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助巨型航母扬帆起航——西湖次旗舰超级音响系统调音家访记(调教... [复制链接]

查看: 107856|回复: 119
21#

残剑兄您好!好久不见,祝兄春节快乐,狗年吉祥!
cui_xibo 发表于 2018/2/24 14:22:59
兄好,确实好久不见了。还记得当年在帖子里交流西湖音箱玩箱心得。恍如昨日。祝兄阖家安康。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2#

谢谢楼上诸位朋友的关注支持。我尽量抽时间尽快梳理心得与诸位分享。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3#

回复 49楼岭南木瓜的帖子

不知这种家访经验帖的稿费应该由谁来付呢?168论坛?还是被访者?还是图中器材的代理商呢?请兄指教,我好去讨要。呵呵呵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4#

我说错了,不是稿费而是酬金。酬金还会有谁给呢?中国虽然有14多亿人,实际上发烧友圈子很小的。
岭南木瓜 发表于 2018/2/24 19:29:11
谢谢老兄建议。希望本帖当中所有评论到的器材厂家与代理商,我贡献帖子的平台负责人以及从此贴子当中感觉获取到些许发烧经验的烧友都及时联系我,给我支付酬金。感谢感谢!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5#

题外话, 请教残剑兄,兄曾经在另一帖子提到“金琅乐神六号也是款非常不错的大型落地箱,之前听过两次感觉平平,但后来一次不经意间听到一套高素质前端搭配出的效果,令人瞬间刮目相看。”能说一下器材搭配吗? 谢谢!
极简主义 发表于 2018/2/24 22:35:41

其实我听到过两次推乐神六号效果不错的前端。一次是cello前后级(型号已经记不清了),还有一次就不多说了........,总之,随着发烧经验和实践的积累,听得多玩得多了,往往会发现之前的一些判断和观点并非是绝对准确和客观。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当中前进的。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6#

调音第三步:调音锥


提到调音锥,大多数烧友会认为是类似于器材避震类附件。若诸位看到下面图片时,不做任何解释的话更会确定此观点无疑。包括我自己和Z兄,当黄老师从拿出ART独家研发的调音锥时,都将其误认为是避震钉(锥),Z兄甚至客气到:我这里器材避震工作做得还行。意欲婉拒用此物调教系统。但当黄老师解释说明了其原理并进行了简单的演示之后,我和Z兄都明白了:原来此调音锥根本不是什么避震物件,而是根据声波频响的物理特性来对不同空间环境下的音响系统进行频段梳理的声学道具。


说起这类DD,估计一部分烧友又会挺直腰杆狠喷之,并将其冠以“玄学”的称谓。遥记当年丽声雷达,魔钟之类的产品出现时,就曾经被如此定位。直到使用类似道具的高烧系统越来越多了,甚至周道前辈也力挺其效果,口诛笔伐之声才逐渐消匿。前几年,西安几位乐团和美院的烧友将音叉调音玩的不亦乐乎,他们将若干音叉放在系统不同的位置,得到了很明显的声音变化(有变好的有变差的)。这里要说:无论是丽声雷达还是音叉,其调节声音的物理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利用了声音频率的倍数谐振原理。这一点我当年在中央音乐学院深造时,音乐美学老师专门做过详细说明。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敲击钢琴小字一组c音,那么在c音符基音基础上,时值越长,听到的尾音越向高音区前进(学过视唱练耳的朋友很容易理解)。这是音乐在钢琴琴椎敲击钢弦时,该频率倍数(八度)的频响会出现一定程度谐振。这种谐振虽然不会影响基音的声音基底,但确会大大增加声音表现的丰富感和细节感。基于此科学原理下的丽声雷达和音叉,使用得当的话势必会有显见的正面效果。但无论是丽声雷达还是音叉,其震动频率是相对固定的(丽声雷达由于镀层和钟碗厚度的细微的差异,频率变化比音叉多样)。所以更多的是对空间感,泛音,高频空气感方面的改善。而基于同样原理下的ART调音锥,与前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共有5个不同频率的金属锥和2个不同频率的木锥,总共7个频率的调音锥组成!再加上两种不同长度和粗细的调音针(由于其震动频率较高,主要调节系统泛音,微动态和结像)可根据不同系统,不同环境的特点进行声音频段的梳理(适当增益或适度抵消)。因为我们所在的聆听环境,不同的声学装修风格,不同的声学材料,不同的材质,尺寸的家具,使得每一个聆听空间的频响曲线和残响值都不一样。如果针对不同的系统和环境特性将不同频率的调音锥进行合理的搭配运用,理论上就可以调配出自己所需要的声音,根据声波增益抵消的原理,甚至可以运用合适频率的调音锥来抵消一部分驻波。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声学环境调教道具。


调音锥1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2018/2/26 0:58:28 上传)

调音锥1_副本.jpg

调音锥2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2018/2/26 0:58:28 上传)

调音锥2_副本.jpg

调音锥3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2018/2/26 0:58:28 上传)

调音锥3_副本.jpg

调音锥4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2018/2/26 0:58:28 上传)

调音锥4_副本.jpg

调音锥5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2018/2/26 0:58:28 上传)

调音锥5_副本.jpg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8-02-26 00:58:28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7#

