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乳品专家曝黑幕:过期奶回收好再造成本省一半 [复制链接]

查看: 5051|回复: 20
1#
新浪网消息:
昨天,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对光明回收“过期奶”再加工事件进行了分析:由于用回奶可节约50%的生产成本,且国家没有相关处理法规,导致这一做法甚至成为乳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行规”。

   原因一:

  用“回奶”成本可省一半

  光明“过期奶”被曝光后,北京、上海等地对此事均保持沉默。昨日,记者辗转联系到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

  王丁棉告诉记者,因回奶有乳酸等添加成分,不可能被制成奶粉,而很有可能直接勾兑牛奶。“如果用塑料袋包装乳制品,成本非常小,而奶源占到50%,水电人工的费用会占一部分。如果是百利包乳制品,奶源占的比例在30%至35%左右。这样综合计算,如果用回收奶代替新鲜奶源,最多可以节省50%的生产成本。”

  原因二:

  法规空白“造就”奶业行规

  专家表示,法规上的盲点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奶企为了谋求利润,打擦边球。

  王先生表示,鲜奶不同于酸奶,如果企业对产品的销量估计不足,在接近保质期极限时这些牛奶仍没办法销售完,就会把这些牛奶回收再造。

  除了将快过期的牛奶回笼,另一种情况就是企业对某些指标信心不足,重新回收加工。“这两种做法都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影响。在国外,都有明确规定,回收的牛奶不允许进食品链。但我国只有对不合格牛奶的处理标准,但对非过期存奶的处理问题,国家没有相关标准。标准的缺失导致一些企业铤而走险。”

  原因三:

  快速扩张导致管理混乱

  王先生表示,在原料奶成本较高的情况下,都是一些生产过剩,品牌影响力不大的中小企业在进行这种操作,而作为一线品牌的光明被曝光,显然令人遗憾。

  王先生认为,这是中国乳品企业2002至2003年进入快速兼并期后,在磨合阶段出现的管理问题。 这也为其他准备走兼并道路的奶企敲响了警钟。 晨报记者:杜娟
http://finance.sina.com.cn/xiaofei/consume/20050610/03001673208.shtml
分享 转发
TOP
2#

哈哈,等我在18楼养翻只奶牛先。
TOP
3#

买头奶牛回来自产自喝
TOP
4#

38度5 在 2005-6-10 9:59:27 发表的内容
我儿子是不是得改喝奶粉了?

奶粉看来也要买进口的。
TOP
5#

骇人听闻的光明牛奶 ZT

发信人: coohonline (coohonline), 信区: Stock
标 题: 骇人听闻的光明牛奶(国内最大的乳品生产商) 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Jun 6 15:55:00 2005), 站内


