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HIFI168首页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发烧论坛
»
发烧专区
»
HiFi乐趣
»
◎你知道室內殘響時間嗎?◎《新音響雜誌2003年八月號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返回列表
查看:
2423
|
回复:
5
◎你知道室內殘響時間嗎?◎《新音響雜誌2003年八月號
[复制链接]
查看:
2423
|
回复:
5
发送短消息
UID
76222
精华
0
8323964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brucehon
brucehon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19720110
帖子
164
积分
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03-03
brucehon
论坛发烧友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3-09-01 06:56
|
只看楼主
本文轉自◎你知道室內殘響時間嗎?◎《新音響雜誌2003年八月號》
文:陳湘允
上期可參考:喇叭擺位的真相一文
http://www.ks-hifi.com/dr.chen/200307/chen0307.htm
上一期我們從技術角度討論了喇叭擺位的一些情形,得到很多讀者的反應,其中有位元北京的朋友以傳真方式提出一些新的問題。這位元朋友承包了國家電影審片單位的一個看片室工程,他希望以較科學的方式計算空間聲學效果,讓這個空間中的每個座位都有平均的聲音表現。網路上有人提供了RT60(室內殘響時間Reverberation Time)的計算方式,很可惜這些道?塗?的RT60公式是錯誤的,什麼是RT60?與一般發燒友有什麼關係?要如何利用RT60?我想利用幾次的機會來說明,儘量以淺顯的方式表達出來,希望對大家都有幫助。
簡單地說,RT60是計算一個聲音訊號從發出到消失,在某個空間內所需要的時間。RT60太長也就是反射音太多,聲音會混濁不清晰;反之則是吸音過度,聲音乾澀不夠圓潤。不過要瞭解室內殘響時間,最好先從認識人耳朵對聲音的反應開始,耳朵反應的功能課題對於設計一個視聽室或音樂廳來說是很重要的。
雖然普遍認為一個健康年輕的人所能感受到的聲音頻寬是20Hz-20kHz,但在美國AES和德國DIN的標準中對人耳所能確切聽到的頻率範圍只保守定為28Hz-16kHz(參考圖一),而且對於空氣中每秒鐘的壓力變化都會有反應。人耳所能感受到最輕微的音量稱為0dB,而最大的音壓承受力很少超過130dB,如果超過了這個範圍,耳朵不但感覺很痛苦,甚至將造成永久的聽覺損害。
(圖一)
(圖二)
聲音從外耳進入,有一個膜片會隨聲壓振動稱為耳膜或鼓膜。接在鼓膜上的是一小塊錘骨,緊壓在錘鼓上的是一塊砧骨,砧骨又壓在一塊叉形的鐙骨上,鐙骨直接連在中耳的耳蝸上(請參考圖二)。耳蝸有三萬多根細如毛髮的聽神經纖維一直連到腦子的聽覺部分,轉變成微弱的神經電流,再經由聽神經纖維將電流輸送到腦中,讓腦子辨識這些信號。年輕人比較能適應聲量強度變化,而年老人的耳朵由於耳內構造變得較堅硬,所以無法承受強烈的聲音。
在測試耳朵反應的頻率曲線中(請參考圖三),我們可以發現到耳朵對不同的頻率會有不同的音壓反應,也就是人耳對不同頻率的敏感度有差異。各種測試參數都以1000Hz為基準,理論上我們也將標準耳朵的音壓反應設定1000Hz為0dB,但在真實測試中耳朵對1000Hz的反應卻是4dB。從曲線圖中看到,耳朵要感應到30Hz的訊號需要60dB的音壓,也就是對低音的反應非常遲鈍。聽覺曲線顯示2000Hz-6000Hz時產生的凹陷,是聽覺管道的共鳴迴響,而3500Hz-4000Hz會在耳朵管道中產生最大的共鳴,並形成一個凹陷的峰值點,所以它的音壓峰值倍數是在0dB或-0dB以下。
從這個圖看得更明顯,在不同的音壓下,耳朵產生不一樣的頻率反應。越小的音量下對低音越不敏感,對2kHz-6kHz的訊號分辨力卻很強;隨著音壓增加低音的感受度提升,同時2kHz-6kHz共鳴也大幅提升,所以大音量時我們容易覺得中高音吵雜。(請參考圖4)
(圖三)
(圖四)
brucehon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6222
精华
0
8323964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brucehon
brucehon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19720110
帖子
164
积分
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03-03
brucehon
论坛发烧友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3-09-01 07:01