   其实,越是科学性强的,精细度高的调音DD,对于操刀者的综合功力要求就越高。由于ART调音锥有7个频率,需在一定的基本摆放规律下,根据不同系统和环境的情况进行增减。遇到比较恶劣或者比较特殊的环境,又得在一些特定位置和高度来做针对性调整。除了在这套西湖次旗舰系统中做的的针对性使用之外,黄老师后来在离开Z兄处,前往西安旅游期间分别在烧友大风的法国三角音箱系统,另一烧友的adam classic旗舰落地箱系统以及我的西湖LC8.1书架箱系统上用调音锥做演示调教时所用的调音锥数量,放置位置均不相同。虽然我经过仔细观察和交流,发现其中有一些基本的放置原则——根据交响乐队乐器组频响特性和音场定位来定调音锥使用之基调。但不同环境与系统,以及不同烧友听感喜好所导致的使用差异却也是非常显著的。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8-02-25 23:29:54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8#

由于调音锥运用的灵活变数特点,我实在无法用文字来进行详尽的描述。大家可根据下面所上传的图片大致窥之一二。在此我简单说一说黄老师调教过程中产生的变化:


首先,在按基础原则放置置第一拨调音锥后,系统的舞台感明显增强,和各个乐器音色的丰富感与泛音呼之欲出。这种变化的结果使得无论人声还是乐器的演绎情感更加丰富而透彻。


接下来,根据目前声音特点继续对系统微调,黄老师在一段交响乐播放后认为法国号和小号的声音比例和密度欠点火候分别在两个位置换掉了高频锥与低频锥各一个,用一个中高频锥和一个中频锥替代,同时在中频锥后面放置一只超高频锥。以提升系统的中高频能量感和中频的饱满度,同时为避免频段的堆积叠加,使用超高频锥进行频段融合。这样一来在保持之前声音完整平衡度基础上显得更加饱满有张力。

再下一步, 调整两副低频木锥的位置和数量,以期在低频量感与质感上的获得最佳的平衡统一,并且也起到了调节低音乐器在乐队中之定位之效。同时,调整ART高音调音锥的摆放前后位置以及art调音针针的高度和插针的角度,以期微调人声与乐器之结像高度,插针倾角度的调整以期对高频泛音进行细微的方向性和少量声波能量的导引,使得高音弦乐器的高把位演奏获得听者所期望获得的声音风格(手法偏文秀温婉或偏阳刚开壑)。

最后一步,根据Z兄之听音喜好和需要再对个别位置的调音锥进行简单的位置调换与前后调节。


    在整个的调教环节中,有两次我和Z兄就只见黄老师听了几秒钟乐曲就按下暂停键,上器材前面转了一圈(更换了一个调音锥,调整了另一个的位置),再坐回来重新开声时,其变化之明显让我们着实吃了一惊。最终这个阶段的调教结果,我想在此多说已经无益了。就我个人的观点:发烧界高水平调音大师有不少,调音理念也有很多都是至理箴言,但就运用声波频率谐振原理,将不同空间环境玩弄于股掌间来调出用家所需要之声音这一点而言,黄信老师确实算是独树一帜。不得不说:牛X!

    另外,在此说明一点:除了两个低频木锥之外,其他所有金属调音锥使用时都是需要将不同构造的螺帽拧松半圈,让其锥头松动,参与声波震动才能起作用的。

3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2018/2/25 23:26:36 上传)

3_副本.jpg

调音锥6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2018/2/25 23:26:36 上传)

调音锥6_副本.jpg

xihu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2018/2/25 23:26:36 上传)

xihu_副本.jpg

调音锥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2018/2/25 23:26:36 上传)

调音锥_副本.jpg

西湖行8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2018/2/25 23:26:36 上传)

西湖行8_副本.jpg

西湖行9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2018/2/25 23:26:36 上传)

西湖行9_副本.jpg

新建文件夹 (2)IMG_20170426_102627_副本.jpg (, 下载次数:0)

(2018/2/25 23:26:36 上传)

新建文件夹 (2)IMG_20170426_102627_副本.jpg

最后编辑残剑831 最后编辑于 2018-02-25 23:26:36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29#

亲历黄老师对ART调音锥的运用后,我对其效果和可玩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天和黄老师就ART此物件的运用做了些交流。从黄老师处得知,art此调音锥面市已经有些年头了,但除了国外有一部分玩家之外,国内真正会玩会用的人很少。我个人认为:之所以该调音道具一直未为广大烧友所熟知并接受,除了一部分烧友对其物理原理的不了解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其多频率段的设计,这可以看做是ART调音锥的最大优点,也是真正高烧玩家觉得最可玩之处,可以随心随欲的在不同环境下打造自己偏好的声音趋向。但反过来看,也为一般烧友上手提升了难度。如果不清楚其摆放配伍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原则,运用不当可能就会造成某频段出现过度增益或消减的情况,反而影响到声音的整体平衡度。所以我建议黄信老师为此道具专门撰写一份白皮书,阐明其中的配伍使用的基本原则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系统环境下的具体使用实列。让玩家有据可依,在此基础上做个人的增减变通。那么这个空间环境调声道具就真正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了。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30#


西湖号角调音步骤第三步内容上传完毕。还有最后一步。这一步可以说是超越我之前对的hifi音响认知范畴的。也让我觉得hifi音响的把玩真的是一件充满着丰富的多样性,其乐无穷的事情。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