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那么多也是离题。
音响的好处就是能随随便便地放交响乐之类的场面,这是自己一把小提不能及的。
不过讯号线我就是怎么试也试不出分别。
我以前刚买线的时候,真的有一段日子是非常明显的感到声音的变化,不过到最近真正比较的时候,又是500块的线和5块钱的一模一样,只是外型粗壮了、漂亮了、精致了。
我不能解释这是什么道理。如果不排除心理作用,我本人就是认为是心理作怪。
另外我本人对声音是算敏感的,应该不属于进医院检查的地步。小提琴我还是拉得好好的。
建议大家用平常心待来试一试,多试几次,放一些比较清静的音乐。 |
确实是现代的皇帝的新衣
很多供应商在卖这样的衣服,他们不会将咸菜对音质有影响的原理、根据告诉消费者。
我不相信“换线材如同换机”,但我听得出来喇叭线换掉的区别,信号线则没有区别。
一条线材相当于串接了一个简单的“LC"振荡器,仅此而已!
对于大电流敏感一些(音质好坏因人喜好不同),发烧友应该研究一下音箱分频点为什么改变了,(声音改变了--而不是音质改变了)
我是初级音乐爱好者,我的器材:
音源:52速普通CD-ROM,用平价同轴电缆输出数码信号
DAC/ADC:RME FIREFACE 800
Dynamic range DA: 116 dB RMS unweighted, 119 dBA (unmuted)
THD DA: < -103 dB (< 0.0007 %)
THD+N DA: < -100 dB (< 0.001 %)
Crosstalk DA: > 110 dB
Sample rate internally: 32, 44.1, 48, 64, 88.2 kHz, 96 kHz, 128, 176.4, 192 kHz
Sample rate externally: 28 kHz - 200 kHz
功放:NAD S200
音箱: ELAC 杜斯
我将所有对“音质”的改变的处理对交给电脑完成。
非常诚恳的,希望,正在用 专业声卡 来听音乐的烧友能指导、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