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吹鼓手?真知灼见?转贴某杂志主编一文 [复制链接]

查看: 4344|回复: 16
1#
主編的重要通告
    
    1.《斯巴克》SPARK Cayin CDT-l7A 真空管CD機
    (售價 6,500元 香港鑑聽版 特價 6,900元)
    2. MELODY SP-3 真空管合併機
    (售價 5,000元)
    
    
     前言
    
    中國大陸近年生產業發展神速,成為名符其實的「世界工廠」,由此亦導至整個世界高級音響製造業出現天翻地覆的變化,為減低成本,一些外國高級音響廠家相繼將部份或全部工序移往中國(不過產品售價似乎沒有相應降低),而更令發燒友觸目者,則係中國本身高級音響廠家的崛起,其中以CD機和膽機製造業最為成功,《發燒音響》八十年代中期創刊以來,原本一直以評論外國的高級音響產品為主,但最近數年形勢逆轉,中國製造高級音響器材之「平靚正」令外國貨難以招架,今時今日,無疑少數歐美廠家的精品級器材仍然有其賣點 (特別是揚聲器),但整體而言,中國Hi-Fi產品聲靚價平的程度已令任何理性的消費者無法抗拒,香港人喜歡玩Hi-Fi,過往廿餘年以人均計算一直係世界上最大的High-End音響市場 (個別廠家就憑香港一個地方的產品銷量養起他們),香港Hi-Fi友「數口」之精和眼光之銳利亦舉世知名,中國高級音響製品近年興起之後,香港亦隨即成為「Hi-Fi國貨」的最大單一市場,《發燒音響》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對設計優秀的國產Hi-Fi一貫大力支持和推介,事實證明,中國高級音響廠家爭氣得很,這幾年在聲音和製作質素上突飛猛進,我最近試聽的《斯巴克》CD機和MELODY合併機就是實例,兩部機都採用真空管放大線路,兩部機都在同價產品中毫無對手。
    
    SPARK Cayin CDT-l7A
    
    以廣東珠海為生產基地的《斯巴克》係現今中國最具規模的膽機廠家,廠方兩年前推出的一部CD-22橫掃市場,成為香港自98年出現音響淡市以來銷量最大的一部CD機,CD-22聲靚價平,製作嚴謹,可靠耐用,成為《斯巴克》建廠以來最深入民心的產品係意料中事,但CD-22之成功亦令廠方面臨更大挑戰,一般音響產品只有兩、三年壽命,跟著要由新產品取代,由於珠玉在前,要造一部CD機勝過CD-22實不容易,然而,《斯巴克》工程人員積聚多年設計與生產經驗,終於推出名為CDT-l7A之新型號,我數月前應邀到《斯巴克》珠海廠房的試音室初次聆聽此機之試製版本時,對其外型之華貴、用料之精良和聲音之高檔大為讚嘆(當時係配搭《斯巴克》膽機及廠方新近代理之VIENNA奧地利揚聲器開聲),我唯一擔憂者係CDT-l7A之型格明顯比CD-22高檔甚多,如果售價接近萬元,恐怕就不容易像CD-22那樣大賣特賣,但廠方高層表示,CDT-l7A的訂價仍然非常「克制」,他們的目標是:CDT-l7A以價錢來論聲音和論製作都無可匹敵,不但CD-22目前的用家要「升級」改用CDT-l7A,就算一向崇拜外國貨的發燒友亦頑石點頭,要買一部CDT-l7A來聽音樂。
    
    有關CDT-l7A設計之「發燒」和用料之「猛」,本刊記者李智偉在04年7月號《精品店》中已有詳盡的介紹,所以我此文集中評論CDT-l7A的聲音特性和它「物超所值」的程度。
    
    SPARK Cayin CDT-l7A體重卅多磅16kg),機身之堅固紮實可令大部份外國萬元級CD機感到面紅,它機內4支6922細膽組成的真正全平衡輸出更令任何懂得線路的發燒友大吃一驚,因為同樣型格和檔次的真空管CD機過往亦有歐美廠家產製過,售價起碼兩、三萬元以上,《斯巴克》而今以數千元的價位造出來,實在令人無話可說,唯一要關注的,只是它的聲音質素如何,而且它是否也像CD-22同樣地穩定可靠,每天播唱也絕不會出現半點問題。
    
    CDT-l7A在本刊試音室開聲時,我首先用它配搭HERRON VTSP-l/MCINTOSH MC-240推動TAD TSM-300「珍藏版」開聲,雖則我現今的前後級膽機組合已改為HERRON VTSP-2頂班前級配搭ROGUE Stereo90,但由於兩年前CD-22曾在試音室使用了幾個月時間,當時我用HERRON VTSP-1/MCINTOSH MC-240/TAD TSM-300組合為主,音效之理想至今印象難忘,現今再用同一體系配搭CDT-l7A播放音樂,當能取得更準確的結論,不出所料,人的記憶力最奇妙,雖然事隔年餘,但開聲之後,HERRON/MCINTOSH/TAD營造的豐滿音樂感和豐潤音色令我感到無比熟悉,有如見故人之感,播放各類型音樂之後,我可以肯定CDT-l7A整體音效係比CD-22高一層次,主要分別在樂聲更為穩定從容,人聲和樂器線條更為明朗確實,音樂氣息也更為優雅動人,而重播管弦樂澎湃樂段時,音場的深闊和前後層次歷歷在目,爆棚場面力度之雄渾和動態之凌厲不但勝過CD-22,而且係我聽過的單體CD機之中最好的一部,CDT-l7A有此超班表現,其超重量級的機殼結構和「大水塘」電源供應都有功勞。
    
