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拉了独立的电源专线后..... [复制链接]

查看: 7992|回复: 25
11#

呵呵!干擾小了,音色也干淨多了..
TOP
12#

6平方线都几粗下喔!!!!!!
请问楼主下次是否会将电线屏蔽左它^^
TOP
13#

HWQ 在 2004-7-9 17:48:08 发表的内容
我爱LP 在 2004-7-9 13:37:03 发表的内容
买新房子后为自己和心爱的唱片设了一间音响房,买了荔湾电线厂6平方粗的电线从电箱拉出专线,又去买了个发烧墙插,结果会怎样? 当然是有改善啦.
怀着兴奋的心情听了几晚,原来最大的好处有三,一是背景干静了许多;二是中低频丰富起来,特别是中频,原来在老家时听的萧邦夜曲(鲁宾斯坦,美版)CD时觉得该碟声音很干,背静噪音很大,远比不上黑胶好听,但现在再听就好多了,钢琴的声音很饱满,颗粒感好正.噪音消失无踪.第三?当然是在你听音乐的时候不会有人在你旁边当嫦娥啦.不亦乐乎!!!

你怎么就一定认为改善是电线而不是听音环境的造成的。


撇开听音环境不说,对于放音响专用电线是绝对有用的,而且作用还是蛮大的。这样做我试过多次。
TOP
14#

可惜装修的时候我忘了拉单独的电源线给音响了,所以现在只能接滤波器。
TOP
15#

nethunter 在 2004-7-11 11:07:25 发表的内容
呵呵……

昨天和发展商聊了一下,他好像不怎么同意让我啦独立的电源线啊


自己拉啊!我就是自己拉的!
TOP
16#

发烧弼 在 2004-7-11 9:27:50 发表的内容
一共拉了几组?


我一共拉了4组。CD机、前级各一组,因后级是单声道的,所以用了两组。
TOP
17#

今天一位很久没有来店里的老朋友来我这里坐坐,大约半年前我曾经建议他改良电源,我也曾将去他那里的聆听的试听报告发表在论坛的留言板上(好象是去年九月份的事情)。
 那次去他那里聆听的感觉是:声音真的很不行,动态及频宽拉不开,声音糊糊的没有感情,偏向冷硬的感觉,反正一些好的古典音乐在他那里听起来都不对味。而且有一点很好玩的,就是拿很贵很贵的喇叭线及电源线,加到他的音响系统时,竟然没有什么很大的差别,虽说我的耳朵是木字辈的,但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听出一颗避震锥往上及往下的声音不同还勉强可以(当我是心理作用也无妨)。
 那次在友人家里聆听的结果,我想友人一定会对我产生怀疑,因为长年向他鼓吹有关线材搭配要诀,如今多年鼓吹换线的成果竟然是如此?所以那时无计可施之下只好另外示范了喇叭摆位大法,最后在用到刘总编的「螺孔摆法」后,声音才让他第一次体会到有空间感的感觉,音响性及音乐性也有所有提升。
 为了想让他的音响效果更提升,以及想让我这位友人更能深入古典音乐殿堂(我这位友人听古典音乐很用功,可惜长年受限于音响效果.....,唉!),所以我在离开友人家前,建议他将墙壁内的电源线换掉,可以牵专线云云(那时论坛流行牵38平方嘛),还画了二、三张施工图给他呢。
 事隔了好几个月,在旧历新年过后,我这位友人打电话来说他「终于」要施工了(由此可知他一定不是音响迷,要是音响迷应该一个晚上没有睡,隔天早上七点就打电话挖电工起床)。但是他音响室位在三楼后面,22平方的电源线要从一楼拉到四楼屋顶再绕到三楼音响室(本来还想拉二条,一条给数字吃,一条模拟呢),而且要申请加装一颗独立电表(太羡慕了),所以总共费用要二万五千元。
 本来我对友人如此信任一来表示感激,二来有点担心,为何呢?要是电源线拉这么远结果效果大减怎么办?我明知22平方电源线一定胜过原来墙壁内的电源配线甚多,但到底要我这位友人花费二万五千元啊!如果没有效我怎么担待得起?以后我建议他改良声音的工程他会信任吗?
 从新年过后,我这位友人又音讯全无,我也不好意思打电话去(怕花了2万五千元没有效果,要我赔钱^^),所以今天他来我这里坐坐时,看他脸上没有讨债的表情,所以我的第一句话当然问他改良电源后效果如何?他说他很满意,声音的表情听得出变化了,强弱对比的动态增加而让音乐活了起来,音质密度大为增加,扩大机控制力更强了.....(转述自友人,再改编成音响迷看得懂的术语),而且光光是改良电源,他觉得他听的声音效果已超越我这里了(他上W.C.时,我问他老婆,他老婆也听得出差别,而且说声音有比较好)。我听到这句话当然很高兴,因为二、三年来他一直告诉我他的音响比我贵,但是比我这里难听甚多,二三年第一次可以扬眉吐气可以向我吐槽岂不高兴?
 今天我再度借了二条我平日没有用的低价位电源线给这位虚心研究音乐、热心从事教育事业的老师友人,我想他这次一定能感受换电源线对他音响系统带来的改变,更希望他从此坠入「音响升级」的万底深坑(请用台语念)^^。光是牵一条电源专线后,他已从他的音响获得更多聆听音乐的享受,他欣赏心爱的古典音乐一定会有更多的乐趣。
 近一年的心头大石终于放下来了,今天我更建议他在书房使用LS-3/5A这对喇叭,及用李陵兄推荐蔡博士的350B真空管综合扩大机,这样就可以让他在小书房享受到中低价位之内可说最好的音色及音质,也许这一辈子就这么快乐的听古典音乐也说不定哦。
林宏城
TOP
18#