http://www.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idWriter=0&Key=0&strItem=no04&idArticle=433469&flag=1
民生大参考独家惊暴:名牌牛奶如此制造 天基首家网评(一)
新闻作者: 民生大参考 新闻来源: 河南电视台三频道
[电视原声直录]
名牌牛奶如此制造(一)
前几天,不少观众打来热线说,最近在超市里很难买到塑料软包的光明纯牛奶,就是我手里拿的这种。记者对此进行关注,没想到在这牛奶难买的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我们的记者乔装改扮,经过六天的明察暗访,终于彻底揭开了一个牛奶生产的黑幕。
5月29日,根据观众反映,记者首先来到郑州市经三路上的一家大型超市进行调查。
软包现在没了 现在好多店都没有那种了
随后记者又去了家世界、九头崖、思达、金博大碧波园店等几个大超市,都没有找到这种塑料软包的光明纯牛奶。超市工作人员都说,这种牛奶进入夏季就要撤柜,而撤柜的主要原因是天气太热。
天气热那种放着容易臭
天热容易臭?记者在这种光明纯牛奶的包装上清清楚楚地看到,常温保存三十天,这样的保鲜期并不算短,为什么要在入夏时匆匆撤柜呢?对于这个疑问,光明牛奶的厂家促销员没有正面回答,但她却提醒记者,最好别买这种塑料软包的光明纯牛奶。
最好别买 奶质不一样 奶质特别稀
为什么光明自己的促销员都不推荐这种产品?而它大量撤柜之后,又流向何方?一位厂家促销人员无意中透露了实情。
同期撤柜之后都返厂了
那么这些塑料软包的光明纯牛奶返厂之后,又是被如何处理的?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那些返厂牛奶没有被销毁 都露天放着 很多都被太阳晒坏了然后这些变质牛奶又重新拿去生产了
变质牛奶是否真的重新用于生产?记者按照知情人提供的线索,乔装改扮,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查。三频道记者独家报道。
名牌牛奶如此制造(二)
在一般消费者看来,光明乳业是全国知名的乳制品企业,它生产出来的牛奶应该让消费者一百个放心,怎么可能用变质牛奶进行生产呢?记者带着巨大的疑问乔装改扮,深入厂区,亲历了变质牛奶的加工过程,而记者所见的生产条件,简直让人脏不忍睹。
5月30号早上七点左右,记者经人介绍,来到位于郑州市秦岭路北段的这家工厂应聘散工,一进门记者就看到,数千件光明牛奶露天堆放,虽然这些牛奶都还没有拆箱,但都沾满了尘土,有些箱子已经破损腐烂,周围苍蝇横飞。
过期没人要的 别人打回来的这是弄啥的 我们还要用的
记者今天的工作就是和其他散工一起,把这些箱子拆开,划破奶袋,把牛奶收集到大桶里,为一种叫回奶的工序收集奶原料。
啥是回奶 回奶就是把变味的奶在回锅重新生产

上午九点左右,散工们开始干活,当这些光明牛奶被拆箱之后,整个房间立刻恶臭扑鼻。
可臭可臭可臭的 我这也是一身都臭

散工们无法忍受这种恶臭,只好不停地用水管冲洗这些软袋牛奶。而这时厂里一位经理又特别交待说,脏的烂的一个都不能少,都得用上。
脏的烂的可多 都得撂里边

成堆的软袋牛奶被放在地上,有人时不时用脚把堆积的软袋牛奶拨到划奶工手边,这些工序就地进行,没有任何消毒措施。

按说它这都应该倒掉 我看见有虫子 我还看见有蛆

很多奶袋子上沾着腐烂物和蠕动的蛆,划奶时这些脏东西经常会掉进奶桶,一些乱飞的苍蝇也淹死在牛奶桶里。
有苍蝇和蛆这还管喝吗 咋不能喝?哪个厂都是这 只是有的你没看见(呵呵)
还有些牛奶开袋之后,已经成了豆腐渣状,从包装袋上看,一些牛奶早已过期。而记者还发现,有些没过期的牛奶也被划开倒入桶里。
过期不过期搀一块儿?都是不能要的
工人们告诉记者,这些不过期的牛奶由于露天暴晒,也已经变质。
这些混合着各种污染物的变质牛奶装满一大桶之后,就被推进了车间,每桶大概有一百多斤重,工人用管子把这些牛奶都吸进一个被称为回奶罐的金属容器里。
不兑好奶了 不兑了 生产现场声

