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听TOP GUN HOTLINE4讯号线随感 [复制链接]

查看: 21268|回复: 145
11#

purplewb 在 2006-3-3 20:20:23 发表的内容
真心动呀!但我不知我的系统是否配得上HOTLINE 4。



purplewb  兄,你試試便知是否配得上了。
TOP
12#

一烁 在 2006-3-6 10:47:13 发表的内容
想知价格。



一爍兄,請收短訊。
TOP
13#

wzlzc97 在 2006-3-6 11:07:03 发表的内容
liushuei12 在 2006-3-6 10:55:56 发表的内容
还有在哪里有。


广州海印电器广场一楼的达声黑胶专门店骆生处有售,我也不太清楚售价,因为是FEVER老师留下给我试用的。



wzlzc97  兄,所有 FEVER  系列電源線和 HOTLINE   系列訊號線都沒有門市的,全部都是在 168  作網上推廣和銷售。
TOP
14#

wzlzc97 在 2006-3-8 0:25:48 发表的内容
fever 在 2006-3-8 0:10:49 发表的内容
食古轩主 在 2006-3-7 17:03:21 发表的内容
昨天中午收到HOTLINE 4 了,接上收音头煲了几个小时,晚上开声——

前段时间刚把Spendor LS3/5A 换成了杰作的钢琴漆版唯美二MK II (非常好声超值,迟些再发听感),正在狂煲,每天都要用《响宴》和《柏林之声CD III》来考察煲箱进度。昨晚也不例外,先用这两张碟各听几首,确定煲箱的进度,然后用HOTLINE 4 换下已煲透的 HOTLINE 3,打《柏林之声CD III》trac 1 开声。有HOTLINE 3 的煲线记录,以为声音会比较刚猛的,谁知竟然非常厚润,女声字正腔圆,竟比HOTLINE 3更为饱满丰润得多,空气感、质感非常强烈,信息量更大,一些非常细微的声响都清晰的还原出来了。更为难得的是,这全新的HOTLINE 4 竟能让我安安静静的把《柏林之声CD III》和《响宴》完完整整的听了一遍,虽然声底跟HOTLINE 3 无甚区别,但每trac都很新鲜......跟gamboll兄感觉一样,听完了这两张,接着只是想找其他的碟来听,而不是跟HOTLINE 3 比较。

几张碟听下来,问题也来啦。新线毕竟是新线,虽然音场更庞大,全频段能量更强、更厚重,但线条感较差,音像分离度也不怎么好。但潜质优厚,全新的HOTLINE 4 跟煲透了的HOTLINE 3比整体上已不输多少了,等煲上500小时,呵呵。。。。

用家都得感谢看不过眼兄吧,要不是他,老师会不会这么快就开发出HOTLINE 4吧?



食古兄,你說得對,要不是看不過眼兄使出激將法,說甚麽 HOTLINE 3  並非百份百殺低他手中的.........什麽、什麼名牌訊號線,只是百分之九十七、八,還差那麽一點點什麽、什麽的,HOTLINE 4  根本還不會面世哩。


老师,这个月有没有时间上来玩玩顺便指导下徒弟啊?这次会悠闲好多啦!不用满眼血丝周身累啦!



wzllzc97  兄,你打電話連絡駱兄安排時間吧,你如有空,也來我處玩玩。
TOP
15#

食古轩主 在 2006-3-7 17:03:21 发表的内容
昨天中午收到HOTLINE 4 了,接上收音头煲了几个小时,晚上开声——

前段时间刚把Spendor LS3/5A 换成了杰作的钢琴漆版唯美二MK II (非常好声超值,迟些再发听感),正在狂煲,每天都要用《响宴》和《柏林之声CD III》来考察煲箱进度。昨晚也不例外,先用这两张碟各听几首,确定煲箱的进度,然后用HOTLINE 4 换下已煲透的 HOTLINE 3,打《柏林之声CD III》trac 1 开声。有HOTLINE 3 的煲线记录,以为声音会比较刚猛的,谁知竟然非常厚润,女声字正腔圆,竟比HOTLINE 3更为饱满丰润得多,空气感、质感非常强烈,信息量更大,一些非常细微的声响都清晰的还原出来了。更为难得的是,这全新的HOTLINE 4 竟能让我安安静静的把《柏林之声CD III》和《响宴》完完整整的听了一遍,虽然声底跟HOTLINE 3 无甚区别,但每trac都很新鲜......跟gamboll兄感觉一样,听完了这两张,接着只是想找其他的碟来听,而不是跟HOTLINE 3 比较。

几张碟听下来,问题也来啦。新线毕竟是新线,虽然音场更庞大,全频段能量更强、更厚重,但线条感较差,音像分离度也不怎么好。但潜质优厚,全新的HOTLINE 4 跟煲透了的HOTLINE 3比整体上已不输多少了,等煲上500小时,呵呵。。。。

用家都得感谢看不过眼兄吧,要不是他,老师会不会这么快就开发出HOTLINE 4吧?



