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玩 CD-R 刻录CD 的朋友请注意!(不断更新中) [复制链接]

查看: 14122|回复: 71
21#



17-c03-944 Verbatim 威宝 8x 4.7G 水晶五彩(变色龙)DVD+R 刻录盘(10片装)No.62122 日本太诱原产!经典变色龙8X DVD盘震撼登场!

这一款也有内地产的,产地不同,质量当然也不同啦!
TOP
22#

相关介绍:DVD+ R  与DVD- R

豪门正宗的DVD-R/RW

  DVD-R/RW是日本先锋公司研发出的,被DVD论坛(目前的DVD格式标准主要有这个组织确定)认证的DVD刻录技术之一。DVD-R的全称为DVD-Recordable(可记录式DVD),为区别于DVD+R,它被定义为Write once DVD(一次写入式DVD)。

  DVD-R只能做一次性写入数据的操作,而DVD-RW可以重复多次擦写数据。DVD-R/RW在兼容性以及成本方面的进步非常快,可以完美地兼容DVD播放机,因此很快得到了业界的广泛支持,成为了DVD论坛的主推产品。

  但是,就盘片本身的设计来看, LPP的寻址精度很低(一个ECCB[16个扇区]一个LPP地址,而且不能提供绝对物理地址信息,只能提供相对地址信息),因此只能实现有限的随机访问能力,这是其致命的软肋。虽然在增补写入(多区段写入)、后台格式化等方面,通过后天的努力得以与DVD+格式平起平坐,但LPP的设计所带来的硬伤是不可弥补的,从而在与DVD+格式的对抗中,渐渐处于劣势。

自立门户的DVD+R/RW

  DVD+R/RW是由索尼、飞利浦、惠普共同创建的DVD+RW Alliance组织(区别于上文提到的DVD论坛,是与之相抗衡的另一DVD标准制定组织)研发的。为了与DVD-R区分,DVD+R被称为DVD Recordable(可记录式DVD)。

  DVD+R/RW的特点是,借助于出色的物理设计,再配合强大的逻辑功能, DVD+R/RW在能力上已经在DVD-R/RW之上。也就是说DVD-R/RW能做到的,DVD+R/RW都可以,但反过来却不一样。而且在速度的进步上一直领先于DVD-,对于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有体会。从上图可以看出,在PC市场上,DVD+RW格式已经领先于DVD-RW格式,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虽然,对于某些人来说,DVD+R/RW相对于DVD-R/RW还存在着兼容性上的顾虑,但BookType技术的出现,以及老式的DVD-ROM与影碟机的陆续退役,使DVD+R/RW在业界中的兼容性表现已经越来越好。至于Jitter标准,DVD+(9%)比DVD-(8%)高出一个百分点,更是不值一提,它并不意味着什么。

  就综合能力来看,DVD+R/RW光盘显然更强一些,如果是要求较高的用户,推荐使用DVD+R/RW盘片。有人曾经说DVD-R/RW适合存储电影,因为兼容性好,DVD+R/RW更适合存储数据,因为性能好。不过,当使用DVD+R/RW与BookType的组合后,DVD-R/RW的兼容性优势可能也就丧失殆尽了。所以我认为,如果能修改BookType的话,DVD+R/RW是通吃的格式。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电影和所谓的数据,都可算是“数据”,只不过涉及到一个影碟机播放的兼容性问题而已,所以从物理格式上就分析谁更适合存储电影或数据是徒劳的,在DVD光盘上都是以ECCB为单位保存数据,不同的只是逻辑架构,但这于盘片本身的格式无关,而将是DVD-Video与DVD-ROM应用规范所涉及到的东西。

  在互联网资源日益丰富的今天,有限的硬盘空间已经捉襟见肘,购买DVD刻录机的热潮又一次被掀起。在对比DVD刻录机的技术规格时,许多用户都会为分不清DVD-R/RW和DVD+R/RW而迷惑,下面就谈谈它们之间的区别。


“+”“-”不是数学运算符号

  无论是DVD-R还是DVD+R,其容量都是4.7GB,盘片的构成也是基本一样的。它们的区别在哪呢?

