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品发烧(二)------谈谈声音重现与现场 [复制链接]

查看: 7055|回复: 26
11#

huang 在 2005-7-18 20:13:11 发表的内容
好文,精彩。


赞同!
TOP
12#

已阅,转同志们学习讨论
TOP
13#

受益非浅!
TOP
14#

首先感谢楼上各位对“一品发烧”系列的关注,特别是舒存、Dr.PAN、开心果、3L-AUDIO等朋友的指正,我只是将自己不成熟拙见摆于台面与各位共同探讨。再一次衷心感谢。下面我就舒存兄对录音好于现场的看法略做说明,看看是否有一定道理。
记得前几年我们在评价香港流行乐坛“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时,总是说他现场演唱时走调,其实何止一个黎天王,如果你看过中央电视台的歌手大奖赛,因为现场紧张而导致音准不佳,跟不上伴奏节奏的比比皆是,其实听过音乐会的都会发现歌手或乐团出现瑕疵的现象,可他们录制的唱片却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说录音好于现场是不足为奇的。现场的魅力在于一种气氛,在这种气氛下人们容易被感染,就像欣赏球赛,坐在电视机前看转播肯定比现场一些后排座位看的清楚,就单说转播时精彩镜头的一次次慢镜头重放就足以比瞬间即逝的现场来的明白,但还是有人到现场去观看。说录音好于现场不足为奇,不等于说录音可以取代现场。现场聆听更加直接,可以近距离感受音乐家们的精彩表演,而且现场演出往往有许多即兴处理的成分,产生互动效果。
TOP
15#

爱玩音响 在 2005-7-19 14:21:11 发表的内容
首先感谢楼上各位对“一品发烧”系列的关注,特别是舒存、Dr.PAN、开心果、3L-AUDIO等朋友的指正,我只是将自己不成熟拙见摆于台面与各位共同探讨。再一次衷心感谢。下面我就舒存兄对录音好于现场的看法略做说明,看看是否有一定道理。
记得前几年我们在评价香港流行乐坛“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时,总是说他现场演唱时走调,其实何止一个黎天王,如果你看过中央电视台的歌手大奖赛,因为现场紧张而导致音准不佳,跟不上伴奏节奏的比比皆是,其实听过音乐会的都会发现歌手或乐团出现瑕疵的现象,可他们录制的唱片却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说录音好于现场是不足为奇的。现场的魅力在于一种气氛,在这种气氛下人们容易被感染,就像欣赏球赛,坐在电视机前看转播肯定比现场一些后排座位看的清楚,就单说转播时精彩镜头的一次次慢镜头重放就足以比瞬间即逝的现场来的明白,但还是有人到现场去观看。说录音好于现场不足为奇,不等于说录音可以取代现场。现场聆听更加直接,可以近距离感受音乐家们的精彩表演,而且现场演出往往有许多即兴处理的成分,产生互动效果。

爱玩音响兄的说法也很有道理。
TOP
16#

从哲学上讲,版主的观点是典型的相对主义,不可取。从科学上讲,有许多错误,除了前面几位提到的,再随便列举几个:
1、“如果在空旷的、没有任何遮挡的广场上,即便是一代名琴斯特拉迪瓦里恐怕也难发出甜美、润泽的声音吧?”实际上剧院声学设计的重点是保持声音的响度,让最后一排的听众听到尽量接近真实响度的声音,至于声音的美化只是副产品而已。只要是好琴不要说在广场上,就是在草原上也照样好听。
2、色彩真实与否有严格科学的标准,如色温值等,可测可控,而非相对。
3、“按说以一个话筒拾音应该是最接近现场的,因为我们也只有一副耳朵,在音乐厅里也是一个拾音的点。可什么我们可以在乐器齐奏时清楚的分清各种乐器的声音,甚至可以分辨出一件弱奏乐器发出的旋律呢?那是因为我们人体的大脑对各种听到的声音信息进行了分析,使我们可以忽略其他同样响亮的声音而着重聆听你希望听到的那件乐器发出的旋律。但录音机没有我们大脑的这种功能,只能如实的记录下所有的声音,因此在回放时显得嘈杂不堪。”你忘了听录音时也是要过脑子的。
4、“它是一种电与声的物理运动。而真实的乐器则不经过电子转换,完全是纯物理的振动发声。”电的运动听不到,不论从哪儿发出来,真正听到的只有振动。
5、“怎么可能指望用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的器材鸣放出与这些各个种类的、价值连城的名琴一样的声音呢?”反正我用几千块的音响放出了几千人的声音,反正都是嗡嗡的一片也没听出差到哪儿去,不知这个账怎么算。
………………
最后编辑zhongruchao
TOP
17#

