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对中国HI-FI状况的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13637|回复: 74
21#

古典音乐888 在 2006-5-4 12:44:11 发表的内容
我有一台山灵的胆-100音源闲置不用,现在估计进价都快到了我的买价了。


论坛的好几位朋友向我购买就是不卖,一个是型号特殊,另一个这台机器太有特色了,另外我的机器的外置变压器全部为红色,世界上一共就10台别无他号已经升值了。
TOP
22#

有道理!说得好!
TOP
23#

不错的说,顶一下
TOP
24#

小夜曲 在 2006-5-4 14:05:42 发表的内容
小Y兄,好!!!

我只说一句:敢于直面自己疮疤的民族是伟大的!!!



说得好!但现在有些人硬是把自己疮疤当成优点来颂扬,你能把他咋办
TOP
25#

把疮疤当优点好象是日本国有些人士的爱好,中国人倒恰恰是喜欢把疮疤当作永远的“痛”。中国人的疮疤自鸦片战争以来就一直没断过,也一直没好过。常言道,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而我们既没有好过伤疤,却常常能够忘了痛。试想,一个常常不给自己的伤疤有愈合的机会的民族,他的伤疤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全愈。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民族是一个讲究尊严的民族。中国人好象总是把自己,说理解成也罢,说感觉也好,总之中国人不如洋人。在洋人还来不及看不起我们的时候,我们自己却先把自己给否定了。这正好给了别人很好的机会。我们错过了太多的东西......
看看我们的音响发烧的问题。说洋人的器材是有文化的作品,却从来没有感觉到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说洋人的音响是个有技术的东西,却忘记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曾经是四大发明和圆周率的发源地......我们的民族究竟怎么了?我们的发烧友究竟怎么了?
难道中国人就真的连个带上文化色彩的音响电子产品都搞不好?可喜的是,通过这么些年来的市场(国内和国外),以及客观的事实告诉我们,我们的发烧音响产品是优秀的,是受到市场(国内和国外)的欢迎的。尽管发展的道路上荆棘满布,但是有大部分荆棘的成分却是我们自己留给自己的......
最后编辑胡敏强
TOP
26#

好文顶一下!
TOP
27#

的确如此,只是我们的市场不给自己的民族发烧音响有健康、通透、开扬的环境去有真正意义的发展。相反却把自己身边的大市场留给了别人,使得别人能够得到连续的发展。可怜我们自己民族的优秀音响企业只得离开自己的祖国,到海外去寻求发展的空间,到海外去开拓市场了。
TOP
28#