记者看到,这个车间一共有四个回奶罐,总容量是三十二吨。这儿的工人告诉记者,回奶生产一般都是晚上进行。
每天晚上七八点 我们就过来上班
记者在生产线上看到几张白色卡片,上面清楚地写着"光明回奶"的字样。看来这条生产线是生产回奶的专用生产线。而在车间一旁,靠墙堆放的全是新生产出来的光明纯牛奶、光明巧克力奶等产品,这些产品是不是回奶产品呢?
回奶生产出来的还是这奶?啊 是纯奶 还是光明的?啊那巧克力奶是吗?啥奶都管生产
到底这里生产回奶的量有多大?记者大约估算了一下,这批散工一天的划奶总量大概两万袋,仅我们参与的这批散工,五天就为车间提供了二十吨回奶原料,而当记者第二天再次来到厂里时,发现前几天收集的二十吨回奶已经被生产线消耗掉,又换了一批划奶散工在干活。采访进行到这儿,记者心里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疑问:如此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这里显然不是一般的黑作坊,为了弄清真相,记者在整个厂区转了一圈,发现车间的前面还有一个办公大楼,楼前的操场上停了四五辆有光明山盟标志的送奶卡车。而操场前面,是这家工厂的正门。在正门口,记者竟然看到了"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的金字招牌。这个厂和光明乳业究竟是什么关系?记者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2003年12月15日,光明乳业兼并郑州山盟乳业成立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这里是光明乳业在郑州的子公司   
郑州就这一个厂? 就这一个厂
仅此一家,别无分厂,也就是说,那些回奶产品并不是假冒产品,而是光明厂家自己在回收变质牛奶并进行生产和销售。三频道记者独家报道。
在这种塑料软包的光明纯牛奶的包装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样的说明:您喝的每一滴光明牛奶,都有光明三保科技的保障。一是保安全,二是保新鲜,三是保营养。看来这种三保承诺在回奶生产中并没有兑现。那么这些回奶产品究竟卖到什么地方了呢?记者又进行了跟踪调查。
6 月1号,国际牛奶日,记者再次来到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由于这里夜晚比白天戒备更加森严,记者只好翻墙进入厂区,在这里记者看到,厂区内灯火通明,放置有回奶罐的车间里不断有人员走动,回奶生产线则机器轰鸣,几名工人正在包装刚刚下线的产品,而车间外则是另外一个忙碌景象

6月1号,国际牛奶日,记者再次来到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由于这里夜晚比白天戒备更加森严,记者只好翻墙进入厂区,在这里记者看到,厂区内灯火通明,放置有回奶罐的车间里不断有人员走动,回奶生产线则机器轰鸣,几名工人正在包装刚刚下线的产品,而车间外则是另外一个忙碌景象


装车画面

这些用回奶生产出来的产品将被运往什么地方呢?记者决定跟踪这辆正在装货的货车 
快点快点,是不是这辆,就是   
晚上12点左右,货车驶出光明山盟厂区,向郑州市西区方向开去,记者特意留心了这辆没有标明光明山盟字样的货车车牌号
跟上去,近一点,看到了,豫AA7931
12点20分,这辆货车在郑州市工人路路边停了下来
开始卸货了
记者看到,车上装的是满满一车乳制品,从所用的简易包装箱上可以看出这些是都塑料软袋包装的乳制品,而接收这些乳制品的商铺,门头上十分明显的写着光明山盟乳品配送中心的字样。
8箱,9箱,有几十箱
凌晨1点左右,送货车又来到陇海路上第二个送货点,这里仍然是一家光明山盟乳品配送中心,经过一路跟踪,记者发现,从回奶生产线上下来的产品都被送到了光明山盟的配送中心,凌晨3点左右,货车送货完毕,返回公司。三频道记者独家报道 
串词:那么这些配送中心和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这些回奶产品究竟又是销往什么地方呢?第二天,我们的记者就对郑州市的部分光明山盟乳品配送中心进行了走访

6月2号中午,记者首先来到了位于郑州市天明路上的这家光明山盟乳品配送中心,在这里销售的正是记者在回奶车间里见到的那些塑料软袋乳制品,包括光明纯牛奶、光明心爽酸酸乳、山盟纯牛奶以及山盟酸牛奶,当记者表示要购买时,商店老板两次拿给记者的竟然都是过期产品