  首先DVD-R采用低频(140.6kHz)的抖动沟槽时间,光头定位精确度低,且寻址方式的信号辨识度较差,当刻录倍速较高时,会出现寻址不易的情况,所以DVD-R的高倍速刻录难度相对要大。DVD+R使用高频(817.4kHz)抖动沟槽时间,光头定位精确度高,寻址方式较DVD-R要好,实现高倍速刻录更容易。

  其次,DVD-R/RW的刻录原理和普通CD-R/RW类似,采用的是恒定线速度(constant linear velocity)的刻录方式。DVD+R/RW采用的是恒定角速度(constant angular velocity)刻录方式,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随机写入的速度和性能,所以DVD+R/RW数据的读写性能要强于DVD-R/RW。

  从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DVD+R/RW的技术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DVD论坛对DVD+R/RW联盟的排斥看起来更像是万恶的地方保护主义。然而,我们应该明白的是,DVD-R DVD+R 只是两种不同的刻录标准,刻录品质还要由刻录机、刻录盘的质量以及刻录软件的设置等使用环境来决定。

  其实,对于普通的PC用户来说,选择DVD-或DVD+都是没有问题的,DVD+的优势在消费电子领域里才会更加明显(DVD+的随机寻址与无损链接能力提供了更好的可编辑性),对于日常的数据存储与影片的保存,二者都可以胜任。
TOP
23#

今天逛电脑城刚买了日本原装THATS的DVD刻录碟就是这一款







买了10张,没有盒,3.5元! 非常有手感,碟面非常滑!
TOP
24#

哈哈~~昨天在天河电脑城拿了1桶,50片!1.7一张!
TOP
25#



真是难得一见啊!
TOP
26#

说说“黑胶”刻录盘

说明:

近日看见很多人对于“黑胶”颇为推崇,尤其是很多受到炒作宣传的新人(不包括QS),但其实只见其表。殊不知同一种印刷下的盘完全可以天壤之别。盘面不能决定盘的好坏和用途。

简单讲讲由来,应该说黑胶只是指LP,就是以前那种黑木唱片,外观大家也知道。当时三菱出盒装的Phono-R是采用唱片的印刷,又由于是音乐专用,与以前的唱片有点类似,就被俗称为黑胶。一般所指正宗黑胶就是这种。后来三菱再出了100万片的纪念装深蓝25片桶装叫Phono-R EX,被俗称仿黑胶,又有称桶装黑胶。这两种就是所谓的黑胶深蓝盘,因采用深蓝AZO燃料而被推崇,经常简称为黑胶。

再以后类似的盘面越来越多,名称就乱了。一般统称为仿黑胶印刷,这些盘有时也被称为仿黑胶或黑胶。还有人跟三菱的盘混为一谈,说这种也叫音乐专用盘,为音乐优化质量好云云。实际上是很普通的白金盘。本来黑胶印刷并没有专利,但商家在宣传上浑水摸鱼就不对了。还有一种两面黑的叫作黑盘,是在仿黑胶印刷的基础之上将盘基也做黑。但这些与三菱的两种相比,质量都有很大的差距。

所以说同样的这种盘面又分成很多等。不能见黑胶印刷的就如何如何。真正被推崇的,炒热的是三菱的两种。另外苯球算剩下来不错的,而相当多品牌的陆产中环就只能处于较差的位置,至于全黑的盘,兼容性存在问题,只能排最后。

再简单看看类别,主要有两类:

