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和松香兄及各位朋友一起讨论,音箱的几个关键词,STEREO SOUND对... [复制链接]

查看: 19849|回复: 140
21#

希望对这些箱子了解的朋友,特别是使用这些箱子的朋友谈谈自己的体会,箱子的使用者谈体会,应该是更加全面。
TOP
22#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3-23 11:41:25 发表的内容
leslie 在 2006-3-13 17:07:12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63131704947751.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313171509517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313173337649.jpg[/upload]


此箱也是2音路扬声器的典范,完成度非常高。带背辐,想到类似形式的ALR JORDAN和ENSEMBLE,都是音场营造高手。从中低频段到高频的平直性相当优异,而阻抗特性也比较理想,胆机应该能推得很好。


这箱子的高频阻抗曲线看上去应该是“圆形”带式高音,类同RT1。
低频量感偏少些,但是延伸平缓下降,自然连贯;低频的速度、解析力及“质量”应该非常不错。高频延伸虽然不太平坦,但已经是达到人耳听力以上的范围里出现,影响不明显。
不特别追求低频“效果”,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TOP
23#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3-23 10:57:08 发表的内容
leslie 在 2006-3-15 16:35:58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631516353630192.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31516354674868.jpg[/upload][upload=jpg]Upload/200631516355633834.jpg[/upload]


似乎相位和阻抗的平直性比纯粹的频响平直性更重要。从300B单端就能基本搞掂H400就能看出来

200~10KHZ内很平坦,10K以上略微有些隆起,实际听感是高频略带艳丽和暖调的开扬感。

此外DALI的MS,H系列都有一个“尽量缩短单元频率工作范围”的理念,与LOWTHER那种全频单元反其道行之。虽然能使得单元的特性在线性范围内得以更好的发挥,但对于分频器的相位处理带来不小的问题,很是考验厂家的设计水平。此箱的带式高音其实是起超高音作用,因此和许多直接用带式高音做为高音的箱子高频表现不太一样。


从阻抗曲线、频响特性曲线看,此箱的“带式高音”好象只能称呼为“带形高音”,因为1、频率延伸不好;2、阻抗也不是“恒定”的。大概是有“内置变压器”的一类吧。
TOP
24#

leslie版主
有没有B&W801的资料?一个朋友打算买,想了解。谢谢!
TOP
25#

P0O9I8U7Y6T5R4E 在 2006-3-25 21:04:46 发表的内容
请问信号线上箭头方向接CD还是接功放


箭头(指向)方向接功率放大输入。
TOP
26#

p0o9i8u7y6t5r4e 在 2006-3-25 23:58:06 发表的内容
多谢,我是柳州的


柳州、桂林不太远,多联系。
TOP
27#

松香味 在 2006-3-25 20:35:54 发表的内容
leslie版主
有没有B&W801的资料?一个朋友打算买,想了解。谢谢!


那位朋友帮忙提供B&W801资料网站?
TOP
28#

是说老款,海阳怎么联系?非常失敬,还没联系过。
TOP
29#

leslie 在 2006-3-16 13:56:40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3-16 13:19:05 发表的内容


上面三位乐评家都直接参加了实际听音,他们的评论应该比较准确吧。个人认为能得到三位乐评家比较高的评价,主要是中高频失真小的原故。


换句话说,为了降低高频失真,放弃更高的延伸是必须的,也是DIY作品需要注意的地方?其中的矛盾有好的解决方法吗


希望得到小的中高频失真,首先要从单元人手,选择失真小的;另外才是设计制作。
降低高频失真,以放弃更高的延伸是不可取的。从FC3000的阻抗曲线上看不出是故意“放弃更高的延伸”,而是高频单元自然衰减加“阻抗匹配”影响的结果。但是可以看到它的“阻抗匹配”非常理想。
其中的矛盾有好的解决方法吗?——带式高音阻抗恒定,因此就不需要进行“阻抗匹配”;高频的延伸基本上完全由高音单元自己的性能决定。“其中的矛盾”自然就解决了。
TOP
30#

有没有关于“DALI主动分音”的(电器方面)资料?
以个人理解,是利用单元的电器特性“主动”分音,这种方式并不好。
“DALI主动分音”是怎么回呢?有电器方面资料就可以弄清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