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重新认识音乐丝带圆形喇叭线 [复制链接]

查看: 13024|回复: 84
21#

dragonboy 在 2006-2-28 8:42:24 发表的内容
声音是越密越好吗?恐怕还是要看整体的表现吧

“恰当”二字是难得的。
TOP
22#

U-571 在 2006-2-28 8:26:25 发表的内容
大奔再好.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呵呵

您也用NORDOST圆型喇叭线吗?分享一下您的感觉如何?
TOP
23#

只掌握机电或电子工程的理论是做不好音响的,他们都认为我们是疯子。我们公司的通讯电缆设计专家就绝对不相信达到一定层次后(如果以前用的是铁线,后来换成镀银的,他认可有很大改变的)换线如换机,更不相信1万元一米的的纯银线和他做的10-20元一米的镀银线在信号传输上会有多大区别(可是有理论依据和测试数据的啊)。
TOP
24#

38度5 在 2006-2-28 12:49:10 发表的内容
[呵呵,大家讨论很热烈啊,,线材确实还没有听过万能的。xlo签名版(比参考高一个档次)我也拿过和vahalla  对比过,中频质感密度确实优于丝带vahalla 。 尤其低频下潜和控制可谓出色.但是它一样有缺点,就是高频在vahalla面前立显暗淡无光,而且还有点干涩.差距非常大.而且流畅度已经很好的xlo在丝带面前也逊一筹。天价的audio  note  和丝带比,低频也好不到那里去,,在大系统上面分分钟也会出一塌糊涂的低频。AQ铜线老大火山岩大部分时候可以把书架箱的声音推出饱满宽松的中低频,有落地箱的感觉,但是对于天朗土贝丽来讲,却不合适。但是他们都是好线,我们搭配线材很多时候是在用它的优点,有时候也用它的缺点来达到目的。 所以各有各精彩,多搭配,多试听。自然慢慢就找到自己喜欢的声音了。而这个时候,,声音是否真实,密度如何,动态如何,别人评价如何都是不是很重要了。除非你的系统是买来给别人听的。

高度认同许兄的观点:线没有万能的,搭配重要。
最后编辑xinhuawang0
TOP
25#

scfan 在 2006-2-28 14:21:43 发表的内容
请设想,如果你器材的音乐表现力和设计师的音乐修养休戚相关,那么再检验一下你所有器材的设计师或者制作者,你有何结论?

我到很赞同设计师的音乐素养是设计好器材的前提的观点,这也是我不太欣赏国产器材的一个原因:他们的设计师可能很懂电子,DIY些器材自己听可以(符合自己的标准就可啊),但他们听了几百场现场古典音乐啊?别跟我说听了很多唱片,如果唱片演绎不好就白听了的。
先有高音乐修养的设计师,知道什么是好的,然后才可以有好的产品的。一个设计师必须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的特色是什么,才可以设计出有生命力的东西。
   如果有的设计师说他可以根据我的需要设计,我是不敢要的(2年前敢要,而且买了),他怎么能够根据我的语言描述判断我的爱好呢?语言是无法表达音乐感受的。
   啊,我的话跑题了。
TOP
26#

能否告诉大家他们的英文名字?我跟NORDOST确认一下。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