现在假设将盘面是黑胶印刷,盘基为透明的的盘称仿黑胶印刷盘,全黑的称为黑盘。

深蓝类(AZO染料):
1.Phono-R,经典盒装音乐盘,因为号称采用超硬树脂和为音乐专门优化过的染料而出名。音乐专用,传说中正宗黑胶。现在已停产,炒成天价。



2.Phono-R EX,普通桶装深蓝,混有部分音乐盘的“次品”,就是所谓带AUDIO的。100万张纪念装,5色。也炒成天价。



上述两种印刷相似,盘面仿黑木盘印刷。盘基是透明的。染料为AZO,深蓝色。是仿黑胶印刷盘。为大家推崇的所谓正宗黑胶。很大程度上还因为其使用的为深蓝AZO染料。
TOP
27#

刻音乐的盘和刻录机的最佳搭配(根据它们音色)

深蓝音乐盘用:PP,948S,3200E,540E,P4824

白金音乐盘用:PP,948S,P1210,P4012,P5224

F1两边都排不上!

盘的特点:
深蓝盘:中低频较好,但高频延伸不好,所以声音有点浑浊(盒装黑胶音乐盘除外,它改进了:高频延伸,中频密度,低频下潜,但音色还是比较暗的)

白金盘:高频亮粗且延伸不好,中低频单薄,(白金音乐盘改进了:高频延伸和细腻度,中低频密度有所加强,但音色还是比较亮的)

同种类的音乐盘相对与它的普通盘,胜在频率延伸更好,细腻度更好,全频密度更高!

刻录机的音色特点:
1:PP,948S,各方面表现都很好,比较中性,适合各种盘
2:3200E,540E,P4824,音色比较亮,解析力好,但中频密度,低频下潜不足!用深蓝盘弥补!
3:P1210,P4012,P5224,音色比较暗,中频密度,低频下潜不错(特别是P4012),但高频延伸和细腻度不足!用白金盘弥补!

用过别人的F1-UX,对F1的音色大家争议较大,我个人实在接受不了(音色太特殊了,个人感觉:大体和3200E相似,但高频延伸和细腻度,中频密度,低频下潜都不如以上机子!致命的是音色太亮太薄,把深蓝盘刻的都比白金盘更亮更薄!)

PP:除了各方面表现都很好,比较中性,适合各种盘外;它刻的盘(特别是用PTP刻的)还有种只有原盘(特别是黑胶原盘)才有的模拟音乐味和弹性,以及大动态和好声场


THAT’S水蓝音乐盘还没刻,请刻过的发表意见

补新发现:1.同种类的音乐盘相对与它的普通盘名要好读的多!
      2.而且电源对读盘能力影响很大的!

我用一个很挑盘的ACER 32X CD-ROM(飞利蒲机心,带播放键)测的,PP 4x刻的CD,用PP播放测试都正常
盘有:
深蓝普通盘(音乐人),深蓝音乐盘(盒装黑胶)
白金普通盘(TDK52X-台产莱德的/BENQ52X/台产CMC/30白金-大陆精碟 /大自然NOW。1),白金音乐盘(TDK XA80)
CD-RW盘:4X,10x,16X

结果:
1.接易驱电源:只认TDK XA80和盒装黑胶,但黑胶选曲不正常暴音,TDK XA80就很好
2. 单独接P4电源(台电300W):除了30白金-大陆精碟不认,台产CMC和大自然NOW。1选曲不正常暴音,大部分都能读了

电源对刻盘能力影响也很大的!已前刻DVD(用主机电源),用108XL,莱德4XDVD-R,航嘉300W,PIE平均120,后来主机电源换了DELL的450W服务器电源(台电),PIE平均就20-30了!

我测过108XL等DVD-RW也是对电源要求很高,别看它标的电流比CD-RW少,但实际比一般的CD-RW要大的多!

