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懂得喝彩的票友喝彩
作者:冶父山 日期:2005.03.03 版次:22
为懂得喝彩的票友喝彩
尽管你买得起1000元的门票,但不代表你的艺术品位也值这个价。一个不懂得欣赏的市民是可悲的,这样的市民多与少就决定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
深圳特区报南方不是京剧的故乡,不可能有北方那样火爆的市场。但“国粹”无疆界,南方观众对京剧的喜爱程度正在加深,南方观众中的票友队伍正在壮大,南方观众对京剧的欣赏水准正在提升。
都在议论深圳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氛围,这是一座国际化都市必须具备的品格。文化品格怎样培养?一批热爱艺术并懂得鉴赏的队伍就是基础。如果薛伟在拉提琴,你在下面打手机;如果国交在演奏贝多芬,你在座位上打呼噜,醒来后一个章节未完又在瞎鼓掌;如果闵惠芬沉浸在《二泉映月》的意境里,你对着她的脸闪光灯不停地乱闪一气……会是多么大煞风景。可惜,笔者以上所举之例正是笔者在深圳部分演出中所亲见亲闻。尽管你买得起1000元的门票,但不代表你的艺术品位也值这个价。一个不懂得欣赏的市民是可悲的,这样的市民多与少就决定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
然而我却要赞扬“国粹”的忠实票友。在深圳,每次京剧演出,从《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到尚长荣的《贞观盛事》,中国京剧院的《图兰朵》,票友们给艺术家留下的良好印象是不灭的。他们懂得台上每个演员的行当,每个行当的门派传人,每个门派的唱腔特色。名角一开腔,第一句就会赢得“碰头彩”。每段唱腔的华彩部分更会赢得如雷掌声。花旦的一句拖腔,武生的一个斤斗,丑角的一句台词,都值得他们咀嚼与玩味。看京戏,你不会担心不雅人群的不雅行为。因为懂,所以才来看。
在深圳,我们为艺术家的精彩表演喝彩,也别忘了为称职的票友喝彩。(冶父山)
国粹京剧到了国外,他们能瞧出好来??如果老外听着睡着了,或者在不合适的地方喝彩,你是否会说他们没修养??好象国内的媒体总是对自己的人民横竖都看不惯,而对别人很宽容吧.各国有自己的文化,如果我们有人愿意出1000去看交响,就是在努力提高自己,虽然还不是具有很好的鉴赏水平,但是你有什么理由去指责他的不专业呢??想在中国推广交响,你应该接受中国式的喝彩,至少他没因为听不出好,而对你扔臭鸡蛋!相信这些现象会越来越少,过程是必须的.当经济水平上去了,大家都买的起房子了,开着好车了,那么,或许,艺术的春天就来了.
瞎侃几句.
LES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