L版的转贴只适合高烧友,能否找些适合我们穷人的好帖子啊?台湾还有人单独申请装箱式变电站的,这对我们没有实际意义
TOP
19#

我现在只有后级是用专线的,感觉不错
TOP
20#

电源十要之前.........
 这是我第一次写电源十要,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也许在名词的解释上不是很圆满, 不是很容易看的懂,不过,我还是努力去想,参考书籍,而我的国文程度更是不理想, 如有谬误,还请多多包涵指正。
 市面上关于电学的书十分的多,多的让人眼花撩乱,不知怎么看起,尤其没有解释更 是不容易懂,就算解释了,也是似懂非懂的情形,而我就是属于后者「似懂非懂」类型 的。有幸,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被电过N次,从低压电到高压,从小电到长大、一直到 现在还是会被电,这就是学电的结果............。而且因为小学时聆听中广音乐网所 得到的感动,让我到今天还是很喜欢音乐,尤其是钢琴演奏,那更是情有独钟,似乎多 年来这温度没有被冷却过,工作时又可听到现场的钢琴演奏,钢琴声在我脑儿一直回荡 着,听音乐的参考标准,当然也是以钢琴演奏为主了!
 我想,听音乐除了周边因素,更重要的应该是听音乐时的心态,当心里快乐的时候, 听什么音乐都是很美的,如果心情不好,听什么音乐永远这里不足,那儿太多,嫌东嫌 西的,好象说是女人的衣服,永远都是少一件的。音响要调整也是一样,也都是心理因 素会影响调整后的结果,人是在五行之一,也就是和天地万物是一体的,没有任何理由 说人不是在这五行之间,纵使人的五脏六腑,也都和金、木、水、火、土有关,当五行 不调和,人就会生病,有时候心念一转,隔天早上病就好的也大有人在,甚至是说难缠 的癌症,也可以因为心念的关系而痊愈,这不是白话,是真的,所以当心念一转,所有 的不好的念头和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人的念头千变万化,比神仙还厉害,如果没有抓 好念头,就会被它(念头)控制,就会做出一些连自己都想象不到的事情。心灵改革,我 想并不容易,要先了解自己,才能掌握自己,自己的心念都抓不住,甭说改革,下一分 钟自己会想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要抓住自己的念头,别人是没有办法帮自己的,唯有 自己是真主人。
 音响调整就像怀胎十月,有喜悦,有怨叹,有悲伤,有失望,可以说是百感交集,当 调整到自己喜欢的味道时,就像农人收割的喜悦,不是用三言两语可以说完的!
为什么电源要处理?
 从音响论坛117期和119期的电源专辑,我想除了懂电学的知道一些以外,大家看了也 许是一头雾水,摸不着脑,不要说方法,光名词就很多,许多音响迷看了要求水电工该 怎么做,但是这要偷工是很容易的,不需要什么技巧就可以骗人,本以为可以改善很 多,却被蒙在鼓里,以为已经是最好了,其实,电源处理发挥的空间实在很大,实际才 没有那么容易就搞好呢!
 也许大家都知道,电源很重要,没有充足的电源,巨大的怪兽扩大机也会变成软脚 虾,狮吼也会变猫叫,壮阔的山河景观都变成了小人国,说音乐有多壮阔,没有充足的 电源,听音乐的所说的「气势」永远是个神话。