食古兄,你說得對,要不是看不過眼兄使出激將法,說甚麽 HOTLINE 3  並非百份百殺低他手中的.........什麽、什麼名牌訊號線,只是百分之九十七、八,還差那麽一點點什麽、什麽的,HOTLINE 4  根本還不會面世哩。
TOP
16#

食古轩主 在 2006-3-8 17:04:21 发表的内容
wzlzc97 在 2006-3-8 16:33:31 发表的内容
fever 在 2006-3-8 0:58:23 发表的内容
[quote]wzlzc97 在 2006-3-8 0:25:48 发表的内容
[quote]fever 在 2006-3-8 0:10:49 发表的内容
[quote]食古轩主 在 2006-3-7 17:03:21 发表的内容
昨天中午收到HOTLINE 4 了,接上收音头煲了几个小时,晚上开声——

前段时间刚把Spendor LS3/5A 换成了杰作的钢琴漆版唯美二MK II (非常好声超值,迟些再发听感),正在狂煲,每天都要用《响宴》和《柏林之声CD III》来考察煲箱进度。昨晚也不例外,先用这两张碟各听几首,确定煲箱的进度,然后用HOTLINE 4 换下已煲透的 HOTLINE 3,打《柏林之声CD III》trac 1 开声。有HOTLINE 3 的煲线记录,以为声音会比较刚猛的,谁知竟然非常厚润,女声字正腔圆,竟比HOTLINE 3更为饱满丰润得多,空气感、质感非常强烈,信息量更大,一些非常细微的声响都清晰的还原出来了。更为难得的是,这全新的HOTLINE 4 竟能让我安安静静的把《柏林之声CD III》和《响宴》完完整整的听了一遍,虽然声底跟HOTLINE 3 无甚区别,但每trac都很新鲜......跟gamboll兄感觉一样,听完了这两张,接着只是想找其他的碟来听,而不是跟HOTLINE 3 比较。

几张碟听下来,问题也来啦。新线毕竟是新线,虽然音场更庞大,全频段能量更强、更厚重,但线条感较差,音像分离度也不怎么好。但潜质优厚,全新的HOTLINE 4 跟煲透了的HOTLINE 3比整体上已不输多少了,等煲上500小时,呵呵。。。。

用家都得感谢看不过眼兄吧,要不是他,老师会不会这么快就开发出HOTLINE 4吧?



食古兄,你說得對,要不是看不過眼兄使出激將法,說甚麽 HOTLINE 3  並非百份百殺低他手中的.........什麽、什麼名牌訊號線,只是百分之九十七、八,還差那麽一點點什麽、什麽的,HOTLINE 4  根本還不會面世哩。


老师,这个月有没有时间上来玩玩顺便指导下徒弟啊?这次会悠闲好多啦!不用满眼血丝周身累啦!



wzllzc97  兄,你打電話連絡駱兄安排時間吧,你如有空,也來我處玩玩。[/quote]

好的,时间安排好通知您,还是专车接送,希望您能抽空来指导指导顺便吃下夜粥![/quote]

老师能否带上我去沾沾光??[/quote]


食古兄,待落實了日期再短訊通知你吧。
TOP
17#

gamboll 在 2006-3-9 0:51:10 发表的内容
这里向各DX请教个问题,cd唱片在录制时是否有相位问题?因最近在聆听过程中发现重播有些唱片时,有些乐器的摆位是相反的。
这里以雨果公司的《发烧◎港》及《雨果金碟二》两张唱片中的同一首曲目“渔舟唱晚”举个例子:《雨果金碟二》中的小提琴是在左前方,钢琴在右后方;而在《发烧◎港》中的位置则刚好相反过来,钢琴在左前方,小提琴在右后方


[upload=jpg]Upload/200639048584735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39049435708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390495710281.jpg[/upload]



当然这两张唱片的演奏者及录音时间都不同,存在在录制时特意安排反过来的可能,《发烧◎港》的“渔舟唱晚”选自《乡梦》(HRP7127-2/HRP7127G,由薛伟的小提琴独奏,王耀玲的钢琴伴奏;《雨果金碟二》的“渔舟唱晚”选自《花儿少年》(HRP730-2),由孙毅的小提琴独奏,周纫秋的钢琴伴奏;但我陆陆续续发现还有一些唱片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不知各位DX是否有听到这样的唱片?


gamboll  兄,你的問題與相位完全無關,只是樂器擺位的問題而已,除大型管絃樂隊各部樂器的擺放位置有嚴格規限外,一般來說,樂器的擺放位置是可以隨意之所至,如只有一枝小提琴主奏加上一台鋼琴伴奏,只要主奏樂器較伴奏樂器放前一點,誰在左面或右面都並不重要。但有些相同的錄音,如著名發燒唱片 VAN GUARD 廠的 THE WEAVERS  REUNION AT CARNEGIE HALL 1963CD版 和 LP 版 的左右聲道是反轉的,至於錄音反相的問題,更是比比皆是,中外古今都有,箇中原因,非常複雜,絕非三言兩語能弄清楚,只要我們弄清楚自己系統的正確相位,再不時做做相位測試,練好聽力,便很容易分別出那張唱片是正相,那張唱片是反相了
最后编辑fever
TOP
18#

gamboll 在 2006-3-9 19:39:42 发表的内容
wzlzc97 在 2006-3-9 0:11:14 发表的内容

欢迎来作客!


