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2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换胆初感记 [复制链接]

查看: 4866217|回复: 13802
71#

Steven兄是不是三越裏的Stub3兄?
TOP
72#

呵呵,小弟就覺得奇怪,根據audiotubes上的資料,5是日本东芝厂的工厂碼,沒可能50s初Philips就把剛研發的膽管交由百廢待興的小曰本制做吧?
如根據tube-classics上的資料,鐵坐GZ34應是比利時生產的,而鐵坐EL34應是Eindhoven廠生產的
如"5"並非廠碼,會不會只是代表50s?
早期Philips集團的production code還是比較混亂
倒是感覺仁兄的功力愈來愈深湛了,呵呵!
最后编辑hifiedward 最后编辑于 2009-06-29 21:48:49
TOP
73#

原帖由 stevenlamyg 于 2009-6-29 20:43:00 发表
是的。

今天收到铁座的GZ34,换下AN211的5AR4后,果然不同凡响,分析力动态等全面提升,音场清晰,层次分明,听小提琴简直可以说是销魂的毒,通透细腻。当然不知如何描述它的感情,因为感情应该不是它加上去的,只是它更能忠实还原出原录音时要表达的情感,可以说是丝丝入扣。音乐听后,只觉得绕梁三日,回味无穷。真是毒!毒!毒!

忘了说明,前级12AX7原配的是RCA的12AX7, 已经换成了

Steven兄的毒品愈來愈多了,呵呵!
TOP
74#
最后编辑hifiedward 最后编辑于 2009-07-13 10:38:34
TOP
75#

原帖由 hifiedward 于 2009-7-4 22:14:00 发表
Orsam GEC制膽記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nCYefwyd8U&feature=related
[url=http://www.youtube.com/watch?v=GbsObrKT3ms

各位兄弟,是否國內已不能連接youtube.com網站?
TOP
76#

原帖由 Jason_WY_Ma 于 2009-7-5 22:14: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hifiedward 于 2009-7-5 19:41: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hifiedward 于 2009-7-4 22:14:00 发表
Orsam GEC制膽記錄
[url=http://www.youtube.com/watch?v=pnCYefwyd8U&feature=related]http://ww

在香港卻能連接正常,小弟想想辦法看能不能用其它途徑上載影片
小弟在深圳時有很多香港網站也登陸不了,review33.com等等也登陸不了。。。。。。
TOP
77#

原帖由 Jason_WY_Ma 于 2009-6-29 19:43: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hifiedward 于 2009-6-29 1:36: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Jason_WY_Ma 于 2009-6-28 23:22: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hifiedward 于 2009-6-28 22:20:00 发表
不好意思,下午趕著上街,文句不通也沒注意,仁兄萬勿見笑
焊屏弦樂表現

這一兩天重點比較 Valvo紅銅柱與合金柱的分別,聲底基本上並無分別,但在AB比較下,小弟仍然能聽出有小許不同,合金柱在AB比較之下顯得比較HiFi一點,應該說比較燥了點,過火了點,但相比下紅銅柱就顯得較厚潤,較有韻味,小弟這一兩天基本上都是聽 Jazz片 Arne Domnerus的 Jazz at the Pawnshop及 What kind of fool am I 小弟已不知聽過多少次了,但以Valvo紅銅柱表現當尼拿施的色士風最有味道,尤以 What kind of fool am I 裹的色士風音色的確醇美如陳年佳醺,合金柱表現對比之下就是沒那麼醇和了!
TOP
78#

回复 8774# Jason_WY_Ma 的帖子

呵呵!仁兄也未睡啊!
小弟兩只D廠紅銅柱皆是Siemens logo的,而合金柱是RIOS logo的,合金柱是大鐵片,紅銅柱是小鐵片的
TOP
79#

原帖由 Jason_WY_Ma 于 2009-7-6 0:49:00 发表
如果只是制作过程,那就兴趣不大。
我最近在研究GEC的U50、U52、U54,胆友们以结构评论声音,我发现还是应该和其他管一样,用工厂和年代做系统分辨更好些。我已经收集了10个左右,无奈GEC的整流管实在是价格昂贵,要整理出全套的资料和声音特点,实在是没有这个实力。Edward,你是否有相关的资料?

小弟現亦沒有相關的資料,但小弟可以請教香港這邊的燒友前輩,相信他們應有GEC廠比較詳細的資料
TOP
80#

原帖由 hifiedward 于 2009-7-6 1:42: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Jason_WY_Ma 于 2009-7-6 0:49:00 发表
如果只是制作过程,那就兴趣不大。
我最近在研究GEC的U50、U52、U54,胆友们以结构评论声音,我发现还是应该和其他管一样,用工厂和年代做系统分辨更好些。我已经收集了10个左右,无奈GEC的整流管实在是价格昂贵,要整理出全套的资料和声音特点,实在是没有这个实力。Edward,你是否有相

不知仁兄能不能上香港的review33.com?在影音天地討論區"Fisher and Pilot 古董同好會"裏的樓主 Pilotrol乃香港有名的古懂HiFi專家,如果仁兄能請教此君必能得到很多有用的相關資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