分析得透切!!!
TOP
18#

该用户帖子内容已被屏蔽
TOP
19#

舒存 在 2005-7-18 19:07:15 发表的内容


一、    关于现场
“自然界中绝对真实的声音是不存在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还是通过与音乐有关的乐器来举例论证吧。”

“小提琴的声音是大家最熟悉的,可谁能说出小提琴最真实的声音是什么样呢?如果在空旷的、没有任何遮挡的广场上,即便是一代名琴斯特拉迪瓦里恐怕也难发出甜美、润泽的声音吧?可你能说它发出的声音不真实吗?”


音响重播小提琴的声音,是他演奏音乐发出的声音。


“世界各地有许多著名的音乐厅,如维也纳的金色大厅、卡内基音乐厅、悉尼歌剧院等等,由于它们的建筑结构不同、声学处理不同、残响时间不同,所以同一把小提琴发出的声音在不同的音乐厅也同样存在着细微的差别,这也是许多音乐爱好者在评论音乐厅效果好坏时有各种说法的原因,可你能判定哪个小提琴在哪个音乐厅发出的声音才是最真实的呢?所以,绝对真实的声音是不存在的,即便是在现场你听到的声音也是相对的。那么,以现场听音作为声音的评判标准是否也会有失偏颇呢?”

稍微了解一点就知道,所有好声的音乐厅都有相似的标准。

但还是有各自的特色差异.


二、关于录音
“声音是受环境影响的,而音乐厅是建筑师根据声学原理并结合自己独特的建筑设计风格建造的。每个音乐厅或多或少地体现出建筑设计师的风格,保留了建筑师对声音、对音乐的不同理解。”

“从音响的角度来看,应该再加上建筑师对声音的处理因素。因此是否可以这样说,音乐从开始诞生的一刻就浑身布满了人为的烙印呢?”

音乐厅或歌剧院的声学设计没有什么追求设计师个人风格的,只有一个目的,为了演奏音乐。


“现代录音技术往往采用高保真的拾音话筒,采取多话筒、多声轨的录音方式,最大限度接近真实的采集声音,然后经过录音师的重新混音,平衡各音轨的音量,使各种乐器以一种和谐精准的状态展现出来。”

多话筒还是少话筒,并不是这么理解的吧?目前各类音乐的录音,基本都放弃了多话筒拾音。


“在乐队中,小提琴的声音肯定比不上小号发出的声音嘹亮,而定音鼓肯定比小军鼓来得更有气势......”

管弦乐队中的小号是不允许发出所谓“嘹亮”的声音的,找个好乐队的演奏,自己到现场去听听就知道了,尤其是欧洲的乐团。


“录音是可以反复录制的,因此无论是乐队、歌手还是录音师都可以对不满意的地方推倒重来,直至满意为止。而现场演出则不然,它属于一锤子买卖,如果演出时有瑕疵、演出场地有缺陷也无法弥补。因此,单就录音来说,好的录音效果可以超过现场是不足为奇的。”

纯粹从声音的悦耳角度来说,任何录音也不可能比现场更好听。如果录音更好听,现场还有生存的可能吗!


完全同意这点.
TOP
20#

厉害!不知是哪位DX的马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