|
只看楼主
殘響時間並非越長或越短就越好,得視不同用途與需求來決定,例如錄音室甚至必須以人工方式加上殘響。大部份的錄音室為了要控制錄音的品質,因此都會以不同方法進行吸音和擴散,以便清除來自外部的噪音和內部的共鳴,所以錄音室的音響環境是很“死聲”的。如果要收錄真實樂器的效果,必須在錄音時加上適當的殘響效果,混合殘響的聲音就會更有質感和比較圓滑及具真實性。在現場的表演中通常也被要求增加殘響效果,以便加強表演的自然性,唱卡拉OK時所使用的回音就是最簡單的方式。
音樂廳的建築構造會因為使用不同的建築或裝飾材料,而擁有不一樣的吸音係數(Absorption Coefficients)。除了以上的因素外,聽眾人數的增加也會降低殘響時間,因為其中一部份的移動音波會被這些物體所吸收。以下的表就是一些主要的建築及裝飾材料和人物的吸音係數。(請參考表一和表二)
表一:建材料的吸音係數
表二:人物的吸音係數
表三:溫度和溼度的空間吸音係數
我們常常會在殘響時間的計算中忽略了聽眾席的空間吸音。對於一個空間很大的聽眾席來說,空間吸音是很重要的,其對於高頻率的吸收是很大的,而且是根據其空間的溫度和濕度來作判斷的。以上是在特定的溫度和濕度下的空間吸音係數表。(請參考表三)
(圖十二)
從圖十二可以更清楚明白RT60的意義。0dB時聲源並沒有發出聲音,但實際上空間受到外界多種因素的干擾還是有某些共鳴,最好的例子是在一個非常寧靜的房間中,拿起玻璃杯套住耳朵,你仍能聽到空氣共鳴造成的聲響。這種空間共鳴稱為基本背景噪音,從0dB到基本背景噪音之間有段時間差,這就是RT60所要處理的範圍,改變RT60的時間,同時會導致背景噪音的增加或減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6222
精华
0
8323964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brucehon
brucehon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19720110
帖子
164
积分
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03-03
brucehon
论坛发烧友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3-09-01 06:59
|
只看楼主
認識耳朵的特性與對不同頻率的靈敏度後,我們再來探討空間反射的問題。當音源發射之後,直射聲音和第一次反射聲音會分別以不同的時間到達聽眾(請參考圖五)。如果直射聲音和第一次反射聲音到達時間差別太大的話,聽眾就會有一種被隔離的感覺,我們會說這個表演讓聽眾缺少“現場感”和“親密感”。假設從音源發射出去的第一次反射聲音,以30m/sec到達邊界線(天花板),再從邊界線以50m/sec反方向的反射到聽眾的位置,而音速是以343.3m/sec(常溫下的音速)前進的話,那麼直射聲音和第一次反射聲音的音波長度分別是10m和17m。
但我們知道聲音不是一種直射波,而是一種球形波,它會有許多的反射點與不同反射角度,所謂的殘響(或稱反響)就是在聆聽位置對所有反射聲音的收集(請參考圖6)。太多的反射會使聲音“散掉”,例如一個人在反射雜亂的空間中演講,語句會變得模糊不清楚,甚至連位置感也不容易區分,這時候就要塑造一個良好的殘響環境,而首先要知道殘響時間的參數,才能進行吸音處理或者是擴散的安排。
(圖五)
(圖六)
(圖七)
一些音樂廳會在天花板的位置懸掛一個碟形狀的擴散物體(請參考圖七),用來加快第一次反射聲音到達聽眾座位的時間,這樣就可以改進“現場感”的感覺。因為這些擴散物體將天花板的位置降低了,因此縮短了整個反響時間。
下面這幾個圖是多個不同形狀的密閉空間(請參考圖八)。在不同形狀的密閉空間,如果沒有經過吸音的處理,就會形成不同的反射效果。在這裏,我們也可以認識到基本的反射方向。
(圖八)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63916
精华
0
jx6612@hotmail.com
55022017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音乐迷
音乐迷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2007-7-7
帖子
902
积分
902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06-05
音乐迷
论坛博士后
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3-09-01 07:40
|
只看该用户
好,顶!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6222
精华
0
8323964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brucehon
brucehon
组别
论坛发烧友
生日
19720110