    SPARK Cayin CDT-l7A的音效是好到難以批評,令我忍不住用它的數碼輸出接住售價八萬元的WEISS Medea瑞士解碼器開聲,聽聽有何分別,結果兩者營造的音樂感分別不大,但用WEISS解碼之後,音色變化比較細緻,躍動感也強烈少許,這就是High-End音響「靚少少,貴好多」的最佳例證,而這個比試也顯示出CDT-l7A實在超值到什麼地步。
    
    執筆之際,CDT-l7A已用了兩個星期,每天播唱七、八個小時面不改容,聲音一直保持穩定,可靠程度與CD-22大概同級,以下提供兩點聆聽心得供大家參考:
    
    1. 15分鐘熱身時間──由於CDT-l7A機身細膽有四支之多,「長煲」不符合環保之道,所以我每天早上才把它開著,就發覺CDT-l7A開機的頭幾分鐘聲音不夠火喉,一定要把CD放入機內播唱十多分鐘後才開始顯示威力,一旦熱定之後,音色和音樂感都三級跳,與剛開機的聲音相比完全是兩回事。
    
    2. 換膽可免則免──CDT-l7A的跟機膽用俄國Sovtek EH6922,在新製電子管中是著名的優質品種,一位老友某天帶來TELEFUNKEN ECC-88完全對稱的四支古董「名管」,要我放入CDT-l7A試聲,聆聽之下,無疑TELEFUNKEN音色比較醇厚,人聲和弦樂都具較佳質感,但聲底卻不夠生猛,節奏感好像慢了半怕,這個故事教訓我們,玩膽要講匹配,TELEFUNKEN真空管質素高、名氣大,但亦未必百發百中,在CDT-l7A的例子而言,它原機開聲的音效已經無懈可擊,更換真空管作為一種Hi-Fi樂趣未嘗不可,但若是為了追求更佳音效,則可能得不嘗失,勞神傷財!
    
    CDT-l7A係《斯巴克》歷來最出色的一部CD機,我相信它只要放在任何音響店中開聲就會有人立即要買,我撰寫此文,純屬錦上添花而已。
    
    MELODY SP-3
    
    如果說,Cayin CDT-l7A的設計和聲音質素令我對《斯巴克》的產品充滿信心,那麼MELODY SP-3真空管合併機物超所值的程度就簡直令我震驚,SP-3在本刊試音室初試啼聲時營造那種艷麗無匹的弦樂音色、厚重的樂器質感和直趨心坎的音樂感染力都令我難以相信樂聲係出自一部合併機,如果蒙著雙眼要我猜,我會以為開聲的是MARANTZ 7/MCINTOSH MC-240經典膽機組合,我從事Hi-Fi評論以來,過往廿年試聽的放大器材以獨立的前級或後級居多,不過,偶然碰到特別靚聲的合併機(不論真空管或晶體管製作),也會大書特書(包括昔日的AUDIO LAB和今日的NAIM),然而,我要指出,從未聽過一部合併機能夠像MELODY SP-3一樣,聽不了幾分鐘已可確定:這就是我有生以來聽過最靚聲的合併機。
    
    澳洲設計、深圳製造的MELODY係一家與眾不同的膽機廠家,創辦人兼設計者王世和係科班出身的電子專家,早年移居澳洲後回流,在深圳設立廠房設計製造精密的電子測量器材(其中包括供電視製造廠家測試顯像管的儀器),在此行業賺錢發達之後,他決定騰出部份時間攪他個人最大的興趣和嗜好──Hi-Fi是也,他一生人最愛膽,個人收藏的各類型真空管數以萬計(他鑽研最深的電視CRT顯像管其實就是一支巨型無比的「膽」),王先生精通膽機電子線路,也熟悉電子器材製造業的工序和成本控制,由他來設計製造膽機可謂易如反掌,MELODY數年前出道時產製過一系列便宜到令人難以置信的靚聲膽機(樣子低調平凡,但勝在聲靚價平,一直有人捧場,香港代理《膽皇》到今日仍然繼續賣),廠方真正成名立萬,始自一部線路和外型充滿創意、名為1688之高檔真空管前級,廠方去年推出1688/II改良型號,聲音和製作水準都更上一層樓(詳見本刊03年9月號的評論),不少用家都認為,MELODY膽機的聲音和製作都勝人一籌,但外型設計卻有改善餘地,有見及此,王老闆重金禮聘專才重新設計外型,第一部作品就是SP-3合併機,它外表有Art Deco格調,係我近年見過外型最獨特和最具品味的膽機。
    