 大家对电源有疑问的,不外乎是名词不懂、和解释不清等情形,施工的方法,要怎么 做就更不容易了解。大家都知道,买东西是一分钱一分货,电源处理也是一样,尤其要 处理的好,一点小钱绝对不能省,要省钱,相对的结果也会大打折扣的。
 电源处理,要注意的地方很多,有时候我自己改善时也会疏忽掉该注意的地方,所以 想来个「音响电源10要」提醒自己,也可以利益他人,或许可以给大家参考,有一个准 则,做起来才方便。不过,最好请一个可以信任的水电行或对于电有相当了解,又有玩 音响的喜好的合格电工才行,不然给您一些错误的信息,到时候花钱也未必可以改善喔 !
电源要拉专线,归纳出10点:
1.负载的电流上限:
 其实,这个名词很简单,这里指的负载,是指扩大机的电源消耗。
 譬如说,某A类扩大机静态(所谓静态就是没有声音的时候)消耗功率800W(瓦),以 P(功率)= I(电流)×V(电压)来计算约7.27A(安培),再乘上1.5~2倍就是要选择的 NFB(无熔丝开关)的容量10~15A(安培)。
 而「上限」是指扩大机在什么时候在电源吸取的电流最大,在什么时候电吃的最少, 取一个范围,而这范围要能保护扩大机,又不会让扩大机软脚,这范围,不是很容易可 以定出来的,不过,一般扩大机都会有保险丝,以保险丝的容量来取范围,我想最适合 不过,当然会有一些特殊范围,像7A,8A之类的,就必须将这扩大机的设计方式考虑进 去,所以在购买扩大机之前,需先将规格问清楚,电源才好处理。
 如果选择规格太大的电源开关,有一天因为扩大机故障或者变压器短路故障,但是无 熔丝开关还没有断电跳开,而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这是非常危险的。「负载的电流上 限」这个名词的意思就是--以扩大机消耗电量来选择保护的开关。常常有人说要用30A 的开关,问题是,扩大机真的消耗这么多电?需要这样大的保护开关?用太大NFB的结 果,通常是以烧机来收场,到时不只是花钱而已,搞不好音响由此衰声。
 其实一般的扩大机在开机的瞬间电力需求最高,一般而言,播放音乐达到最爆棚的乐 章,都没有开机时庞大的电力需求,因为那时要将电容及变压器充饱电,需要经过由电 线吸取很大的充电电流,而这就是为什么电灯会暗下来的原因。如果您家的音响系统在 爆棚乐章时电灯会时暗时亮,那么音响系统的供电状况要检讨了,一是电源配线的线径 不足,二是有可能台电的降压变压器已经满载、甚至超载,这才会软脚,如果可以在晚 上半夜来试试爆棚,我绝对相信连不拉专线也不会软脚,音乐的感动也会比白天多。如 果在晚上,再加上电源处理,就好象BMW+TURBO涡轮增压的感觉,畅快奔驰,没有限制 的飙下去!
2.负载分配:
 负载,负载怎么分配?如果是单相二线就没有这种问题,如果单相三线(A、N、B), 三相三线(R、S、T),三相四线(R、S、T、N).................等相数。电表计算用电 度数都是以消耗电流最高的相来算,平衡时,地线(触摸没有电的那一条)没有电流。例 如说以单相三线负载两个电热器,各为1000W,以AN供电,约20A的电流,一小时是2度 电,如果分配了,A-N一台,B-N一台,线电流才10A,一小时也是消耗2度电,但是需要 的导线却不用这么粗,就可以达到相同的功率,电压的变动也不会那么大,线路容量比 原先的容量大,更可以使用更多的电器。相对的,容量也比较足。