P712和PP比,高频有点毛糙,,结像有点散,解析不高,定位一般,声音比P4824松一些,但声场比P4824/P5224要好。总体还不错

108XL是典型的先锋声,声音表现像CloneCD比较瘦太过干净,声场窄,高低频延伸不是太好,低频量感少,但音色有点生硬,欠细腻,解析不高。千万别用CloneCD刻,会瘦的更厉害!用burnatonce能改善声场,高频延伸和解析,用Feurio能改善细腻度,声音能软一点。



电源的声音特点:

易驱电源声音单薄,P4电源(300W)很暖,很厚,但解析和动态不好,现用4824TU/4012TU盒的原装电源,很中性,能改善PP的高频太冲的现象,解析和动态都很好!
TOP
28#

白金类(酞菁染料):

基本上有很多种品牌,如BenQ,E-Mark,联想等等。但这些都是白金的高速盘。除BenQ外其它各品牌都由下面第2、3项所提及厂家代工。

1.BenQ的桶装仿黑胶,和BenQ自产的普通白金类似,价格稍贵。台产或可能马产。是仿黑胶印刷盘。


2.中环、精碟、“大自然”这三类厂代工的,占据相当大的市场。其中又以中环和“大自然”的为多。注意此处“大自然”指显示为Plasmon的,并不一定是大自然生产。本质上是普通高速白金,与各厂代工其它盘类似。一般陆产,是仿黑胶印刷盘。

3.上述三类厂代工的盘,除了将盘面印成黑胶外,又将盘基做成黑色,透光来看是暗红。实质上与上述盘一样,普通高速白金。种类是黑盘。

以上三类又被俗称为仿黑胶,实际上和普通白金一样,本身质量还不能同俗称的“正宗”黑胶相比。
TOP
29#

顺便说说银胶,实际上是指威宝的5彩深蓝。和Phono-R EX差不多的盘,和三菱盘一样,因采用深蓝的染料被炒成天价。同时市场上也有类似印刷的其它盘,但只是白金,和上面描述的白金一样。

TOP
30#

国内各类CDR刻录盘保存时间之我见

大家对各种CDR刻录盘的保存时间众说纷纭,厂商鼓吹的50年,80年,100年,120年早已不攻自破。自从某位DX做了日晒实验后,得出了深蓝盘不适合长期保存数据的结论。于是所有人一致认为:绿盘很快就完蛋,所以被淘汰;深蓝盘的保存时间比白金盘的短。至于浅蓝盘,更是刻录盘中的鸡肋,时间不长,音质不佳,价格太贵,不刻也罢!

事实是这样吗?我看未必。

我手头有一张用ZB老深蓝刻成的VCD,已有5年多历史,至今还能流畅播放。复制文件丝毫没有停顿,扫描数据也是全绿。也有一张近5年的sony盒装绿盘刻成的CD,至今仍能流畅读取,音质丝毫未变。然而存放不到4年的大量白金盘,包括Benq,Maxell,Ritek,还有怡敏信,啄木鸟等等牌子,早已完蛋大吉:数据复制出错,CD播放大量爆音。好一点的有三年多,差点的也就一年左右的寿命。至于近年来流行的三菱木星白金,威宝黄钻等,存放一年似乎还没发现很大的问题,尚有待时间的检验。

很显然,绿盘、蓝盘的保存时间长于白金盘。这是什么原因?

首先来明确一下各种刻录盘的分类:

所谓绿盘,就是花青素染料加上黄金反射层做成的刻录盘;而花青素染料加了白银反射层,就是一般说的水蓝盘。偶氮染料(AZO)加上白银反射层,就是平时说的蓝盘。根据染料配方导致的刻录速度不同,蓝盘分为高速浅蓝盘和低速深蓝盘。著名的三菱黑胶音乐盘,其实也是改良后的深蓝AZO染料,千万别把市面上滥竽充数的黑盘当成黑胶盘(注意:AZO染料是三菱的专利,除了三菱和威宝外,其余任何的刻录盘都不可能是AZO染料。还有,水蓝并不属于蓝盘而属于绿盘,盘是按照染料来区分的。有的商家会把水蓝和浅蓝无意或故意混淆,一定要分清楚。);还有用钛菁染料加上黄金反射层,就是发烧友津津乐道的黄金盘,后来厂商为节省成本把黄金换成了白银,就做成了现在国内最多见的白金盘。