楼主讲的是"大环境"...尤其是国内音响hifi器材的态势,有些令人担忧,是吧....不过从国内的市场来看,hifi音响虽然利润颇丰,但不是大头....中国的经济确实是九十年代开始腾飞的,<春天的故事>那首歌一唱,万马蹄飞了啦...哈哈...如果允许事后诸葛亮的话,现在可以说的是,当时中国的hifi产业,起跑线有偏高之嫌....我们知道,高端商品的生产,其资本构成与中低端商品是很不同的,特别是科研,市场调研等方面的投资已远远超过用于生产的投资,并且成为主要的利润增长点...这也是它们为什么身价如此之高的根本原因.....组织的过程也不一样呢...首先就要垫付大量的资金,用于网招精英,聚才聚宝,由此取得高态势,占领市场获得先机,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战略...可以想象吧,金字塔的巨大的底座是也...数不清的钱钱转换成科技,艺术,名流,播导等资本能量隐藏着,到了生产的环节,这些东东自然随之而注入成本滴....呵呵...其实此时的生产,不过是照着葫芦画瓢,相对的简单单了啦.....由此看来,要想彻底拿下中国的hifi,首要的应是经济问题....不客气的说,从时间上来看,好像真的要以世纪为单位啊....啊啊...当然还应看到,我们中国人是很不服软的,今天用你的好东东,不过是为了明天能成为我的....哈哈...只要这样想着,就挺好了啦,路途虽遥远,脚步莫停兮.....
   能不能加快一些前进的步伐呢?应该是可以的吧....哈哈...楼主已列举了不少国有特色的优势,这些都是加速剂啊.....我国的文化艺术资产在世界上占有绝对优势,不是吹的,我们的祖先玩音乐玩到天籁之音的时候,那些欧洲的都还光着屁股呢吧,最多也是伸长脖子长吼几声吧.....美国啊日本的牛啥嘛,那时候就是拿天文望远镜也别想找到个人影儿....真这样....中华民族绝对是音乐艺术的巨人,就是到了今天,这个优势依然没有改变,不管是哪的老外,在中国音乐艺术的面前,没有不傻眼的...欧洲稍好一些,有一个中世级的文艺复兴,塑造了自己的形象...美国看上去很火爆似滴,但玩的音乐素材,大部分来自非洲,什么蓝调,爵士啊,摇滚的都是,再加上拉丁美洲什么的,自己的就没剩多少了啦....还有一个普遍的现象也十分有趣,就像楼主说的<国歌>的那个,真没见过哪个老外把中国曲子弄完美了...谱子不会错,而里面蕴含的境界,精神,雅趣,品位等古老文化所酿酵的神韵,那是怎么也玩不好了啦.....
   当然我们最需要的是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问题是别老崇洋迷外....中国后来落后了,根本原因就是被传统的思想所束缚,这规矩,那限制,管得太多...政治上不明智啊了啦....现在应该是不同了,国家稳定,市场经济占了上风,生存与发展是潮流和走向.....但我们有少数的同胞却可爱的无法形容...哈哈...好不容易弄掉了本国的紧箍咒,他又迫不急待的搞个老外的给戴上....难道你那曾经是笔直的脊梁骨就不想再挺直啦....真是滑了稽了可了笑啊你说说,跟人家的屁股后面拣的什么屎蛋蛋还美得屁颠儿屁颠儿滴.....我现在最佩服的就是国内最近兴起的民族原生态的艺术之风...这是在寻回我们宝贵的根,也是占领国际市场的顶级资本,其速度呢,是想慢也慢不下来滴....接下来就要看我们的音响产业了,我觉得应该是两个方向,一个是加快科技的步伐,另一个则是能否拿的出展显我们民族特色,也可以说是艺术个性的作品.....呵呵...发烧友最好也别闲着..进口的hifi器材确实领先不少,一味的排斥和封门自闭,其不明智度是没啥两样的.....但从市场的供需关系来看,某些特殊的需求信息往往仅来于此,有时竟能超过一半....趋美爱美之举是永远也不会错错了啦,而作为祖国的一分子.能为国家产业的发展增加点点动力,这也应该是发烧友的理性的重要部分......
   产业的发展是受经济规律的制约的.....现在音响市场的主流,乃是国内外的中低端需求层,另外,与视频配套的AV多声道系统和与电脑配套的多媒体系统,无论是规模上还是在潜力上,都呈现出霸主的地位...哈哈....我们的老hifi产业们,课题出来了,隔岸观火呢,还是杀出一条自己的路,一举拔下资本积累的巨旗呢,我就没那本事说清楚了啦.....
   但我是有这样的感觉的,在当今的世界上,主宰音乐艺术的乃是两大潮流,总的趋势不但离完美还远,并且令人担忧的成份也不少....先看扑天盖地而来的美国声,挟带着尖端科技的文明的彩虹,着实让人膛目结舌的...而这些主要依靠数字电子技术来营造的音乐声,自然声以及超自然声,轰轰隆隆过后,又能在人的心灵上,划下多深的引痕呢.....再来看看以欧洲为首领的古典的,严肃的音乐,这是艺术家的殿堂,体现着最高精神与文化的人性.其魅力将永不言衰....然而,在一年一度的新年维也纳金色大厅,徊荡的却依就是来自百年以前的靓音....说白了吧,就那点底儿了....哈哈....真正的好景在这边呢...至少还有大大的挖掘的事情可干呢....
    真实感想,评者不拒了啦........
TOP
29#

从世界上看,厂大而非常发烧的,少之又少。中国也一样,不能用非常挑剔的眼光去评音响大厂。

支持国内一些音响小厂真正从事高品质的发烧制作!希望尽快完成资本积累,走上健康快车道。

音响大厂的发展方向主要处决于其董事会的决策。
TOP
30#

烧兄分析得非常好!中国造发烧音响器材之所以能够得到洋人的青睐,正是因为洋人有着正确的客观的和开放的认识事物的眼光。比如说山灵的激光唱机,在美国得到高度评价;惠威和金琅的扬声器同样如此,尤其是惠威的扬声器,更是在世界电声界树立了相当高的地位。奇怪的是,这些中国音响企业的成绩和成就,相反在中国的消费发烧者看来,却没有自豪感。不要说自豪了,有时恐怕连有个客观公正的承认都不能做到。有色眼镜,傲曼偏见,双重标准......。中国人并不是做不出好东西,中国人的问题是永远的心病......
最后编辑胡敏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