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木振膜,干货还是噱头?——自然声NS17两分频书架箱有话说 [复制链接]

查看: 17569|回复: 34
11#

   我用工作室里最熟悉的一套前端设备:IMaudio转盘解码+1500W单声道前后级西装热机后首先播放《夜深沉》和《见龙卸甲》当中的五虎封将来测试NS17的低频下潜和动态响应。鉴于上一波的意外折腾,我必须先要考量低频的质量,确保这对NS17样箱的木质振膜中低音单元工作正常,能获得及格线以上的水准后才能细品其他音乐体裁的味道。两首大动态作品播放下来,我终于可以把心放到肚子里了!事实证明,这次NS17的低频终于正常了,不但正常了,在低频量感,下潜方面都颇有水准,大鼓在连续快速重音的演奏时音场和结像的稳定性甚至成了这对箱子的一个亮点。木振膜居然可以承载这样的能量级么?我当即电联了杰长老,终于了解到了这个木振膜的“玄妙”之处。这个木振膜并非是单一木质材料,而是复合材料的三文治结构。表层和底层的材料是木质,厚度略有区别。中间则是高强度玻璃纤维夹层。这样既能保证中低音单体的刚性,抑制分割震动产生。同时又能将木质振膜特有的声音质感最大程度的保留。而且杰长老的木质振膜上也如ATC中低音单元那样涂了一层特殊配方的阻尼胶来调节音盆的韧性。虽然这种三文治结构无法像Voxativ纯木振膜那样发出绵密磁性的声音,但却可以真正作为中低频喇叭单体用在两分频乃至多分频音箱的中低音部分了。
微信图片_20200709233811.jpg (, 下载次数:0)

(2020/7/13 22:57:03 上传)

微信图片_20200709233811.jpg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12#

    既然NS17的木振膜单体在声音基底上并非完全型的“木质味道”,那么它的声音风格就必须得专门说道说道。如果你听过杰长老的NS5mk2或者NSX耳塞,那么NS17的声音趋向基本就不用做太多介绍了,因为一听便知是同样的听音诉求下诞生的作品。在频段的线性平衡度和声音质感的刻画上他们都非常之相似,都符合杰长老创立的品牌名——“自然声”的音响美学概念:平衡、连贯、自然、不急不躁,不争不抢。无论前端是石机还是胆机搭配,在NS17身上都没有出现明显的水土不服。听感上都非常悦耳顺畅。这种无欲无求,醇和悦耳的听感这两年来我曾在瑞典GURU Junior书架箱上明显感受过,可以肯定的是两者要表达的音乐音响态度是接近的。但NS17与前者相比,在声音底色上却是不同的。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13#

  相比GURU Junior北欧绅士般的轻松雅致,NS17要更加沉稳内敛,内力更丰厚。整体频段的能量感和饱满度都要高Junior一筹。整体频段的能量与形体比例分布的非常均衡,所以三频过渡非常线性自然,这也是我最认可NS17的方面。一直以来,绝大部分国产音箱品牌所为人诟病的方面并非喇叭的用料和设计,而是对频响平衡性的把控能力。这一点上就连制作喇叭单体在国际上赫赫有名的金琅,也是在多年以前聘请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录音师刘书兰老师指导和参与了对其产品的调教,才让自己的音箱产品真正在音乐与音响平衡度上获得了质的飞跃。而杰长老对外宣传其产品是作曲家方岽清先生有参与声音调教工作,从NS17身上可以确定此说法并非挂羊头卖狗肉的广告词令。
微信图片_20200713230501.jpg (, 下载次数:0)

(2020/7/13 23:21:46 上传)

