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氢弹效应——营造梦幻低频 [复制链接]

查看: 36047|回复: 282
41#

震动转换界面?唉呀,又要捅漏子了——1、现有的数码音源不是震动转换界面,却被震动所干扰!2、喇叭与音箱之间的转换界面如何?音箱与房间的转换界面如何?房间与自然的转换界面如何?.........终于有所悟!我们听到的声音都应该是环境基音上的泛音!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问题。如果震动与喇叭耦合就是喇叭的基音(喇叭声),如果震动与音箱耦合就是音响的基音(箱声),如果震动与房间耦合就是房间的声音,如果房间与自然环境耦合就是自然的声音——而耦合的关键是相位不能乱!能量相干不串扰!不好意思。也许我又走远了............还跳到了2.5倍波长论上去了:音响最低频率的2倍、3倍就是房间的2、3次谐波.........2.5倍有一定道理!!但为什么差0.5呢?材质?界面?.........?总之不准确。
TOP
42#

至于功放和音源等就可以暂不讨论,不是不重要,而是先要有基础。
TOP
43#

我信神话 在 2006-5-2 0:56:54 发表的内容
[说法难以成立。4寸单元确实要比12寸单元瞬态响应要好,但是泛音落在中高音区。难道12寸落地的中高音一定比4寸书架的响应要慢?
低频泛音的好坏纯粹是频率响应是否平衡的问题。

不能这么看待的。
我理解:
任何固定结构、已知材质的物体本身震动特性而产生了它理论上的基音,所以具有一定结构的空间同样有着其基音。同样存在其泛音,在不考虑主动声波遇到障碍的情况下,当遇到主动声波的频率比基音更低的声波时,只有两个结果:一是通过产生基音与基音的泛音(包括奇次谐波与偶次谐波),二是房屋的物理结构的变化(损坏的过程)。而当空间内所有主动频率声音均低于房间基音频率时,可以认为空间特性并无产生其他频率!
    而如果主动声波频率大于空间基音2倍,小于空间基音3倍时,
它大量产生偶次谐波而其他不规则波形,如果主动声波频率达到空间基音三倍时,偶次谐波和奇次谐波都正常产生。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音箱能够产生30hz低频时,如果房间基音为20hz时,房间内的声音会包含着许多30hz和20HZ声波及其谐波之间的大量复杂波形。如果房间基音为10hz时,音箱的最低频率刚好激发房间基因及其泛音,同时不会形成相干。
    因此,房间基音才是音响器材的极限最低频率,其3分之一波长频率应该是音箱的极限最低频率。——这是相位不失真最大化对音箱与房间关系的要求。
    泛音论的目的就是要求重视泛音的相位不失真表达。
    如果房间不能容纳音箱的极低频(点),就产生着大量的房间基音及其往上延伸谐波,为我们聆听到的声音带来失真。如果房间刚好能够容纳音箱的极低频(点),也产生大量的房间基音的谐波,泛音也是多余地干扰我们聆听的声音,如果房间能够容纳波长等于音箱极低频点三倍的低频,那么,房间基音第一个藕次谐波和第一个奇次谐波就能顺利完成与音箱极低频点基音的过渡——从而避免无响室内音箱测试数据准确无误,实际使用上声音混乱不堪的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房间扩展房间容纳极低频率的下限来进行音箱与房间耦合的调较,也可以通过提高音箱极低频点来迁就房间基音的限制。他们都是努力减少泛音失真的实际措施。实际操作上,第二途径更具可操作性,但是,如果实现不了音箱与房间的耦合,各种声音就不能充盈房间,单薄的现象就可能出现,如果能够让房间充盈声音能量,就是音箱极低频以下,房间也在为我们的聆听“出声”和出声,而且,相位失真的情况在空间声波关系上得到了有效的避免。
——以上这个表达可能不完善,但大意如此。
TOP
44#

SMERT 在 2006-5-1 6:41:37 发表的内容
从头看到12页,还是没怎么明白。

假如现在有一套器材,比如Marant SA15+Simaudio I5+B&W 805S,房间面积30平米,如何制造低频泛音让人听上去低频非常饱满有有力呢?