梧州人民的热情好客我深有体会,同样梧州也给了我很难忘的记忆:如吃梧州最出名的豆浆,在江边船上吃河鲜,但最令我难忘(一辈子都不会忘)的是当初头天晚上还是坐的士去酒店(东信宾馆)的,结果第二天出来见在酒店门口候客的不是的士,而是小船,也亲眼目睹了市民从窗口走出来坐船去买菜的情景,不知现在情况是否有改观?



gamboll  兄有興趣和我們在下月中結伴遊梧州嗎?
TOP
19#

gamboll 在 2006-3-11 0:38:16 发表的内容
fever 在 2006-3-11 0:00:02 发表的内容


ganboll  兄,只要每天開機後依我方法做幾分鐘的相位測試,讓耳朵熟習了正相和反相的分別,到換器材時或在初次聽別人的系統時,便很容易知道相位是否正確了。



fever老师,以前小弟以种种原因,一直不愿意去做相位测试(其实就是偷懒^_^),到现在发觉相位原来是这么重要和有这么多的学问,就想再偷懒都不行了;现在正想打开课本(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ntypeid=10&titleid=60321&page=12)一步一步来学习,希望得到老师的帮助。



gamboll  兄,請記着做了測試一定要交作業啊。
TOP
20#

gamboll 在 2006-3-9 19:27:53 发表的内容
fever 在 2006-3-9 3:09:40 发表的内容
gamboll 在 2006-3-9 0:51:10 发表的内容
这里向各DX请教个问题,cd唱片在录制时是否有相位问题?因最近在聆听过程中发现重播有些唱片时,有些乐器的摆位是相反的。
这里以雨果公司的《发烧◎港》及《雨果金碟二》两张唱片中的同一首曲目“渔舟唱晚”举个例子:《雨果金碟二》中的小提琴是在左前方,钢琴在右后方;而在《发烧◎港》中的位置则刚好相反过来,钢琴在左前方,小提琴在右后方


[upload=jpg]Upload/200639048584735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390494357088.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2006390495710281.jpg[/upload]



当然这两张唱片的演奏者及录音时间都不同,存在在录制时特意安排反过来的可能,《发烧◎港》的“渔舟唱晚”选自《乡梦》(HRP7127-2/HRP7127G,由薛伟的小提琴独奏,王耀玲的钢琴伴奏;《雨果金碟二》的“渔舟唱晚”选自《花儿少年》(HRP730-2),由孙毅的小提琴独奏,周纫秋的钢琴伴奏;但我陆陆续续发现还有一些唱片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不知各位DX是否有听到这样的唱片?


gamboll  兄,你的問題與相位完全無關,只是樂器擺位的問題而已,除大型管絃樂隊各部樂器的擺放位置有嚴格規限外,一般來說,樂器的擺放位置是可以隨意之所至,如只有一枝小提琴主奏加上一台鋼琴伴奏,只要主奏樂器較伴奏樂器放前一點,誰在左面或右面都並不重要。但有些相同的錄音,如著名發燒唱片 VAN GUARD 廠的 THE WEAVERS  REUNION AT CARNEGIE HALL 1963CD版 和 LP 版 的左右聲道是反轉的,至於錄音反相的問題,更是比比皆是,中外古今都有,箇中原因,非常複雜,絕非三言兩語能弄清楚,只要我們弄清楚自己系統的正確相位,再不時做做相位測試,練好聽力,便很容易分別出那張唱片是正相,那張唱片是反相了



谢谢老师的指点!刚开始时我还以为是把讯号线的左右声道接反了,后来检查来检查去,发觉自己没有接错讯号线,原来这玩意还存在这么多学问。我发觉如果一张唱片的左右声道反转的话,声音的离箱感特别不好,原本应该在左前方的乐器,感觉好象是跑到右后方隔壁屋去了;原本在左后方的乐器,却好象是闷在右边音箱里头了(但雨果这张不存在这问题),不知老师在听THE WEAVERS REUNION AT CARNEGIE HALL 1963CD版 和 LP 版是什么样的感觉?

至于录音反相的问题,如象老师所说那样,那就太复杂了,绝非我等初哥现阶段能懂的了;但据我所知,老师在相位问题上很有一手,甚至连一些音箱的其中一个单元接错相位都能听出来,不知老师在这方面能否指点一二象小弟这样的初哥?

不知其他DX手上是否有同样把左右声道反转的唱片呢?



ganboll  兄,只要每天開機後依我方法做幾分鐘的相位測試,讓耳朵熟習了正相和反相的分別,到換器材時或在初次聽別人的系統時,便很容易知道相位是否正確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