 如果负载不平衡,就不是这样计算了,电表会以电流较高的「相」来算,这样我们用 电通常会比较吃亏,甚至花不少冤枉钱在这边,平衡后,中性(地线)没有电流,这时候 是最省钱的!
 音响也是一样,有一个原则,后级扩大机用电需求较大,请单独给他一相,然后其它 消耗电源较少的器材用另外一相,这样扩大机就不会和前级与一些数为器材抢电吃,又 可以做负载分配,两者不会互相干扰,力道来说,应该比用同一回路的稳定。
3.数类分离:
 这是引用音响论坛 刘总编说的方法,数字这东西很奇怪,会干扰别人,自己也怕干 扰,所以数字的部份要给他单独一个回路。如果可以,加个铁心环或是让它这一个回路 隔离,更要注意这一部份的接地和屏蔽,我知道有些人听音响是属于「无壳蜗牛」族 的,他们的音响器材一定会把机壳拆掉。但是DAC(数字/模拟转换器)的机壳千万不要 拆掉,不要拆掉这是为了避免大气中的电磁波干扰到数字线路的运算。因为在我们生活 的环境中存在着各式的无线电波、EMI等电磁波噪声,当电磁波串入音响中,再经扩大 线路将各式噪声放大,或者不用天线也可以听到广播声的滋味是不好受的。所以各种电 源噪声串入是主要的干扰来源,更是不好听的原因之一,这和电源供应够不够是没有关 系的。
4.来源要充足:
 来源,来源是指从台电的高压电线经变压器降压后的一直到我们的电表之前,这一段 要注意电力供应够不够,变压器是否已经接近满载。要知道是否满载也很简单,摸摸在 陆地上的台电的变电箱就知道了。当温度不是很高,摸起来凉凉的,就是这变压器负载 不是很重,如果摸起来很烫,甚至没有办法去靠近,这变电箱中的变压器已经满载,甚 至是已经超载了,所以变压器容量足不足,摸摸就知道。
 其实,台电供电一定足够,无论发电厂供电有没有吃紧,都不会有影响,但是被限制 的,通常是在墙上的这颗电表。我看过从变压器到我家这一段是22平方的老线,有二三 十年的历史,照理来说如果因一些负载突然变大,这一区电源都会有影响才是,电灯都 会闪一下才对,但是附近却没有影响,从变压器到一整区住户,其中一家开冷气,隔壁 家的电灯却都不会闪一下,反倒是自己家里,而我自己家的配线是14平方的,如果开一 下冷气及开一台AMP还是稍稍闪了一下。我想,最大的问题,应该是电流都被电表限制 住了,就算换多大的线只是一点点改善而已,并没有很显著的差异,如果大家要怪,那 么就要怪台电的电表「太烂了」,请台电用容量比较大的电表吧!
5.连接的方式和场地:
 重点之一「连接方式」,这十分十分重要,关系到电源速度够不够快。
 电都是喜欢走快捷方式,走好走的地方。如果连接方式用终端接线法,容量会受到限制 (无论多大的线径都一样),可以用一个比喻,我们开汽车,为什么通常走高速公路会比 较快(不要考虑说塞车)?因为路很直,您要在上面飙140还是160都可以,如果走中横呢 ?我想要跑60都有困难,更别说要跑100了,原因是,路直可以很顺的走,路弯的,还 要看对面有没有来车,速度又不可以太快,不然是会翻车的,同样的道理,音响用电最 好的连接方式是直路绞接,电传送的速度最快、最直接,如果可以一路到底就不用说, 中间若有需要连接,需要把握「直线连接」的原则。