这是5月1号的,(又拿两袋山盟纯奶)这也过期了

商店老板向记者解释,这些过期牛奶是还没有来得及返厂的,他们是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的签约配送站,公司生产的塑料软袋牛奶主要就在他们这里销售,那么这样一家配送中心,一年能销售多少这样的产品呢?
我们是35万
老板还告诉记者,由于他们刚做没多久,这样的年销售额和其他配送中心相比还比较低,随后记者又来到郑州市东三街上的另一家光明山盟乳品配送中心 
去年是100多万,120万
即便这样,这位老板告诉记者,他们还不是郑州市销量最好的配送中心,那么这些配送中心又是如何完成公司制定的销售任务的呢?据老板讲他们以批发为主,除了把产品送到划定区域内的各中小超市、百货商店、饭店外,还要为那些办理定奶月卡的附近居民送货上门,
哪种卖的比较好?纯奶和酸奶都可以
那么郑州市有多少这样的签约配送中心呢?这些配送中心每年的销售任务又是多少呢?记者以加盟为由拨通了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的电话
郑州有多少个配送中心?50个,多的有100多万,少的有40万左右
那么,记者在厂区内看到的那些过期牛奶是不是都是从这儿返厂的呢?
保质期是30天,20天之后可调换10箱
记者按照最低的年销售额40万计算了一下,郑州市50个配送中心一年的销量至少有2000万袋,10%全部返厂调货的话就有200万袋,这200万袋又有多少被生产成为回奶产品喝进了市民的肚子里,记者无法估计,而记者在街头的随机调查中发现,这种塑料软袋装的光明山盟牛奶还颇受市民的欢迎
你家喝什么牌子牛奶?光明的,山盟的喝吗?经常喝/软袋那种/我觉得山盟的可以/方便
据了解,由于许多消费者喝牛奶都有长期饮用固定牌子的习惯,所以光明山盟这种名牌产品在消费者中占了很大的份额,几乎没有人对它的产品质量产生过置疑,更没有想到厂家会对过期的牛奶重新进行加工。
不可能/应该不会出现那种情况,
那么牛奶的加工和生产是否允许使用这种过期变质的回奶呢?用回奶加工成的乳产品品质是否还能有保证呢?记者咨询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赶紧联系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查处
截止记者发稿,郑州光明山盟乳业有限公司的回奶生产线仍然在继续生产。三频道记者独家报道

本新闻线索提供者已获得特别线索奖,并获得由河南电视台三频道提供的现金1500元人民币。同时,夏季到来,为了保护您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天基人才网、河南电视台三频道欢迎您将身边的、您知情的食品安全问题向我们提供新闻线索,我们将以客观的视角,伸张正义,对不良行径进行暴光,并协同有关部门严查。
线索一经采用,也将予以重奖!
线索热线:0371-65740333 65969977-917
EMAIL:editor@ tjinfo.com
线索QQ:191381397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 193.175.53.21 ]



____________________
TOP
6#

一位业内人士的话:
我在一个与牛奶行业相关度根高的单位工作至今已有4年,由于是做BD的,与无数的牛奶企业打过交道,所以深谙牛奶行业的内幕。可以说现在该行业内没有一家国内奶制品企业的产品的令人满意的。说句丧气的话,有些牛奶产品的质量,那叫一个差。为什么呢?因为原奶质量太差。希望多赚钱,农牧民叔叔们往原奶里面掺水也就罢了,关键是由于技术落后,原奶从奶牛体内出来后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规定的程序运送到生产线上。牛奶是极易变质的食品,标准运输条件至少是要求原奶从母体内出来后立刻进入摄氏4度的状态,并且尽可能快地进行加工!大家可以想像中国北方的那些牧区,有这种条件么???再加上饲养技术落后,奶牛病发率很高,要么花钱让牛吃抗生素,要么干脆连这个也免了,“坚持生产”。所以在进入生产线之前绝大部分(90%以上)的原奶就污染严重,有一些还是高度污染!为什么至今国家卫检部门也不制定新的原奶卫生标准,道理就在于此。欧洲的标准是3-5万/毫升(菌群),我们是一级奶50万/毫升。二级100万。就这样也没有多少能够达到,许多原奶在上生产线时已经好几千万了,就是上亿也不稀奇。所以也就不用制定了!

