我觉得比摄影还要简单,只需考虑声音的品质和色彩。摄影就不同,还要考虑构图。
学习摄影很难啊!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32#

怀冰先生有古风啊,家乡人好论三国,令人生羡,以为不逊于孔孟之乡。
vlda1 发表于 2017/10/17 10:19:44

以前村村都是的,还很会讨论开国十大元帅。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33#


既无太多人应答,就借宝地讲下自己看法,浅薄谬误,请大家指正。若有造次,请怀冰兄包涵!
兄台的问题,我觉得小改一下,改为“石耳机放大器放在不同材、质的器材架上会有变化吗?假如有是什么原理?”,或者索性“音响器材放在不同材、质的器材架上会有变化吗?假如有是什么原理?”会更容易讨论一些。为什么呢?首先,素质高低是相对而言的,器材之间讲求搭配合适,只有相互搭调的器材(线材
fallingforyou 发表于 2017/10/17 10:48:16

这是正面回答,不像我歪门邪道

若需要德生,我可给你电话号码。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34#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35#

这里另外的话题,何不另外发个帖呢?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36#

很好,很好,希望大家就耳放的避震问题继续讨论。因为怀冰兄提到了架咪,所以,顺便提到这个方面。我现在忙,迟一点在来回应。呵呵。
独乐乐也 发表于 2017/10/17 12:42:23

原来是因为我提到麦架的振动影响就激发出了你的石耳放和机架问题,始料未及啊。
麦架振动对话筒收声仅仅是“力的作用是相互”这么简单的层面,引出了机架对石耳放的作用的问题,使我想到了一个苹果砸出了现代物理学的故事。
机架和石耳放的故事,另帖介绍,如何?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37#


同感。
一幅好作品,不在于按下快门那一刻,在于按下快门前所花的心思、以及所积累的经验。
看看这个精彩的视频:  
http://t.cn/ROCljUL?m=4162360543115423&u=1621894323


eric 发表于 2017/10/17 12:46:42

这个视频太厉害了!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38#

摄影很难,尤其技术很重要的。摄影是艺术修养和摄影技术的结合。
艺术修养属于感性思维,而摄影技术是倾向于理性思维的。要拍出优秀的作品,感性与理性这两方面的能力都需要的。
艺术修养方面,象一般的音乐发烧友,艺术感觉都比较好的。反而是摄影技术,需要花力气去学习的。
不过摄影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水平可以慢慢提高。
shinelb 发表于 2017/10/17 14:02:50

我感到我太慢了,怎么办?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39#

回复 74楼fallingforyou的帖子

接受批评,不哂笑、不讥讽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40#

相信科学是对的,科学是从哲学里分离出来的。但是人类的科学的历史是很短的,也就是说科学才刚刚起步。
这个世界上,还有非常多的问题是今天的科学所无法解释的。
也可以这样说,科学也是有局限的。
有些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不等于它就没有或者是错的。比如灵魂、人的意识这些哲学探讨的问题。
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贝克莱说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帕斯卡尔说的“人是有思想的芦苇”,这些虽然科学不能证明,但
shinelb 发表于 2017/10/17 15:35:23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上帝就说你一思我就发笑。

老兄哲学很好啊!
登山千条道,共仰一月高。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