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拜读了老大的观点,这又回到器材与音乐之争的老话题。发烧本来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想从发烧中得到什么?难道你摆弄了器材半天只是为了欣赏电路?最后还不是拿来放音乐!再追溯一下“发烧”的来源,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将声音记载下来,是有科学的目的和社会意义的,“发烧”只不过是派生出来的衍生物,也许这种衍生物符合人类(特别是男性)的某种特性,因而具有商业价值,得以发扬光大。
另外我不同意你对音乐人士的看法,难道音乐人作曲和演奏时象做数学题一样套公式?不带有情感?其实恰恰相反!发烧的终点是重播现场,也许永远达不到,至于你说的透明度,在声学上,应该解释为清晰性,另外,这个透明度与现场之间存在那种联系?是否前排座位的透明度好于后排的透明度?你不会说经过录制处理并在你那套“透明度”很好的东东上放出来的声音会比原来现场更好听和更具有内涵吧!
最后的问题:什么是正确的声音?
根本就没有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