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你大概知道我一直强调过程!结果我一点不关心也不兴趣,兴趣和关心的是有哪些好的条件利用了!很遗憾,没有介绍这个疯遍了全国的东西试听的过程,例如,组织者为什么不选择一款公认的箱子,还有搭配的器材?为什么都选用国产的器材?如果国产的器材确实可以更有利于发出好声音,造福了大家,那真的是功德无量!即使这样,做个说明有何不可!
香港和台湾的音响杂志,无不充满了大量只有结果的文章,国内的杂志更是后来居上,变本加厉渲染这个结果。这些杂志的字里行间,总喜欢给器材分档次列等级,总喜欢说某器材多么多么好,声音如何如何好,数据怎么怎么高,这叫年轻读者好不向往,搞的读者心事重重。这些文章可能什么都谈到了,独独没有谈到他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换一句话说,这些美好的声音是怎么得到的,在什么条件下得到的?