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选CD机这么难,购物条件又这么差,暂时忍忍。古人云:小不忍则乱大谋。是啊,我是追求高尚音乐的发烧者,岂能因为这点外界困难而“不能忍”而败了我的雅兴。忍忍吧,忍忍吧(咬牙切齿ING)!
上周末,恰好有MM约我去常平“XX山庄”散心(可能是MM受了一种莫名的刺激,一路上对我好着呢!少见,少见哪!)。下午逛了一下常平的小街,只见四处游人如织,塞街堵巷,尤以五十岁以上的港人居多。我猜这些应该都是香港的穷人了,受不了香港昂贵的生活物价,来这里掏便宜货,然后大包大包的往香港运。唉!为生计所迫啊。
行至“天X百货”附近,猛然有一胆机纤细的身影出现在我身边的橱窗里,一个、两个、三个、一堆,哟,乖乖,多着呢,都在这里陈列着呢。以外收获,以外收获啊!忙定下神来,喘口气,瞧清楚先。有斯巴克,欧博,声雅,还有一个什么“金XX”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东东也在那里对我抛媚眼。拉着MM的手,昂然走了进去。(本来不该拉MM手的,以前也从来没有拉过,毕竟不是我女朋友,可能当时激动过头了。事后我也付出了惨重代价,被MM要挟,回到东莞“红色XX”吃了一顿西餐。竟然吃掉了我两百多元。几乎是一张雨果四张柏菲六张雨林二十张DB。乖乖,可别又让她看见了。)。
老板很热情,我也不推却,开始点菜了。爷们先吃便宜的。就上MT-12吧。当时的CD机机是CDT-17A,老板介绍喇叭时我没听清楚,反正不是我在摊子里看到过的。线材我也不是很了解,反正贼粗贼粗的黑乎乎的。先让蔡琴上吧。吐气开声:“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嗯,不错,够慢,够甜。中频饱满圆润。背景声也还是挺干净的。清唱完了,器乐响起,开大声点。完了,完了。高音(不是音频中的高音,是高音量的高音,就是大声了)毛刺沙哑的东东出来了。再大声,音量旋扭到零点钟方向。哇,受不了了。老板忙解释说是音染。也许别人喜欢音染,可我不喜欢。何况总感觉蔡琴的嗓子好向没有完全唱开一样的。算了算了,下一道菜。MT-35吧。调接完毕,开机等候。此时MM假装露出修养的样子,说了一句“真甜,好好听”。嘻,初妹初哥平生第一次听胆机都是这“德性”。不奇怪。老板慢慢开大旋扭。好了,蔡琴出来了。活脱脱一个有血有肉,几乎是血肉丰满的人。嗓音饱满甜润。MM也大叫好听。MT-35控制能力明显比MT-12要强,蔡大姐完全唱开了,没有一点憋捏的感觉。再开大声音点。到十点钟方向时。背景的沙沙声又来了,老板解释说
是“小音染”。正常现象。本人不敢苟同。老板换上一张小提琴版。嗯,好听。如丝般的细腻。“音染”这时候感觉并不那么刺耳,但还是觉得怪怪的。说真的,声音是好听,但象晶体管石机那样的通透、干净、一尘不染的感觉完全没有。这似乎并不是我想要的东西。又换了几张碟,感觉还是一样。除了MM不断的说好听外,我再没有别的想法了。我建议老板换上TA-30来。MT-35可能让我耳顺了。TA-30整个感觉就是一个暴脾气,水力十足,咯蹦作响,一收一放,一抑一仰,十分的从容自如。“音染”也要小很多。蔡大姐少了一丝甜气,小提琴少了一份光泽,背景多了一份干净。呀!好个胆机石声。如果要我在MT-12、MT-35和TA-30之间选择,我肯定选TA-30。磨一段时间,也许声音就会软而甜了。我追求的是一种通透,一种细微的解析力,一种音乐上的干净和空灵。只怕,胆机是不能给我这些了。我正胡思乱想时。老板说还有宝贝没有拿出来。9084D,300B的胆管,保你爽。好,咱就腐败一回。依然是蔡大姐第一个上。柔、甜、润,更有一份干净。蔡姐此时就站在我的面前,几乎触手可摸。一吸气,一吐气,齿音,唇音,纤毫必现。感动,感动啊。MM也是听的眉飞色舞,还是大叫好听,只不过多了一个字:真好听。