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三款顶级电源线DIY记 [复制链接]

查看: 14864|回复: 75
21#

[upload=jpg]Upload/200622713495397748.jpg[/upload]


这是TEAC的T1转盘和丽特的解码器。有空开盖拍摄后再写一下摩机过程,相信对上述两种器材的拥有者会大有益处。

丽特的梁生看到后不要生气,因为我摩到连机壳都换了。
最后编辑卖油翁1
TOP
22#

呵呵,我改成紫衫龙皇吧
TOP
23#

昨晚进行了一场联合测试,稍后再进行单件电源线测试。
测试软件为:
1、《阿丽玛》、《雅拉的神奇》,重点测试低频和动态;
2、《荷花颂》、《童丽和古筝的故事》,重点测试人声和解析力;
3、《亲密爱人》、《大提琴女神》,重点测试乐器和音乐再现;
4、《烧之源》、《百年留声》,重点测试音场现场和平衡能力。

[upload=jpg]Upload/20062289381150585.jpg[/upload]
TOP
24#

我不会象JS哪样评价器材,我只想写点直接感受

(一)听《童丽和古筝的故事》。这张碟我原本以为一般的器材都能播得好,用上好线也不会有什么差别,然而差别却让我大跌眼镜。1、第一首歌的鼓声变得又大又扎实,原先其他一些曲目的低音以为不是鼓,现在鼓声清晰明了。录音时本碟的鼓声录得较弱,我试过在朋友哪里高档器材听,基本听不到低音鼓。2、能清晰区分古筝和吉它两种乐器及其定位。本碟以古筝为主伴奏,原来在古筝的掩盖下,对吉它的声音不留意。3、三角铁的声音清晰细致,原来也是不曾留意的。

(二)听许岚岚的《荷花颂》。这张碟雨林出品,录音非常好,我原本也以为一般的器材都能播得好的。1、换了这三条电源线后,明显感觉鼓声比原来大而狠,低频下潜更深。2、原来听此碟是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许的歌声异常娇美,腔调全是华北口味,曲目全是经典名曲,是我听过的最有仙乐飘飘感觉的碟了。换线后,竟然多了一点人间的味道,柔情似水,异常诱人。3、空气感大增,乐器的基音和泛音在空气中荡漾,许的声音吐字更清晰,能听清华北方言了。4、没有了更多的齿音,令人恍然大悟这样才是正确的。现场效果不可能有较多有齿音,流行歌里浓重的齿音是混响混出来的,或是MIC太差造成的,靓声HIFI碟不可能有。嘿嘿。
最后编辑卖油翁1
TOP
25#

我原来用的是从丽特购买的两条瑞宝、一条怪兽300散线做的电源线,第四条是淘到的没有牌子的电源线,它结构紧密,纺织扎实,材料质高,平衡大气。
TOP
26#

(五)听《烧之源》、《百年留声》。《烧之源》是录音非常发烧的唱片,它没有注明演唱者,这次终于听清楚有两首歌是蔡琴翻唱自己的歌,而《天堂》这首也确认是腾格尔翻唱重新录制的,原来总是将信将疑(第一首可以轻易地确认为蔡琴)。换线后所有歌的质感得以强化。而《百年留声》则类似于歌剧,一般的系统会播得很难听,这次可是听得有板有眼,交响乐团演奏得非常有气势,而宋的声音也是穿透性强,豪气干云!
TOP
27#

(三)听《阿丽玛》、《雅拉的神奇》。呵呵,低频的震撼使我不敢相信这是7英寸喇叭发出的声音,低频下潜直比南美脚踏舞,力度和速度也明显增强,现场感和节奏感增加,使人有跟着节拍跳舞或唱歌的欲望。由于中低频浓密,能听出罗海英的齿音、唇音、喉音甚至舌音,唇齿音之间连贯,过度细节清楚自然。
TOP
28#

[upload=jpg]Upload/20062289391847284.jpg[/upload]
TOP
29#

(四)听《亲密爱人》、《大提琴女神》。总体感觉是非常细腻,能听清楚擦弦的手法和震动余韵,一些由远而近和由近而远的声音过程清晰,残响消失自然。乐器基音准确,而泛音则浮荡在空气中,完全不是声嘶力竭的高音,而是实实在在的被空气包围着,乐感非常好。
TOP
30#

简单总结:最大的变化就是中频异常饱满,水分充足,聚焦准确,空气感大增。其次是低频力度和下潜加强,现场感更强;再次是人声不再声嘶力竭,乐声的高端边界清晰,谐波和泛音向上无尽地延伸,但不强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