b&w805s+-3db的频响曲线最低频应下限如何?这个30平方的房间的最低建基声音频率如何?有了这两个指标就好办!实际上,我相信只能提供意见而不可能给出最终的解决方案的。
TOP
45#

壮家汉 在 2006-5-2 11:27:14 发表的内容
好好,抛砖引出玉来了!
学习中。

呵呵,汉兄啊,通过这个贴中的讨论,我的音响音乐认识的理论架构搭建也接近完成了啦,感谢您啦!我记得:以前有过许多异想天开、有过许多困惑、疑团......现在都可以进行解释了。有充裕时间的话,我会整理一下的。一切将再继续........特别是会继续孤芳自赏........享受现有的幸福。感受音乐给我的心灵震撼。呵呵。
TOP
46#

聆乐休息去了——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98066&ftdate=20060502&nTypeId=10
TOP
47#

KENTRYFO 在 2006-4-30 18:28:24 发表的内容
我用的有《tutti!!》、telna的《1818》、前面提过的柏菲黄滨帕格里历大炮小题琴、《江姐》、《泰坦利克》原生碟、《日照琴皇》、《动态琴皇》、tis《爵士活佛》、帕尔曼的《巴克小提琴无伴奏》、EMI绿色封面打孔纸盒的不知名双钢琴录音、《天方夜谭》多个版本........

如果《动态琴皇》中你听不到演奏者在高潮段突然收脚(钢琴混响延时版)的低频紧急后退——你不能得到氢弹效应。
如果在EMI双钢琴中您听不到钢琴高音键“长脚”了——指听得到钢琴的脚对高音键的反映——实际应该时高音键的泛音与倍长音——那么你的系统得不到“氢弹效应”。
TOP
48#

对了805s脚架已经确定了吗?
回jazzkid好朋友:所有形式均无驱——因为全部部件精工制作的塑料气枪就是杀人武器!
TOP
49#

我信神话 在 2006-5-2 17:51:51 发表的内容
jazzkid 在 2006-5-2 15:46:57 发表的内容
我信神话 在 2006-5-2 0:56:54 发表的内容
[quote]相位传真 在 2006-4-30 9:48:49 发表的内容
低频的质量的确是由泛音决定的,但是并不是泛音的响度,而是泛音的时间延迟。

我听过4寸的书架箱放大提琴的时候比12寸落地箱有感染力!

这就是说这个4寸的书架箱低频泛音要比12寸的低音相应要快速。

同样的中频的质感,乃至高频的延伸,都不是频率响应要突破多少,而是泛音谐波响应快速的缘故。

说法难以成立。4寸单元确实要比12寸单元瞬态响应要好,但是泛音落在中高音区。难道12寸落地的中高音一定比4寸书架的响应要慢?
低频泛音的好坏纯粹是频率响应是否平衡的问题。




揚声噐的低音单元大小、數量;表達方式如反射式、氣垫式、迷宮式、傳輸式、Isobaric ( 两隻低音单元背對背) 等;一一影响低頻表現。那一種最能製造 "氢彈" 效應?

************************************************
我用的是8寸两分频折叠落地号筒加超高,4寸倒相有源全频加超高由于最近尝试360度发声暂时用31段均衡校正平衡均能体验"氢彈" 效應。相反最近听小箱时间多些。我想关键是系统平衡度不容忽视。
借用L版的一句话:音响系统里聆听到的音乐包含着些什么?其实仅是时间坐标上的Hz(赫兹)和dB(分贝)。[/quote]
L版的话仍未全面,应该说:音响系统里聆听到的音乐包含着些什么?其实仅是时间坐标上“有序排列”的Hz(赫兹)和dB(分贝)。再借贵地卖广告——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98066&ftdate=20060502&nTypeId=10
TOP
50#

壮家汉 在 2006-5-4 16:08:03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 在 2006-5-4 15:48:43 发表的内容
还有一个事实是:KENTRYFO并无很多的音响器材的经验,更无深厚扎实的技术功底。只是凭着内心的冲动、凭着对自然的热爱、凭着对生命现象的求知渴求而结缘音响的。如果有缘,请多予提携!

汉子和你一样!
咱俩虽素昧平生,却已似知音。

!!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