原奶质量这么差,那怎么办?没问题!企业无一例外的都是选择改进生产工艺来解决。牛奶的加工处理主要是一个灭菌(杀菌)并包装的过程,主要有两种方法:巴氏灭菌法和超高温灭菌法。前者的通常做法是将原奶加温到摄氏72-80度3-15分钟,这样就能尽可能的杀灭原奶中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并能最大限度的保存牛奶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而后者则是使用特殊的设备,将原奶加温到摄氏135-140度,保持1-3秒,彻底消灭原奶中的一切微生物,不过由于温度越高,对牛奶的口感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破坏就越大,因此超高温灭菌奶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就比巴氏灭菌的牛奶差多了。不过由于中国的原奶质量差,所以许多企业的巴氏灭菌法都采用85-90度,甚至更高,以杀灭原奶中的大量微生物群落。这两年还出现了所谓的“超巴”灭菌的工艺,温度高达120度以上,已经和标准的超高温没什么区别了;不过就这样还不行,所以这两年来超高温灭菌奶越来越多不是例外,因为这种方法由于外包装的先进性常见的超高温灭菌奶(利乐包)只要生产过程不出问题,保质期内变质的倒是较少。不过超高温灭菌也不是万能的,为了杀菌,就需要采用更长的时间,4秒不行就10秒,或者15秒,总之杀到无菌为止!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许多消费者觉得牛奶不如以前好喝的原因。

那为什么说归根结底这都是价格战惹的祸?牛奶行业的兴起不过短短的5,6年时间,前两年的利润倒是很高,不过都用来开拓市场了,基地建设没有跟上;近两年的竞争又非常激烈,所以同许多行业一样,价格战频发,企业迫于利润越来越少,少量的资金只能投入到市场开拓上,特别是促销上,也只能把基地建设放在最后。所以别看那些广告吹得多玄乎,什么这个牧场,那个草原的,都是骗人的!基本都是没有的事。北方的两大乳企牧场有倒是有,不过只是摆摆样子,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的销售需求,绝大部分都是农户的散养,质量不用说了。至于光明,想想它在那里就知道了!没有高质量的奶源基地,包括优质的饲料(倒不用牧场草原什么的,这也是个误导),卫生的饲养条件,科学的规模化管理,良好的后勤服务,当然还有现代化的储运设备,没有这些,就不会有优质的原奶,我们的产品质量就不会提高。可是只要价格在不停的下降,企业的利润就会下降,前面所说的高质量的奶源基地就是空中楼阁,永远不会实现。所以我们越是买便宜的牛奶,牛奶质量就越差!

大家也不用苛求光明,它算倒霉,被查出来了;没被查出来的多了去了。说到饮奶的建议,倒是有几条提供给大家,仅供参考:

如果你是有钱人,还好这一口儿的,就喝进口(纯进口,在国外生产的,下同)的液体奶,虽然贵,可是物有所值。我们单位的有钱人都这么干!(别砸板儿砖!这里没有日货)

如果手头稍紧(跟上边相比),买进口奶粉!不是婴幼儿奶粉(那玩意儿贼贵),普通的就行。兑水喝的效果绝对比大多数国产液体奶好得多!

如果手头再紧(跟上边相比),就买酸牛奶。记住,是酸奶,而不是酸奶饮料,区别的简单方法:蛋白质含量高于2.6%的,是酸奶;否则,就是饮料!为什么酸奶还可以买呢?因为酸奶有一个发酵的过程,如果原奶抗生素含量太高或者微生物群落(或其尸体)太多的话,发酵就会失败,所以国内的酸奶基本上都是还原奶(用奶粉兑的),不过基本上都是进口的质量还有保证的奶粉兑的。许多国产的奶粉想做酸奶都不行!所以只要是酸奶,基本上说明原料质量还不错!

如果手头再紧(跟上边相比),就要看你运气了!根据我的经验,有一些地方小厂的产品反而比所谓的大品牌强得多,下列的品牌可以尝试(吃的好告诉朋友,不好也别来找我!!!)福建的长富,广东的晨光,江西的阳光,云南的雪兰,北京的三元,武汉的扬子江,山东的佳宝和琴牌,黑龙江的龙丹,这些都还不错。

其他的品牌不是说不好,不过我前边提到的东西或多或少都有,大家自己看着办吧!
TOP
7#

看到心寒! 快拿生产这种垃圾食品的JS去枪毙。
TOP
8#

leslie 在 2005-6-10 10:32:33 发表的内容
看来真的要请奶妈了

直接喝原泽原味的,呵呵。
TOP
9#

我儿子是不是得改喝奶粉了?
TOP
10#

看来真的要请奶妈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