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过五关,斩六将---从听音中全面评估音响系统 [复制链接]

查看: 9486|回复: 60
31#

20Hz-40Hz这是许多大箱子都难发出的,更别说4寸了,我文中所指的极低频是指大鼓鸣响时传递的震感,能感受那是极大的鼓在鸣响,松荡,弹性!
TOP
32#

呵呵,我多嘴一句,小反兄说放‘《绛州大鼓》“但低频特别是极低频的延展让人深深感动,……”

4寸的小喇叭能真正发出20Hz-40Hz的极低频???
TOP
33#


哈哈!这是很难让人理解的,低频特别是极低频的延展让人深深感动——是指低频震动的感觉刚好出来,让人能感受到它,又不过量,记得那此蚁兄过来,当时播《鬼太鼓座》中的大太鼓,也能在群鼓中表现出大太鼓的威风凛凛,析力惊人,播大编制交响乐,同样能展现其宏大的场景
TOP
34#

引用一段以前回复网友的回复:相信你对这对音箱的低音有更清楚的印象:

“《天幻萧音》,你终于出来了,
    曾经用一款单4寸单元的书架箱(小神话)听此碟,大家可能都要笑话,这样的音箱也能播好天幻萧音?但我就是在这样的音箱下。深深感到音乐的美妙,声音的成型,定位,还有如幻如真的萧声…….
    我买的是超合金版,深感此碟实力惊人,不论音乐、还是音响效果,都达一流境界,中华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本碟以道教思想为基石,溶进了智者对大千世界的感知,特别是第四首《怆》,曲以萧萧北风带出那个久远的年代,落漠的萧声表现出苏武出使匈奴手持节杖,意寓孤寂,2.33秒突然一声惊响,让人惊心动魄,象流放北国的圣旨,冷峻无情,这段惊响,有让人为之动容之感……最后一部份人声的向天悲啸,把苏武心中的悲怆展现得淋漓尽致,整张碟的声音灵动,音色圆润完满,录音之好为近年罕见,
    用这对音箱听,低音动感刚好将空气鼓动,每种鼓声精确成型,虽然音量无法达到惊动门窗,但也满满的容在房内,特别是晚上关掉灯听,所出来的声音着实吓人,张为良所站的位置,他前后左右的合唱队员,在他第一声出来前吸气的声音,还有每次换气吸气的深度,无不活灵活现,鼓的弹性,鼓皮的颤动,所有的声音……都美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所渭的大音稀声,莫过于此…….”
TOP
35#

呵,其实很多是箱子单元物理所限制,无法达到的,刘汉盛这文章不少观点我还是比较赞同的

獅吼變貓叫,冤枉啊大鼓 劉漢盛

喊冤?沒錯,不僅替大鼓(專指中國式大鼓)喊冤,我還要為馬勒、蕭士塔高維契等作曲家喊冤。對了,我更要湊熱鬧,為「杜蘭朵公主」的唱片喊冤。

喊什麼冤?大部份的人聽我的介紹去買了「絳州大鼓」,結果根本沒聽到我所形容那種震撼人心的中國大鼓,反過來說我劉某人亂介紹。冤枉啊!大人。

許多人聽了我說馬勒的交響曲波濤壯闊,錄得非常好。去買了馬勒第五、六號交響曲回家,準備好好享受一下音樂與音響之美。沒想到所聽到的卻是吵死人的音樂,他們都罵劉某人介紹這什麼音樂嘛!冤枉啊!大人。

更多人擁有「杜蘭朵公主」全套歌劇,最近一定頻頻拿出來聽。結果光是第一幕第一景這一段就無法過關,怎麼聽都無法與壯闊的北京太廟場景聯想在一起。他們也想不通怎麼我三不五時要用這套歌劇來作測試。冤枉啊!普兄,您的心血在音響迷中是白費了。

冤枉冤枉,許多人都被冤枉了

其實,不僅以上那些音樂被冤枉,其他還有很多大動態大衝擊大場面的音樂都被冤枉了。此外,被冤枉的不僅是作曲家,我,還要加上錄音師才行。我就曾聽到有人說:吹什麼牛,那「絳州大鼓」錄得像什麼?鼓聲小小硬硬的,聽不到低頻,還吹什麼發燒級錄音師。冤枉啊!Leo,這次我替您喊冤。