 场地,一个是避震问题,这问题一般来说影响比较不大,电源线如果加避震我想改善 也有限,在空间中听音乐,小声听也许不会影响,在爆棚时无论有没有避震,声波一样 会打在电源线上。另一个是导线承受的拉力过大,导线会变的比较细一些,可用截面积 会变小,譬如说,22平方可通过电流是75安陪,受拉力之后,可通过的电流说不定只剩 下70安陪(如果长度很长),所以一般都以白色的线来当导引线,白色线也通常比其它颜 色的线粗一点点。
6.接 地:
 有人说不接好,也有人说接了有改善,各说各话,不一定哪一种比较好。目前最新的 电工法规是说规定一定要接,新建的建筑如果没有设接地线,这一栋建筑检验也不会通 过,可见,国人对于安全还是有考虑的。另外,接地有三个等级:
(1).第一种是接地电阻100欧姆以下。
(2).第二种接地,接地电阻50欧姆以下。
(3).特种接地,接地电阻10欧姆以下,这是避雷针用的,这种接地场合、方式很严苛, 也不容易做,一般,要达到50欧姆算是很困难的。
 好了,说了接地的法规,就说说连接方法。斯斯有两种,接地也有两种,一种是铁管 接地,一种是地网,铁管接地会比较好做,要弄几根都行,地网面积要1米以上的面 积,在市区中很难找到有一米平方可以利用而且条件是要泥土地,这种地方只能在农家 找到。若有,品质也不会很好,可能石头会多一些,石头多,接地效果就变差。
 另外,如果是钢骨结构,整个可以碰触的金属部份都可以接,但是这种品质最差,杂 讯一直都在周围,这环境中要要求好声,实在很困难,噪声也排不出去。钢骨本身就是 一个屏蔽,外面的噪声出不去,也进不来,在钢骨结构中打大哥大,有时候还打不出 去。我要说的是,在密密麻麻的市区当中,要找个可以接地的地方真的不容易,能做 的、效果比较好的是打铁棒,地网比较不好做,通常价位也比较高!
7.音响的电源线不可用压接端子:
 压接端子,什么是压接端子?大家都用过喇叭线吧,喇叭线上有个Y型的接头就叫压 接端子,或俗称Y PIN。喇叭线连接有三种方式,一种是使用香蕉插,一是Y插,另外一 种,也就是接触最好的是裸线直接连接,裸线直接连接有个好处,少一分接触,少一分 损失。音响器材也是一样,通常越简单越好,CD到前级,一次接触,和后级连接,一次 接触,在和喇叭连接,又一次接触……,宝贵的讯号往往都是因此衰减损耗掉了。
 我知道某些电源改善都因为电源配线太粗而没有办法连接,因而改用较小的线径去连 接,又因为连接不易,而使用压接端子,使用压接端子没有办法做到和电源配线的线蕊 百分之百的接触,接触点较小,可通过的电流降低了,绝对是一大损失。
 标准的直路连接法是「单卷法」。接法是先将将导线弄成伞状,两条线互相交叉,心 线相砥,一条一条的缠绕,再以焊锡镀上。我自己的作法是没有用焊锡,而是在外围用 一条单心裸缠绕,作为补强。使用单心线缠绕在外是为了做机械补强和增加接触面积, 效果不错,至少比用压接端子好上50%以上,数据看似夸张,但实际上是如此。
 直路另一种连接方式,是复卷法。这种连接方式比较快速,一般如果没有用压接套管 (就是压接端子),最常用的是这种接法,这种接法接触面积比单卷法稍微差一些,机械 强度也会比较弱一些,所以如果要用这种接法,我强烈建议:必须另外再用单心线缠绕 在外,或使用焊锡。否则,连接的地方很容易脱落,甚至会造成危险。
8.功率因子改善:
