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发烧,但确实是个音乐与音响爱好者.在这方面我的行为主要有3个:
第一,听音乐;
第二,听录音;
第三,听器材;
以上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无论是在时间与精力上都占有绝对优势!但这与发烧似乎没有关系,为什么呢?一方面,我听音乐的时候经常忘记器材的存在,不是因为器材好而只注意音乐,而是因为音乐而忽略了器材;另一方面,我不能不听音乐,可以忍受劣质器材听音乐,对器材的期望以及想拥有高档器材的欲望也不高.
然而,在我买器材,或添置了新器材的时候,就忍不住要听听器材;买了新唱片的时候注意力往往也不在音乐上,而是在录音品质上,这又非常接近发烧友们经常做的工作.
一个有听器材嗜好的音乐与音响爱好者,特别是发烧友对有机会多听多对比器材是非常感兴趣的.这方面,对我来说虽没有听音乐的兴趣那么高,但毕竟也好这一口!
而有这个嗜好的人若能有几个从事器材买卖或制造的朋友,不但可以多些这方面的机会,也会从他们那里学到很多相关的知识.
前些日子,收到朋友发过来的一对新设计出品的喇叭线.
尚瑞LF-Cu喇叭线,因太太住院,线收到后,一直睡在包装箱中,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太太出院后终于有时间见识一下"庐山真面目"了!
打开快递的外包装箱,里面躺着精美的装线礼盒,仿佛一个超级大的首饰盒!
透过尚瑞拼音的第一个字头S的变形透明窗,粗壮精细的喇叭线在淡粉色缎子的映衬下实在让人喜欢...
刚买器材的时候,把器材摆好位置,听音乐立即就感觉到没有在专卖店的效果好,考虑到人家用的是五六百元的信号线,千元级的喇叭线也就不太强求了,我全都是用的随机线.想着将来器材磨合稳定之后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再通过线材微调,该着我不该破财,器材用了半年之后,声音越变越好听,基本上可以满足我听音乐的要求,其间也体验过在其他系统上通过搭配线材等音响配件的效果,除了三大件之外,稳压电源,电源线\信号线\喇叭线这几件价钱加起来达到3K多,虽然也有不小的改善,但总觉得不值,因为这种搭配,总价格与我的搭配方案基本一样,但效果不如我把投资全部用在三大件上好!
本来计划在SA CD唱片普及之后,先上一台差不多的SA CD播放机,再增加一台有特色的胆前级,再开始搞些线来玩玩.
因为我米少,且用过的东西不是用的连修都不可以,我是不舍得更换的!
所以,当器材逐渐搭配齐全之后,除了听音乐之外,若想让器材有点新鲜感,就只能通过换换线材了,而不是淘汰旧器材...
现在看来这个计划不得不从新调整了!得到朋友发来的这么漂亮的喇叭线,我怎能等到所有的器材都如前面说的那样之后才用呢?
另外,朋友也是有任务的,希望听后提些意见,所以从医院回来之后,就立即换下原来买器材时候白送的喇叭线,换上新线,开始做作业...
实在不好意思,自从换上新线,一直到现在,一次也没有把旧线换上进行对比!
不是一个级别的东西,真不值得我将两条线来回换来换去地对比,有这个时间还是多听些音乐更有价值...
与我原来的随机线相比,尚瑞喇叭线的说明中的相关描述非常贴切.
新线比旧线明显地好,也没有对比的必要,花那么大的心血对比线材,还不如我把朋友那条新德克的fs-01喇叭线拿来对比对比更有意思.
新线换上已经5整天了,虽然想与新德克的FS-01喇叭线做对比,但换上新线之后明显比我以前用的随机线强,就舍不得放着音乐不听而去对比线材!想早些知道这两种喇叭线我听后有什么不同感受的朋友就只好等等了...
前面已经说了,与我的随机线相比,尚瑞喇叭线的说明中的相关描述非常贴切.但估计有些朋友还是希望看到我的具体体验...
因为我不烧,所以我的器材自从买回来之后仅仅做过摆位的调整,两年多了没有更换过任何一件东西!因此器材的特点我也足够熟悉.另外我也没有收藏唱片的嗜好,虽然唱片不算多,但每张唱片我都反复地听,而且在唱片刚买回来的时候其实听的并不是音乐,而是录音,这是我的一个毛病每当听新唱片的时候我都不由自主地注意唱片中的录音效果如何,而且越是我不熟悉的曲目,我听的次数就越多,直到把唱片听到耳熟能详的时候,我才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上.
也正是这样,我对自己的器材和唱片说了如指掌,一点也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