看来人性是相通的。当初周文王圣乐一响,百兽率舞。此言不需啊。《诗经》上说人需“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可能也是发生在此时此刻吧。在上小提琴,我喜欢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那一曲。感觉我就不形容了。何谓音乐的贵气,去听听吧。那样才有贵气。但是,在我看来,9084D仍然有一份“音染”。和MT-35比起来,它就象是用细瓷青碗盛着的一碗清水,但MT-35就象是用一只普通的塑料碗盛着的一碗水罢了。一问价钱,老板说:9084D一万六千八,前级五千。吗呀,加起来超过两万了。原来是这个价码,怪不得感觉不一样。仔细一想,和我以前听过的一些贵价位的公房相比。我也具体说不上特别优势在哪里,感觉都是一样,当时都是能让我感动,而价钱也都让我“激动”。私下里认为,可能价位在一万五左右会比较理想。谁叫咱是穷人呢(富有的小气鬼也是穷人,不过我是真正的穷人)。买东西千万不要勉强自己。这是我的格言。既然受不了MT-12、35、TA-30的音染,而又受不了9084D的价格,看来我只有继续摸索了。本来还想听听欧博的,但MM催得慌,只好满怀不舍之情,最后看了9084D几眼后,扭头而去了。等咱有钱了,就泡你。
如果没有钱,就继续目前状态了。在回东莞的车上,我一直都在想,怎么让我这个穷人又能享受到HIFI的乐趣,又能少花钱呢。看来只有先换CD机,再换线材。将源泉和渠道解决好了再解决下一步问题。
残酷的现实是:一分钱一分货,想用三千元的机子玩出一万元的味道,绝对是梦里黄花。抱着这份心态,你永远不可能HIFI。
等咱有了钱,再HIFI!!!!!!!!!!!!!!
摊子里为了一些问题总是吵吵闹闹,从来没有谁说服谁过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其实
摊子里的HIFI都几乎成了一种心态,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快乐。如果只为了改善一点点音质而巨额的投入,我认为是极其不智的。HIFI就应该是一种享受,不是一种永远的升级换代,让人成了器材的奴隶。将HIFI变成一种快乐,首先是要有一种满足的心情,一种愉悦享受的心情。音乐是无边的,而器材有限。人的快乐并不会因为器材的升级而会比以前多一些(可能短暂的多一点的快乐很快就会成了一种不满足而又想着继续升级)。拥有百万器材的人的享受的快乐和喜悦不会比拥有一套组合音响的年轻小伙子多多少。就象人的快乐绝对不会因为钱的增多而增多一样。在绝对值上,山顶的风景永远不会比山脚下的好!
无论什么器材,都有他的用处。追求解析力,会使细节炬现无疑,但会失去圆润醇和而偏向生冷瘦硬,而追求圆润醇和无疑又会失去解析力。动态大,频带宽,而细节就无。细节有,而频带就肯定宽不了,这是大自然的平衡原则,是科学技术的原则,是宇宙万物的原则。得到一个,必定会失去另一个。能量永远是守恒的。心也是一样。
怎么使自己喜欢?多听,多比,多看。以最少的投入达到自己最大的满足。这是HIFI原则。这也是这个摊子里最应该有而又没有的东西。
各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HIFI心态和原则,自己喜欢的,永远是自己最爱的。
永远不要和别人的器材去比。就像永远不要把自己的老婆和别人的老婆去比一样(如果你有了老婆)。否则只能滋生一种扭曲的心态。这无疑不是HIFI的东西。HIFI是用来陶冶情操,调节生活,娱乐自己的。这才是HIFI的精神。
只和自己的心去比。
喜欢吗,喜欢!
对极了,你选对了。
------个人片面之词,发自肺腑。当与摊子里各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