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WENZIi功放佛山点聚情怀发烧聚会的感想之听音篇
——我有一个毛病:每次听了别人的演示,只要我自己是认真去听的,回家以后,就在自己的系统中堵弄一番,目的是把演示上听到的可取的声音特征调教出来个“谱儿”,可是,往往到最后又得花一段时间把它恢复原状!总抱着一个心理:按我系统已具备基本素质的情况下,演示能出来的特点我必能调得个接近的,同时,也感觉到自己能够知道这个声音特点出自哪里?于是,参加了本题的活动后,至今一直在玩这个环节。也因此,对11日的情型还算记忆犹新。不过,听音是一个很主观的行为,也就只能主观地谈。
——我到活动现场比较晚(大概是三点),进入试音室,感觉是人气太旺、空间太小,有点失望。设备和摆设已如照片所示。当时正在播放的是markh订制试音碟中的“火鸟”爆棚乐段,此时,我有3方面的感觉:1、试音空间的优劣均暴露无遗:够高而偏短,而潜心设计的扩散和吸音系统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起码地,前方音场感觉(只是感觉)已经超出了墙外!!而听众席却不会受到太多的低频轰炸——可以说,空间的设计已经非常成功。2、对音响器材的感觉:正如图片所示,此时的音响已经“就位”,音箱很漂亮,外形霸气肃穆中略有灵动。前后级的外形则是实用至上的,乏善可陈,可是体积、散热面积已对得起号称350瓦的电路。内部电路设计与手工相当工整。3、声音如何最为关键:噢!!是实在中带了点甜。暂时听不出其他的。
——得到以上三方面肤浅认识后,有点迫不及待,我把某著名乐手的小提琴协奏曲掏出来,热情的markh哥同意播放,现场反映:低频的中段到上段没有了韵味,这cd不行,效果真的很一般!——我把此片带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证实我的系统没有问题,大家的听觉没有问题;同时,我留意到了——演示现场低频有着过于明显的量感,于是一鼓作气,祭出2000年上海张浅潜的《灵魂出窍》——广东话“目弟 你 死 未?”,markh哥的反映是——“少见的变态音乐”。^_^。。。。。低频是肥了,可是还保留了一定的分析力:低频音阶清楚、每一下力度尚可辨、纵向(上下)层次可闻——肥?非战之最,指功放、音箱。
——就此打住——耳朵休息、嘴巴开工半个小时后再次进入试音室。坐上“皇帝位”(??),呈兔子状在听。听?——疑团满脑!markh终于出马,接上他制作的信号线(线身上缠绕着什么?),分明地,声音减肥了!原来以为房间容不下的音乐活跃了起来,开始感觉是在听音乐!!——至此,我对器材的表现已经满意。正准备投入到音乐的海洋之中,却有现场大侠明示:前后层次不够清晰、高频去不尽!我还来不及辨认,文仔将前级由wenzi胆换为wenzi石——好大的改进!!!!本来房间太短的感觉此时竟然化为“乌有”!!听者正面的墙壁进一步消失,纵深方向上层次明显起来,而原来房间觉得太高的感觉也因此钝化。
——我好后悔呀,我当天还应该把时间规划得更晚一些,好继续听一下,也许更好的表现还在后头呢!!——况且,根本就没有时间收拾心情来仔细享受音乐。对这次演示,在声音方面的看法在我离开前已经形成:器材本身足可做到平衡大气、有节有气、在全频段音色略带甜味。不足之处?一是小室摆大箱而且箱底直接接地增添了低频的量感,二是唯美6的高音使用的室1/2#的单元,据经验,一方面必须长煲、另一方面分频点要偏高而其中低频却使用了6寸邹皮单元——为迁就中频的反应,有可能采取了“箱体谐振补救”和“分频电路强迫”的做法,而维六可怜的效率只有84db!!!三是当天早上7:00才制作完成的wenzi胆前创促上阵无法听到其正常的表现。四是功放本身还没有把维6的高音推尽,也许音箱还没有煲开?也许是对低效率音箱高音效率的问题还没有充分的考虑到?
————另外,就是再谈一谈,回家后我作的实验:先是把我的往后倾斜的落地箱的后倾斜度调少了一点,让音箱下盘前沿比原来靠近地面约2厘米,取得了量感增加而音场开阔的效果;二是检查了中低频喇叭,手工排除了近两周来中低频喇叭支架变形形成失真的问题;三是参照wenzi功放演示的声音,通过摆位微调,特别是针对高低频喇叭相位的微调,(并且在侧后墙上对称地挂上了一边两幅尺寸为50*20厘米的陶瓷挂画,提高了身后高频的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了结象度和质感。至于平衡度,只能说:比当天演示的现场更好、更合我的心意。^_^^_^。——这一次堵弄自己的音响,可无须打回原型了!!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