在聽音響中,大部份的音樂所需要的擴大機輸出功率是多大?所需要的喇叭是多大?所需要的空間是多大?如果您要問我,我的回答是:大大大,通通都要大!如果您想享受充分的現場感、震撼感、真實感,即使是鋼琴獨奏都需要很大的擴大機與喇叭。當然,空間不大的話效果還要打折。

看到這裡,恐怕有人要罵劉某人不食人間煙火,不知一般民間疾苦。房子要大,錢在那裡?擴大機要大,錢在那裡?喇叭要大,錢在那裡?沒錯,如果這三樣都要大則非錢莫辦。不過,在這裡我無法和您討論錢的問題,我的重點是:許多音樂的確需要大的喇叭與擴大機才能比較正確的再生音樂原貌,否則獅吼都會變貓叫。

既然許多音樂皆如此,為何標題上我要寫大鼓呢?原因很簡單,因為您很容易就可以用它來檢測我所說的話正不正確。假若您因為親自試過之後贊同我的說法,您對音響的觀念就會有所改變,我們將越行越近。否則,「音響論壇」與您之間永遠存在著認知上的差距。

直徑2.6米中國大鼓來測試擴大機與喇叭

在此,我只舉二張中國大鼓的CD來驗證,即使您還沒有這二張CD,買起來也不吃力。一張是以前出版的「絳州金鼓」(24bit金版,WIMP.GCD012/BMG發行);另一張則是剛上市的閻學敏「炎黃第一鼓」(HDCD版,馬可勃羅 8.225942/滾石發行)。巧的是,在這二張CD中,我都只取第一首曲子來作驗證就夠了,其餘您自己用來欣賞。可不要小看它們,一張是24bit;另一張則是HDCD,它們都是精心為音響迷炮製的。

首先我要說,聽中國大鼓與西方管弦樂裡的大鼓或流行樂的腳踩大鼓是完全不同的。西方那二種大鼓的直徑不大,鼓身也不深,鼓皮的鬆緊則鬆(管弦樂用)緊(流行音樂用)各異。而中國式大鼓(在這二張CD中所用者)的直徑大,鼓身高深,鼓皮繃得緊。甚至,中國鼓的鼓槌就是二根木棒,而西方的大鼓則包軟鼓槌。在這些不同的條件下,先請各位想像一下,中國大鼓與西方大鼓的聲音表現有哪些不同?

以「炎黃第一鼓」這張CD為例,它的大鼓直徑大約一公尺(從圖片中目測),這樣的大鼓鼓皮可以繃得很緊,打出來的鼓聲不會軟趴趴,它應該是具有強烈彈性與衝擊性的鼓聲。尤其是全身使勁用力敲時,其所產生反應迅速的震波一定非常驚人。而在「絳州金鼓」的第一首中,它所使用的大鼓是直徑達2.6公尺的超大帥鼓。這麼大的鼓,其鼓皮張起來一定無法太緊,加上那麼大的鼓身共鳴,所以它敲出來的聲音頻率一定很低,而且聲音很軟,不會有強烈硬梆梆的衝擊性。換句話說,這二種大鼓所表現出來的音響效果為一剛一柔,一猛一溫,一個聲波是彈出來的,另一個是慢慢震出來的。

喇叭擴大機若不夠強,獅吼也會變貓叫

CD介紹完,我還要說擴大機與喇叭。許多人喜歡享受300B管機的美味,我也喜歡。不過有得就有失,300B遇上大鼓肯定啞聲,比軟腳還嚴重。而大部份供電不足、暫態反應不佳、控制力不夠的大功率後級遇上這樣的大鼓一樣會軟腳。人家明明是獅子吼,您卻以為那是病貓叫。依我的經驗,如果沒有「結結實實」三百瓦以上的晶體後級,恐怕喇叭再大也會破聲。