帖子
164
积分
0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03-03
brucehon
论坛发烧友
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3-09-01 07:04
|
只看楼主
沒有一個音樂廳是萬能的,不同的音樂廳有其獨特的個性,因此也必須選擇合適的表演來取得最佳效果。例如柏林愛樂廳的殘響時間較短,比較適合節奏複雜的現代音樂演出;而維也納金色大廳的殘響時間較長,演奏古典樂派或浪漫樂派的作品能相得益彰,獲得溫暖飽滿的聲音。錄音中有時會用一些電子設備作殘響時間的調整,同樣必須考慮音樂的內容。幾個世界上最有名的音樂廳,它們的平均殘響時間分別是:
維也納金色大廳Musikvereinsaal:2.05秒
波士頓交響樂廳Symphony Hall:1.8秒
紐約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1.7秒
以下的表就是不同用途的殘響時間建議值(500Hz為基準)。
(請參考表四)
(表四)
(圖十三)
理想的殘響時間應該是多少?前面已經說過了,不同的用途需要有不同的殘響時間,圖十三顯示不同殘響時間的環境中,對於演奏或演講的用途會有不同的反應。
這次先把RT60的定義與計算方式告訴大家,目前很多測試軟體都能進行RT60的測試,並以曲線呈現出來,對處理音響空間的幫助很大。但多數讀者手中並沒有儀器,可以依此自己計算求得大概的數值,下一期我們再來討論如何將RT60實際運用在音響房中,並協助大家架構一個理想的聽音環境。
殘響時間的計算方式
方程式:RT60=(0.161×V)/A
我舉例來計算,假如一個空間高為4米,長為12米,寬為8米,房間容量的立方米V=384立方米。0.161是常溫下音速343.3m/s與空氣密度的比值,詳細計算方式我們就不說了。A則是所有吸音表面積的總和,A的計算比較麻煩。
A=(甲牆吸音表面積×吸音係數平均值)+(乙牆吸音表面積×吸音係數平均值)+(丙牆吸音表面積×吸音係數平均值)+…
一個房間會有左右、前後、上下共六面牆,我們假設這個房間的牆面都是一致的,先算左右二邊牆的吸音表面積。
二邊牆的面積分別為高×寬=32平方米。牆上使用的材料其吸音係數為:125Hz/0.06;500Hz/0.2;2kHz/0.5;吸音係數平均值AC=0.25333。二邊牆的吸音表面積=面積×吸音係數平均值=8.1067。
接著看前後牆的吸音表面積。前後牆面積高×長=48平方米,牆上使用的材料其吸音係數為:125Hz/0.07;500Hz/0.05;2kHz/0.05;吸音係數平均值AC=0.056667。前後牆的吸音表面積=面積×吸音係數平均值=2.72。
天花板與地板的材料往往不同,需分別計算。天花板面積長×寬=96平方米,使用的材料吸音係數為:125Hz/0.06;500Hz/0.05;2kHz/0.04;吸音係數平均值AC=0.050。天花板的吸音表面積=面積×吸音係數平均值=4.8。
地板的面積同樣是96平米,使用的材料吸音係數為:125Hz/0.07;500Hz/0.06;2kHz/0.06;吸音係數平均值AC=0.063333。地板的吸音表面積=面積×吸音係數平均值=6.08。
把這些數字加起來後,我們就可以獲得總吸音表面積A=32.5333,再套入RT60的計算公式(0.161×V)/A
RT60=(0.161×384立方米)=32.5333。那RT60=1.90033
如果要獲得更精確的RT60數值,還應該將空間中所有人的吸音係數考慮進去,站立者與坐在椅子上的吸音係數是不同的,家庭中使用不需要這麼精確,我們就掠過不談。別忘了環境中的溫度與濕度也會影響吸音,一般是以攝氏20度,濕度30%為基準計算,這時計算方程式應增加為(0.161×V)/A+mV,mV就是溫度和濕度的吸音,其吸音係數為:125Hz/0.0011;500Hz/0.0056;2kHz/0.012;吸音係數平均值為0.006。
以上僅是基本的計算方式,如需更精確數值必須考慮更多因素,我們就不再介紹了。
本文摘自新音響雜誌 2003年八月號
NEW AUDIOPHILE
總編輯:賴英智
brucehon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5667
精华
10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leslie
leslie
组别
论坛博士后
生日
19720110
帖子
27155
积分
28495
性别
注册时间
2003-01-24
leslie
论坛博士后
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05-03-08 11:32
|
只看该用户
可惜没图了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发烧专区
HiFi乐趣
音乐唱片
器材用家专区
在线试听
交易论坛
硬件交易
软件交易
浏览过的版块
软件交易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