 这应该是在电力需要用量大的用户在讨论的,一般用户在这儿沾不着边。功率因子有 何重要,我想也许大家都不知道,如果台湾每一户(无论家庭、工厂、商业场合)改善功 率因子,再加上负载分配的平衡,可以为台湾省下一座电厂的钱,这是事实,如果日光 灯使用电子式的,能源又可以再省下10%,仲夏供电也不会吃紧。
一般家庭能怎么做?顶多是使用高功率因子的电器产品,音响这一类的电器算是低功率 因子的,要找到进相电容(约20uf)并连在插座上,这样就成了高功率因子的电器,我自 己用的进相电容提供4A的进相电流,每个月为我家用电省下25%的电费,一年下来也省 的不少钱。
 电感性的负载都是落后的功率因子,也就是说会增加线路的损失,但是一般「电表」 对于这一部份的电能无法计算,所以需量用户还有一个「虚功率因子表」如果虚功率太 高(也就是功率因子很低),则是要罚钱的。台电有一规定,用户每月用电之平均功率因 数不到80%时,每低于1%,该月电费增加千分之三,超过80%每超过1%,该月电费少收千 分之一点五。
 虚公率的观念:电感(落后的功率因子)、电容(超前的功率因子)在线路上是无法做 功,通常在线路上是没有作用的角色,实功在电器方面是电热类的,像传统灯泡、电 锅、电暖气都是功率因子100%,需功只会消耗电能,却没有一点用处,电感、电容是成 相反的动作,所以可以互相抵销,功率因子再怎么高,也不会高过100%,但也不可能低 于50%。
 这一点主要是观念参考,实际也可以试试,电感性可以滤除高频噪声,电容性可以滤 除低频噪声,如果两者互相搭配,互相抵销,电源就算是做干净了。
9.导线经过管子的管径:
 电源配线通过的管径,如果不使用电缆,用单线则要穿管,管子不宜太小的,适度就 可以,太粗站空间,太细又施工不便,且散热不良。线径越粗,用越大的管子,如果可 以,金属管会比好,不过比较贵一些,也不太容易施工,更好的是,不用金属、PVC 管,用磁珠配线,这种配线有个好处,不用考虑绝缘问题,可通过的电流也较大,譬 如,22平方可通过的电流是75安陪,使用磁珠配线,电流可以上升到100安培,等于是 38平方的电流量,采用这种接法,要有足够的空间,导线每条所受的拉力要相同,次一 等的也是单线,不过是用线槽,电流稍微低一些,最差的是电缆,使用电缆,22平方电 流只有60安陪,38平方只有75安陪,为何会减少,纯粹是散热问题。
10.理想的单线:
 和上一条有关,单线连接方便,又好弯,散热佳,单线来拉应该成本和电缆线差不 多,只是说工钱上会比较多一点,以长远来看,单线会比较有机动性,随意抽换,不会 破坏装潢。
 电缆施工较为迅速,也容易固定,适合环境已经定型,没有办法隐藏的时候才用,通 常大部份施工比较不喜欢用电缆来配线。单线(也就是单一条线,需要穿管,如果有三 条四条,钉在墙上不好看)穿管施工会轻松一些,不过步骤繁杂,DIY要做也不太简单 的。
结 论:
 我相信有些人会认为本文太复杂了,但是,为了提升音响器材用电的品质,为了让大 家明白电源基本的知识,或许我有些电源名词解释不够详尽,不过,这是我的第一次, 相信将来有更完美的电源10要出来,这需要大家多多帮忙指正了。
 看完10要之后有初步概念了吗?其实,电这种东西是很奥妙的,和喇叭摆位一样,需 要长时间RUN、去调整、去研究,到最后就会发现,电学其实也是很容易懂的!
Shiao 99/7/17第一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