总结一下:CDR刻录盘根据染料分成3大类,各类里面衍生出几种不同的盘。

1 花青素染料:绿盘(水蓝盘)
2 偶氮染料:蓝盘(深蓝,浅蓝,黑胶)
3 钛菁染料:金盘(黄金盘,白金盘)

从染料的特点而言,花青素染料对光最敏感,所以兼容性最好,但也最容易因光照而变质。偶氮染料次之,钛菁染料最不敏感但是保存期也最长。所以如果单从染料考虑保存时间,确实是金盘>蓝盘>绿盘。

但是决定保存期的并不仅仅是染料。我们也可以看到,厂商在宣传刻录盘的时候常常用50年,100年这样的数字。这个时间并不完全是吹牛,而是根据染料的化学半衰期估算出来的。然而如果想要达到这样的保存时间,保存条件非得很严格才行。严格的干燥,避光,无污损和划伤,这种条件在一般用户是不可能做到。因为没有考虑污损和空气氧化的影响,日晒实验其实也类似于这种实验。日晒仅仅能说明的是:不同染料对强光和紫外线的抵抗能力而已。实际使用中,染料长时间面对强光的机会远远小于氧化和破损的概率。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到,即使是现在最好的金盘,也不能达到绿盘的理论保存时间,可以说,现在失效的每一张盘,都不是因为染料达到化学半衰期而报废的!那么,讨论染料类型对保存期的影响,还有意义吗?

保存时间金盘>蓝盘>绿盘这个公式,只能成立于盘片做工相同,保存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因此,对盘保存期影响最大的不是染料类型,而是盘的做工!

刻录盘做工好坏,表现在:
1.盘基的透明度,平整光洁度,厚度,均匀度
2.染料涂层、反射层的均匀度,保护层的厚度

这些都左右着刻录的质量和保存时间。盘基重心均匀,透明度高,反射层厚度足够的刻录盘,能在高速旋转的时候仍然保持平稳转动,减少刻录误差。保护层厚度合适,面积覆盖整个数据区的盘,能有效防止氧化和划伤。这样的盘保存期自然就长。为什么日本太诱的水蓝盘口碑甚佳,因为它的盘基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并没有因为它是水蓝盘导致保存期不如金盘。同理,在国内能买到的CDR中,绿盘、黄金盘已经绝迹,蓝盘可以买到三菱的深蓝和浅蓝,而白金盘由于成本低,染料容易获得而泛滥,什么牌子和代工厂的都有。由于蓝盘是三菱和威宝的专利,而三菱和威宝的价格和做工在国内能大量买到的盘里面几乎属顶级。从这样的情况来看,在国内,蓝盘的保存时间大于白金盘也就是定局了。

并不是说金盘>蓝盘>绿盘这个公式错了,而是在国内它的成立条件不存在!也就是说,国内的白金盘质量太差,差到连蓝盘的保存期都比不上。当然,一分钱一分货,价格也比蓝盘便宜近一倍。低一倍的价钱,你还指望能有相同的质量和保存期吗?

所以,喜欢用深蓝刻音乐CD的尽管刻,有重要数据保存又用了浅蓝的大可不必舍近求远翻刻成白金,一直用白金盘刻游戏电影的也可以继续享受廉价的便利。只要盘片做工足够好,染料类型是次要。然而话又说回来,由于蓝盘做工普遍好于白金盘,所以对刻录质量有较高要求的话,蓝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要注意避光,防潮,防挤压,它的保存期不会让你失望,至少比白金强。

另外市面上还有一些用染色盘基加上钛菁染料涂层做成的五彩盘,也就是所谓的视觉彩色盘,常见的视觉蓝盘,黑盘等等。这种盘连盘基最基本的透光度都不具备。拿来读取和刻录的话,光驱必须持续加大激光头功率来保证信号达到一定强度,加大激光头的损耗。这种本来应该算是不合格的白金盘,却打上广告冒充真正的深蓝盘和黑胶盘,还卖得不便宜。最好是不要用,用了也只是折寿——不光折盘片的寿,也折光驱、刻录机的寿。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