    值得留意的是,SP-3是一部真真正正機內同時具有前級十倍放大線路和後級放大線路的合併機,相對而言,現今很多號稱為合併機的膽機作品其實只是一部具有選擇掣和音量掣的後級,並沒有前級放大線路,例如我給予很高評價的AUDION Silver Night MK II 和IMAGE 6Bi,由於它們其實只是後級,一定要配搭前級使用才有足夠的音量增益和達致應有的聲音水準,另一方面,SP-3則是如假包換的合併機,從正面看它,六支細膽(l2AX7x2、12AU7x2,6922x2)就是負責前級放大,再加上機蓋下的四支5881放大管便營造出38Wx2真材實料的雄厚膽機力道,理論上,單體合併機省錢慳位,係設計出來供入門級的發燒友使用,由於成本與價格所限,合併機靚聲極點也有個限度,發燒友用到某個地步要升級時便求諸前後細分體的放大組合,但MELODY SP-3的設計實在太過出色,聽聲收貨,我認為市面上很多萬元級前後級分體膽機組合都不及SP-3靚聲,對比較資深的膽機用家來說,這是一個矛盾,難道要放棄前後細分體組合而改用檔次較低、但事實上音效更佳的SP-3合併機嗎?MELODY廠方亦有考慮造個問題,所以SP-3有兩組輸入,一組CD和一組BY-PASS,CD是唯一的音源輸入插座(作為合併機,SP-3連選擇掣也沒有,這是個「直通快車」設計,也是它靚聲驚人的其中一個原因),而BY-PASS輸入插座則是作「升級」之用,預備用家將來購入分體前級之後,便可以接往BY-PASS,直接匹配機內的5881後級放大器線路,為此我特別用過幾部前級配搭SP-3以測試「升級」的效果,結論就是:SP-3作為合併機靚聲無倫,係有其線路和製作上各方面條件和因素的配合,除非用到很高班的前級(例如HERRON VTSP-2或AUDIO RESEARCH Reference Two),否則「升級」的效果就不顯著,也難以重現SP-3合併機那種濃烈的音樂氣氛和令人聞歌起舞的音樂魅力。
    
    作為我歷來聽過音色最豐潤和音樂感最強烈的合併機,MELODY SP-3的設計或就仍是有跡可尋,其一就是它堅固無倫的厚料機殼,此機淨重四十多磅(20kg),自己一個人搬動時要小心腰骨,它長闊高的幾何造型、夾層式的金屬面板、變壓器的定位和三點落地的金屬釘腳令全機重心有如磐石站穩,寸步不移,同級水準的機殼設計過往只見於瑞士GOLDMUND和德國BURMESTER的製品;其次就是SP-3的真空管線路選用精明,歷來膽機線路由簡單到繁複,各有各的擁躉,而在高級膽機之中,設計者多數傾向增加真空管的數目,往往效果適得其反,而SP-3機面位置有限,真空管的數目和品種的選用需要深思熟慮,結果恰到好處,真空管的數目和放大線路簡而精,將12AX7、6922、12AU7和5881(與6L6通用)幾種電子管的優點發揮盡致,音效之理想堪稱巧手天成。
    
    我個人擁有和使用的膽機名器已經不少,但MELODY SP-3聲音和外型的魅力實在太大,我只好將之收歸己有。
分享 转发
TOP
2#

sfxlo826 在 2005-3-23 15:08:57 发表的内容
有没有看过音响城邦?
算是商业广告味没有那么重的一本了


音响城邦,好杂志!我之前推荐过的。
不过,音响城邦里面关于音乐的东西比较多,不一定能满足音响迷的瘾。
TOP
3#

有没有看过音响城邦?
算是商业广告味没有那么重的一本了
TOP
4#

知道,但有这么好吗?
TOP
5#

陈英光的文章。
TOP
6#

陈在某些香港发烧友心目中已经是过街老鼠了。
TOP
7#

唉,这一两年的《发烧音响》已经再没什么看头了,主编通告都是这类东西,CD介绍都是X林、X菲的那些在168里提都懒得提的所谓发烧碟。本来就只有这两个栏目可以一看,现在?算了吧。
至于我唯一接受的写手弹弓杨,我实在不明白以他的级数和能力,为什么现在要转去写这些东西,几年前他写的文章既有创意,又有指导作用,对于如何去听音乐和音响都很有帮助。
《音响世界》、《影音极品》、发烧音响》已经沦落了,《立体声》实际意义不大,现在只有《音响论坛》还可以看看,但是也已经开始变味了。我们还有什么音响杂志可以看呢?
TOP
8#

暂时算是比较有品味的音响書

希望可以一直保持这份感觉
TOP
9#

kkhuang 在 2005-3-23 19:15:59 发表的内容
音响城邦有得卖吗?


我问问肖邦,看他做不做
TOP
10#

音响城邦有得卖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