微信图片_20200713230501.jpg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14#

     经常看我帖子的老朋友应该清楚,可能正因为我不是专业的音响媒体人,也不靠音响来糊口谋生,所以在残剑评价音响产品这么些年来,几乎没有哪一款产品是被说的天花乱坠,溢美之词溢于言表的。所以这次说罢了NS17的声音风格和优点,NS17有待提升的不足之处必须要放上台面谈谈了。有烧友跟帖反映说听过一些NS17的录音,觉得在录音里听着中频厚度少了一点。我认为这个感觉有一些道理但不算准确。事实上,在实际现场聆听当中,无论是我搭配的IMaudio 1500w甲乙类前后级,还是后来搭配过的200W的世纪格雷908合并功放,亦或是小功率的美国ayre合并机,甚至是在hiend级的瑞士达萧前后级上,我都认为NS17不仅在中频厚度上没有欠缺,甚至在全频厚度上都有良好的分配。但NS17在聆听有些人声作品时确实稍少了一点点抓人之处。我认为原因在于:密度!NS17在中频密度上仍然没有办法与ATC19, PMC twenty5-22这样的书架箱抗衡,虽然NS17醇和悦耳的特点会让听者听任何一种类型的乐曲都会感到舒心自然,但若和上面提到的两款类型音箱相比,NS17没法给出如他们那样血肉鲜明的声音肌理,也没有办法达到那种紧抓耳鼓膜的密实感。如果他们两者是浓墨重彩西洋油画风格(PMC更像工笔画与油画的融合),NS17则更像带有些写意画风东方工笔山水。想要浓墨重彩或者艳光四射风格的朋友基本可以忽视它。然而希望宁静平和的感受音乐的自然流淌的朋友,在此基础上时不时还想让平静的内心小小放肆的呼喊跳跃一下的朋友。值得去好好聆听一下NS17。木振膜+莲花瓣高音的NS17或许会比一些比它贵价不少的音箱更能满足你的需求。
微信图片_20200713230406.jpg (, 下载次数:0)

(2020/7/14 21:13:08 上传)

微信图片_20200713230406.jpg

微信图片_20200713230506.jpg (, 下载次数:0)

(2020/7/14 21:13:08 上传)

微信图片_20200713230506.jpg

微信图片_20200713230434.jpg (, 下载次数:0)

(2020/7/14 21:13:08 上传)

微信图片_20200713230434.jpg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15#

   说到NS17设计的花心思之处,除了木振膜的使用外,后背板上的增益调节开关个也是个蛮有意思的设计,虽然这个设计在国内外少数音箱品牌当中也有所运用。但在效果上有些甚是微小甚至接近于摆设。而在NS17上区别这是非常明显了。我先后试了在0DB+2db位置上的声音状态。就频响能量分布的比例而言,我个人更喜欢0DB时的声音构架,宽松沉稳而舒展,和我十多年前玩过的西湖lc6.75非常相似,甚至在高频延伸和中高频过渡上更加流畅自然,不过由于NS17在声音密度上与西湖6.75尚有一定差距。因此在这个档位上听一些弦乐人声中小编制作品时声音会稍显慵懒,少了一点精气神。在+2db时,则声音明显更加活跃,多了几份热情和积极的表现。低频的弹性和和瞬态也有所提升。和NS5mk3耳塞的声音基底几乎一模一样。我咨询了杰长老,得知他调音时也确实是以+2db这个档位来做调声基准的。相比较而言,我个人也更加偏好这个档位的声音表现。
微信图片_20200713230448.jpg (, 下载次数:0)

(2020/7/15 19:26:43 上传)

微信图片_20200713230448.jpg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16#

2分频的音箱  可以高中低均衡?如果低频不能潜到30以下,就不能表达出很多作品的全部。
红点 发表于 2020/7/19 22:32:08

    呵呵,请注意我的描述,我说的是三频能量分布和相位的均衡,这和频宽能下潜到30还是40有直接关系?事实上,很多标称下潜到30甚至以下的箱子,听感上三频相位依然具有很明显的问题。比如说某某大师前几年推出的某某律三分频大书架箱。

    在我看来,两分频书架箱,可以不全面,也不可能做到全面。但不能不均衡。请问这个观点和表述有问题否?
欢迎光临我的音响公众号——残剑的音响江湖。一起品味发烧音响与音乐的乐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