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谈黑胶唱机秒杀CD机是一种误导! [复制链接]

查看: 124161|回复: 300
81#

没人骂,也不要怂恿别人骂,就事论事的好!
sxxuejun 发表于 2018/11/25 16:21:44
那些前辈有时要说一下才行,整天把他们恭在桌面上都成神了,有好东西玩也不提前说,几十年呀,现在才说,黑胶早抢完了,你说该骂不。
TOP
82#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83#

支持楼主的观点,比较客观。
TOP
84#

完美的东西是不会成为历史的,正因为LP完美才有可能秒杀CD
circle 发表于 2018/11/25 16:38:39
完美的东西是不会成为历史的,正因为LP完美才有可能秒杀CD
circle 发表于 2018/11/25 16:38:39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天然的宇宙都不完美,更不要说人做的。只是人为的造神吧了,苹果手机就是一个,小米、华为正在破灭这个神话。
TOP
85#

完美的东西是不会成为历史的,正因为LP完美才有可能秒杀CD
circle 发表于 2018/11/25 16:38:39
它能秒杀CD,几十年前就应该开始了,也不会让CD辉煌了几十年。这个话题就不说了,还是各找各妈,喜欢就好。
TOP
86#

我猜最底层的原因是中国从来都没有能力制造出一流的数字音源,倒是lp这种机械的东西给国内的JS们一个生存的空间。比起数字音源的高科技高资本的研发,从故纸堆里刨食吃要简单易行得多啊!对于不喜欢搞研究热衷于借鉴的中国音响业,lp是最合适的。
TOP
87#

讲哪种载体优劣,首先就不能不讲录音方式,前面KUANG版主曾提及模拟和数字录音的区别,但大多数人都没有反应。

模拟录音**,是指30(或者更早)-80年代这个范围,80年代数码录音出现,这是一个分界线,之前的,叫模拟录音,80年代模拟数字并存,90年代,模拟退出舞台。

80年代以前的模拟录音,以各种模拟载体的形式出现,即:商业开盘带(商业发行的,并非母带)、磁带、黑胶。KUANG版主认为,这个时间段的模拟录音,还是以听这些讯源好一些,本人也持相同看法,本人以前曾经力推CD,但是后来听过模拟载体,CD的劣势无疑。我的比较是在相同价位的前提下进行的,5万元以内的范畴。在这个范畴,2轨开盘机,磁带卡座,黑胶,对CD的压制是明显的,CD想要达到类似的效果,不得不在硬件上下狠心投资升级。尤其是开盘机和卡座(二者之间也有差别),其实根本不需要高质量的功放音箱,就能有突出的效果,开盘机的声场,磁带的中频,几乎是CD根本无法表现的。

开盘机,其实也是一个大类,有人玩到专业,大多数人玩开盘,就是2轨和4轨商业开盘带(并不是母带),2轨开盘带性能最高,但是资源太少,价格昂贵,4轨开盘价格便宜,资源多一些,但是音质不敢恭维了。

至于80年**始出现数字录音,当时的数字录音机通常是DAT,还是一种磁带形式,并不是文件,DAT是以4个磁头旋转的方式记录,也会有磨损,这种录音也发行了模拟载体,即,数字录音,发行黑胶、磁带版本,这种黑胶其实大家手头上就有很多。当然也不乏名演。

80年代出现数字载体,即CD,CD作为载体,当然有的用数字录音,即DDD,那么早前那些模拟录音呢?如果用CD发行呢?这就叫数字转制,即ADD,数字转制的这部分CD,转制过程中,会有人为的添加或者删减,这种添加或删减,是以这个录音师的个人感受为前提,或者以唱片公司的要求来定。所以,转制的CD,是不是完全还原原始录音,这就另说了。也许有人就喜欢这种改过的效果。

90年代以后的数字录音,进入无载体的文件式**,这样的录音,你也听不到黑胶了。

再谈谈母带,任何载体,它都是母带转过来的,母带,就是录音室最初录制完成的带子,是开盘带的形式,但不是2轨也不是4轨,而是24轨,80年代后数字录音的母带是DAT。录音室完成的母带,并不能直接用于复制发行,而是唱片公司直接复制一批,这就是二级母带,二级母带用于保存或者传递给分公司,分公司拿到二级母带,再复制一次,成为三 级母带,就可以拿去生产厂复制了。生产厂拿到三 级母带,复制成为黑胶、商业开盘、磁带,这就是第四次复制,这才是我们拿到的首版唱片。首版唱片卖得快,需要再次发行,于是就用三 级母带再次复制,就是第五次复制了,这就是再版唱片。专辑发行完了,唱片公司还不满足,于是就出版合集、精选,中价廉价系列,这就是往后的无数次复制。。。

三 级母带,在一次次复制过程中,逐步的磨损。

90年代后的文件式源文件,会不会有损失,我就不知道了。录音中间的事,大概就是这样。听哪种,全凭个人爱好。
最后编辑lzyyj 最后编辑于 2018-11-25 19:33:42
TOP
88#

楼上写得很长,但比较想当然。比如现在新录音(数码或模拟的)出黑胶不要太多啊。国内外流行歌手及乐队,电影原声等出黑胶是非常普遍的,比古典复刻碟品种和更新率还快且多。经常买碟的人都知道。
TOP
89#

讲哪种载体优劣,首先就不能不讲录音方式,前面KUANG版主曾提及模拟和数字录音的区别,但大多数人都没有反应。

模拟录音**,是指30(或者更早)-80年代这个范围,80年代数码录音出现,这是一个分界线,之前的,叫模拟录音,80年代模拟数字并存,90年代,模拟退出舞台。

80年代以前的模拟录音,以各种模拟载体的形式出现,即:商业开盘带(商业发行的,并非母带)、磁带、黑胶。KUANG版主认
lzyyj 发表于 2018/11/25 19:29:10
一开始推CD,然后转模拟,我能说你还没能把CD玩好吗?CD这几十年都白过了。或许换个说法,商业市场推出的都是垃圾,只有那些你们私下在玩的才是好货。那么我们真要去打这些录音师和出版商的屁股,专卖垃圾给我们。
TOP
90#

回复 87楼lzyyj的帖子

终于有个明白人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