而在喇叭方面,我想大部份平面振膜型(包括靜電喇叭等)喇叭都無法承受「炎黃第一鼓」第一首「鼓詩」那致命的一擊,因為平面振膜型喇叭的振膜無法做出那麼大的前後振幅。唯有傳統的錐盆動圈式喇叭才能夠承受那猛然的一擊,並迅速而集中的將聲波送出,讓人有被聲波壓迫的感覺。請不要誤會我說最好的喇叭就是錐盆喇叭,每種喇叭都有它們自己的優點,也會有它們的缺點,否則,今天只會有一種喇叭生存,其他形式的喇叭早已死絕。在承受超大功率上,無疑錐盆動圈式喇叭要屬第一。除了要使用錐盆動圈式喇叭之外,喇叭的體積與單體尺寸也多要大才有辦法承受。如果您用書架型喇叭,我勸您不必試了。如果是落地式喇叭,但是喇叭重量不超過四十公斤,單體尺寸不超過8吋二個,我也勸您不必試了,因為肯定聽不出這種大鼓的震撼效果。

猛然一擊,震波彈出來

好了,我們該來實戰檢測了。請先放「炎黃第一鼓」那張CD的第一首「鼓詩」,然後把前級的音量一直開大,大到您的喇叭將要無法承受為止(您可以感受到失真)。此時,您感受到強烈的震波嗎?您開始害怕喇叭或擴大機會受不了嗎?您感受到整個房子都在震嗎(因為空間是密閉的)?您開始害怕鄰居要衝進來罵人嗎?您感受到那鼓棒敲下之後,激起結結實實、猛然彈出的震波嗎?如果以上皆否,就表示您的音響系統還是無法再生出大場面大動態大衝擊的音樂,馬勒與蕭士塔高維契的交響曲與您無緣。

接下來我們試「絳州金鼓」第一首「黃土的訴說」。一樣是把前級的音量開大再開大,別擔心,這裡沒有猛烈致命的一擊,而是一張直徑2.6公尺的鼓面搧起很低又很多的低頻與極低頻。那鼓聲軟軟柔柔的,但是又飽蘊著令人不敢輕視的張力與推力,有點像地震的威力。同樣的,這樣的低頻與極低頻裝滿整個空間,連堅固的氣密窗好像都會承受不了。假若您無法感受到我的形容,我想,您的系統還是有很大的天限存在,至少它是無法承受馬勒的交響曲或「杜蘭朵公主」歌劇,甚至也無法承受「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

不一定要天價級器材才能做到

看到這裡,不服氣的讀者可能要問了:到底你劉某人用的是什麼器材來唱中國大鼓?您以上所說的音響效果會不會是想像的、亂吹的或在別人那裡聽到的?我可以告訴您,我以上所形容的音響效果就是在我家的客廳裡(開放式空間),用Mirage M-1這對老喇叭(以前推出時一對二十來萬)以及Bryston 7B ST(每聲道500瓦,定價21萬台幣一對)後級推出來的。其實,用Manley 350真空管(每聲道300瓦)來推也有這個效果,不過在猛烈的力度與控制力上還不如7B ST。這些器材都不是天價級的,但卻能夠很踏實的將中國大鼓的撼人之處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

您的喇叭比M-1大或貴嗎?您的後級比7B ST大或貴嗎?請用這二張中國大鼓的CD來為它們作個滿意度的檢測吧!對了,請不要罵我只會聽「音響」而不會聽音樂,難道您不會被神鼓童震撼嗎?對了,就像我在這裡喊冤般,您也可以大聲的說:我不想聽中國大鼓,我不在乎大場面大動態大氣勢的音樂,我就是喜歡小聲聽馬勒交響曲。沒錯,要不要驗證是您的自由。不過,身為媒體,我還是要善盡告知的責任。
最后编辑挪揻的森林
TOP
36#

明白了,原来你的理解是这样,看来大家评论音响要有些规范的术语,不然很容易误会的
TOP
37#

谢谢挪揻的森林兄提醒,有时写文章在意头之上,下笔若有神,未能逐字体会,加之各人领会不同,,难免产生偏离.
最后编辑小反
TOP
38#

怎么象广告宣传片?
TOP
39#

可能大家对低频极低频的理解参考点不同,很难说的清了,我听过的不少书架箱,还没有播放《绛州大鼓》能让我满意的
TOP
40#

其实听音并不需要那么大的声音,有几人能真正面对那么大的声音,就象狮吼,若达到那狮声音大小,没几人敢听第二声,音响系统再于传神达意
最后编辑小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